为点设计微课,引导学生先在读中找出这几节诗是替谁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再理出诗歌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寻找语言规律;接着借助图片,丰富学生的意象,唤起生活体验;最后,将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诗。这个微课的知识点来源于文本中语言表达的共性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一类,仿一类,触类旁通。相信学生能仿得轻松,练得愉快,写得精彩。
三依据学情惑疑,精心选点
(一)抓住困惑,雪中送炭
学贵有疑,学贵有惑,学生的疑惑反映的是学习的现状,不容忽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愤”与“悱”急于想要解决问题却束手无策的时候,微课如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大自然的秘密》一文,不少学生不明白“鱼贯而出”“结伴而出”“结群而出”这几个词在文中能不能调换。由此,可以制作一个以《赏析〈大自然的秘密〉的同义词之妙》的微课,把带有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请到课件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幼龟放松警惕,由少到多地涌向大海的情景,领悟这三个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性。这样的选“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困惑,揪住求知的欲望,因材施教,能解燃眉之急,提高对词语的感悟能力。
(二)扣住争议,降及时雨
争议会激起探究欲望,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课堂中常出现有争议的地方,但我们常常会为了赶着完成下一个教学环节而轻描淡写地带过,留下学生一连串的叹息,泯灭了他们求知的渴望。倘若扣住这些争议点制成微课,指导辨别,会让学生如鱼得水。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灯光》这篇课文时,有学生说这篇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有学生说用插叙的手法,各持己见。这就是争议点,借此,可以制作一个关于文章叙述顺序的微课《如何区别倒叙与插叙》,指导学生先了解什么是倒叙与插叙,再结合课文《灯光》(倒叙手法)和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献你一束花》(插叙手法)了解倒叙与插叙的不同,初步体会他们的作用。这样的微课从学生的争议入手,吸引眼球,不仅能保护求知的欲望,又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
(三)摁住误处,对症下药
真实的教学会因发现错误、引导探究、指导纠正而充满活力。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错误处或作业中的错误,寻医问药,对症下药,能纠正学生的理解偏差,丰富积累。如,在课文朗读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读句尾的“啊”字一成不变,这明显违反了普通话的变调规则。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的这首诗一共用四个“啊”字强化了作者情感的表达。教学时,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读这节诗末尾的“啊”字一成不变,忽视了“啊”字的变调规则。为此,设计一个《“啊”的变调规则》的微课,从课文中的三个“啊”字入手,讲解“啊”字在末尾音素是“ɑ、o、e、i、v” 时,读yɑ,如“错误是必修的一课啊”; 末尾音素是“u、ɑo” 时,读wɑ,如“细细研读啊”;末尾音素是 n时,读nɑ,如“年轻人啊”;末尾音素是“nɡ” 时,读nɡɑ,如“把它读懂啊”。这样抓住学生易错点制作微课,能够集中方向,集中力度,攻坚克难,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5年10期
1.文章《【修鞋姑娘段落段意】曾桂花:微类选择“点”三题》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修鞋姑娘段落段意】曾桂花:微类选择“点”三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