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效课堂构建。语文课上,老师会定期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指导学生把讨论的思想成果做成思维导图、小海报、PPT,轮流上台展示。还有读书分享会、头脑风暴、写作训练营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孔冰说。

郭学萍发现,有些学生回家做作业反而容易“磨洋工”,尤其是写作文,所以她主张作文就在学校写,学生写作遇到问题,老师能随时解决。“用一堂课练习作文,不用写一整篇。可以加强片段练习,写人分解成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一个片段10~15分钟就能完成随堂练。”

“还可以组织小比赛,比如生词默写赛,如果全对就可以获得一张作业免写条或其他小奖励。学生会自我激励,自主地去完成记忆生词的任务,让学生用内驱力来实现自我提高。”郭学萍举例说。

18年前,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就开展了一轮“作业改革”,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原创设计家庭作业,规定不得超过一张A4纸,从量上控制作业时长。

然而,2020年,学生上交的一份少先队代表大会提案——《关于每个月第二周为无作业周末的提议》,引起了校长郑晓娟的关注:“我们研究作业的落脚点一直放在教学的实效性,但恰恰忘了作业设计的初衷。”

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作业?通过讨论和征集,学校共收集到来自家长、孩子的1200多份“金点子”,并按照学生诉求,设立了每月一次的无作业周末。

此后,每月的无作业周末,亲子陪伴、游历,结合生活实际、四季交替的特色作业代替了原来的书面作业,学校作业实现了质的提升。

今年端午假期,四年级的老师们设计了“我为家人设计营养午餐”的项目式作业,要求高、难度大,融多门学科于一体。“学生们很喜欢,有的孩子为了这份作业忙了整个假期。能力较弱的,由同伴互助,合作完成。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这样的作业中水到渠成。”郑晓娟说。

“双减”政策出台,更加坚定了郑晓娟在学校推动落实作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正从‘眼中有作业’向‘心中有学生’迈进”。

(本报记者 杨飒)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