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滇缅公路是一条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国际通道,也是中国西南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它的建成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孙春初很快在高强度的修路施工中成长起来,并成为土木工程师。在施工中,各种未曾见过的工程机械引起了孙春初的兴趣。不久后,孙春初成了施工队的机械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到衡阳铁路局坪石工务段工作。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孙春初随第三批铁路抢修部队进入朝鲜,在志愿军司令部工务部担任工程师。
在朝鲜的300个日夜里,孙春初走遍了朝鲜的3条铁路线,凡是有中国铁道兵和中国铁路工人抢修的桥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参与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3年回国后,恰逢国家准备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孙春初由衡阳铁路局调入刚刚成立的武汉大桥工程局。
当时,在汉水桥工地,火车运进了苏联援助的两台推土机、五台拖拉机,这些机械停在车皮上已经一个星期。由于没人会操作,根本开不下来。
孙春初得知后,自告奋勇登上推土机,摸索着发动了机器。“那些苏联机械和我在修建滇缅公路时接触的机械,原理都一样。”孙春初说。他将滞留在汉水桥工地的七台机械车全部开进了工地。
后来,武汉大桥工程局成立了机械经租站,孙春初参与了组建,担任了第一任站长。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过程中,国家紧缺机电机械人才,孙春初带领机械经租站的年轻人钻研技术,带出了一大批机电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就连援助修桥的苏联专家都对他连连称赞。
一门三代15名桥工
如今,孙春初已是四世同堂,儿孙中有14人在桥梁系统工作。正月初五是孙春初的农历生日,这也成了孙家一年最热闹的日子。无论多忙,孙家人都要抽出时间,从天南海北相聚武汉,拍摄一张全家福。
“当年武汉就一座长江大桥,60多年建成了11座!”站在武汉长江大桥回望当年建桥的施工旧址——如今的汉阳区建桥街,孙春初感慨万千:从当年水网密布的荒芜土地,到如今高楼林立的汉阳新城;从当年建桥时的泥泞公路,到如今柏油路、水泥路和轨道交通密布的城市路网;从武汉长江大桥到长江二桥,从鹦鹉洲大桥到杨泗港大桥,从天兴洲长江大桥到青山长江大桥……
60多年前曾被长江、汉水阻隔的武汉三镇,如今已被密布的桥梁连结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孙家的第三代桥工也从武汉走出国门,将大桥修到世界各地。
切身感受交通巨变 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王士祯 106岁 王士祯仍在坚持看报
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实习生 曾秋云 季智聪
父母早逝,他幼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如今年过百岁,除了有退休金还能领高龄老人津贴;40年前坐船到上海需要3天半,如今坐高铁3个半小时汉沪直达。106岁的王士祯是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扬子社区最年长的老人。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王士祯老人家,谈及百年巨变,老人娓娓道来,思路清晰,感慨万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小时候饥一顿饱一顿
王士祯1915年出生在上海一个贫苦家庭。“我2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14岁时母亲去世”,说起儿时寄人篱下的生活,王士祯擦了擦眼角,“那时候饥一顿、饱一顿。”家庭的变故,并没有击垮王士祯对生活的信心。穷困的日子里,王士祯愈发勤奋学习,特别擅长计算数字、打算盘。1937年他考进上海银行工作。
安宁日子没过多久,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士祯辗转多地,直到解放后,他的工作才稳定下来,在武汉一家银行上班,并在江汉路附近安了家。
王士祯在武汉的家,有20多平方米,他和老伴还有两个儿子居住。“当时我们住的三楼就是顶楼,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屋里温度比外面气温还高。”王士祯的儿子王辅信对记者说,那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夏天热得受不了,王辅信就搬个竹床到楼顶睡觉。家里没有冰箱,吃不完的饭菜都是放在盛上水的脸盆里面晾着,上面罩上纱罩。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王士祯一家才用上了电扇和冰箱。
如今,王士祯一家的住房状况也发生了巨变,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房屋,儿子早已成家,有了自己的住所。逢年过节,社区居委会、银行系统领导都会上门慰问老人。现在他每个月除了领退休金外,还能享受每个月500元的高龄津贴。“这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我很感恩、知足,我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王士祯感激地说。
感受最深的是交通巨变
生活了一个世纪,王士祯感觉变化最明显的是交通。1982年,67岁的王士祯才从银行退休。退休后,老人经常回上海。“那时候去上海多数是坐船,虽然坐船要3天半,但是费用相对便宜。”王士祯说。
上世纪80年代,从武汉坐船到上海,坐四等舱需要十元零七角。王士祯回忆,当时一个工人的月平均工资30多元。那时候从武汉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先转车到郑州,再转车到徐州、南京,然后再到上海,费用也贵。
进入新世纪,交通迅猛发展。如今,武汉到上海,乘高铁只需要3个半小时。
大交通巨变,小交通变化也很明显。王士祯回忆,上世纪80年代之前江汉路只有1路和2路少数几条公交线路,现在经过江汉路的公交线路有十多条。近几年,地铁2号线、6号线陆续开通。天气好的时候,在家人的陪伴下,王士祯经常会在江汉路步行街上转一转、走一走。“江汉路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了。”老人称赞。
百年来,这位世纪老人见证了新中国的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从过去一穷二白到现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
在武昌住了上百年 最爱“兜风”游览城市
李容佬 105岁 李容佬躺在床上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张星雨
她靠种菜养活了一家人,如今,她跟着子女住进了高档整洁的新小区,但仍不忘自己“菜农”的身份。
6月19日,记者见到105岁的李容佬婆婆时,她正躺在床上看电视。攀谈中,老人望向窗外的车水马龙,眼里满是羡慕。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三角路从沙湖边的一个小村湾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繁华社区,李婆婆就像矗立在路边那棵繁茂挺拔的大树,在这里扎根一生。
李婆婆是土生土长的武昌人,一辈子靠种菜为生,“那时的三角路村还叫宝积庵,我家里有一大片菜园子……”见到年轻的子孙们,老人就会讲起这些故事。
过度劳作让她留下病根
“我们那个时候,不管晴天下雨,天天都要往菜园跑。”李婆婆回忆当年的点滴,至今仍记忆深刻。一大家人挤在一栋破旧的瓦房里,一下大雨就漏水,家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因为种菜、收菜、耕作都需要长期弯腰俯身,李婆婆的腰积劳成疾,落下了病根子,但为了这个家,她不得不起早贪黑。
李婆婆的儿子陈冬生告诉记者,父亲走得早,全靠母亲当家。一家人节衣缩食,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缝缝补补给弟弟妹妹穿,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现在真是条件好,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那个时候能吃上一顿肉,就是非常高兴的事了。”李婆婆感叹。
在她的记忆中,三角路村地势低洼,到处长满杂草,通往村里的泥巴路也是坑坑洼洼。
因为常年弯腰种菜,她的腰一直不好,碰到阴雨天就会痛,有一次她在菜园遇到侵华日军,遭到对方殴打,她的腰自此就无法直起来了,“那时条件差,又没钱看病,只能咬牙坚持。”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不断耕耘和奋斗,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喜欢出门看城市变化
这是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族,从宝积庵到和平乡再到三角路村,李婆婆带着孩子们在沙湖边扎根了半个多世纪,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如今年事已高,她还是非常喜欢出门转转,“几乎每周都要出去一次,看看武汉的发展变化。”
“老人自尊心很强,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坐轮椅的样子。”陈冬生笑着说,每次出门,他都会牵着老人下楼,再将其扶上自己的电动车。老人很喜欢这种“兜风”的感觉。“她主动坐稳,双手环抱抓紧我的腰,我再慢慢出发,一边骑车一边为她讲解城市的发展变化。”
“这一片原来全都是菜园子,那边是沙湖,还记得吗?”前几天,陈冬生又带着老人出门,李婆婆望着儿子指的方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现在几好哟,都是水泥路。”说完,自己都笑起来了。
陈冬生说,每次看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老人都会想起一家人以前的生活,“那时候家里只有一间小屋,住着一家人,门前猪圈,屋后粪池,直到我怀了孩子,家里东拼西凑才将屋子往外推了一点,搭了个能放床的小屋,那是一间砖瓦房。”
2005年前后,武汉启动城中村改造,作为第一批“村改居”社区,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三角路村现在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李婆婆跟随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的床上,映着她平静祥和的笑脸,老人惬意地看望窗外,感受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也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1.文章《【写老人弯腰种菜的段落】百岁老人说了一百年话,另一天换了地,过着甜蜜的生活》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写老人弯腰种菜的段落】百岁老人说了一百年话,另一天换了地,过着甜蜜的生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