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警惕,等待与打洞进入柴草堆的那只狼前后夹击,最后却弄巧成拙。这句话是点睛之笔,呼应上文,上文的悬念得以揭开。

5.作者结尾处发出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画龙点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全 文 翻 译

一个屠夫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夫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了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扔了一次骨头,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夫非常窘迫,害怕受到两只狼的前后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了。屠夫正准备走,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过去从后面攻击屠夫。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他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

狼也太狡猾了,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