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只是看,大脑受到视觉神经的刺激。除了抄写、阅读外,写作、视觉、动作、刺激也多种多样。转到

年10月份,我抄写《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小段文字,即使是很普通的两句话,我都有新的发现。

比如这句:

“他太太是大学毕业的,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情温和、从不出来交际。”

我抄写时感悟到:

“你喜欢你爱的人这样评价你吗?千万不要。这样的评价,只是一种标准,一种贤妻的标准。看似模范,实则模糊。给出这样评价的,不是因为了解而爱你,而是因为符合标准而娶你。”

还有这句:

“一个女儿才九岁,大学的教育费已经给筹备下了。”

我当时是这样写的:

“什么是经济宽裕?张爱玲的概括能力实在是太强了,短短不到20字,简洁,具体。”

这段文字,明明我以前看过好几遍,但只有这一次抄写的时候,才感悟到这些。

苏轼喜欢的抄写法,果然有妙用。

不要嫌弃抄写太慢、太费时,很多时候,1次抄写,比10次阅读的效果都要好。

4

苏轼不仅抄书,还背书。

抄写《汉书》时,苏轼自己概括标题,还可以根据标题把相应的内容背出来:

“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

不只苏轼,很多作家、诗人把背诵当功课。

欧阳修每天背诵150字,7年时间背熟了《诗经》《论语》等10本书。

高士其把一篇800字的《大学》整整背诵了800遍,倒背如流。

诗人北岛从小背诵古诗词,“岁月沓来,尚有佳句脱口而出——诗歌浸透在血液中”。

巴金10岁的时候,就背下了《古文观止》里200多篇文章。

茅盾背《红楼梦》,可以一口气背半个多小时,而且是由别人来指定背哪一回。

《伪装者》的作者张勇,那个当过20多年普通工人的作家,也这么说:

“《红楼梦》里的很多章节,我都当功课来背诵。”

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背诵,的确是学习、鉴赏语言的好方法。

不只是结果——记住,更是过程——反复诵读,反复品鉴。

背诵,让优美的文字,如涓涓细流,长长久久地浸润你的心田,滋养你的文心。

最近几个月,我背了《心之力》《我喜欢出发》《爱你就像爱生命》《从前慢》《我看到了我的爱恋》《岁月》《寻李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留侯论》等诗文。

还有《我与地坛》(节选)、《红玫瑰与白玫瑰》(节选)、《做一个战士》(节选)。

抄写,赏析,拆解,反复诵读,默写校对………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而等你体会到了个中妙处,你就自然而然能够一直做下去。

让我们一起背起来吧。

读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法:

读专业书籍,用费曼读书法;

读实用类书籍,用快速阅读法;

而读文学性书文,不能读得太快,要读得慢,慢慢品鉴,慢慢积累,一开始慢了,后来才能快。

就像苏轼,读的时候的确不快,但后来写诗文,却比一般人写得又快又好。正如他自己所说: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纹理自然,姿态横生。”

没有一开始的细细品鉴,哪有后来的行云流水?

“一遍一意”,抄写,背诵……好书好文 ,需学苏轼,慢读细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