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法所在的仪征。史可法以及背后的东林党即使有着太子生死不明以及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的理由,也无力挽回福王登基的事实。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明安宗,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弘光元年(1645),史可法入朝辞别皇帝,被南明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此时的南明面临着清朝和闯王李自成两方面的重压,史可法提出了“联虏平寇”的策略,即先和清朝共同剿灭流寇李自成,然后在联合北方部分留守的势力与清朝进行对抗。史可法的想法很美好,但是南明朝中已经四分五裂,党争愈演愈烈,官员们只顾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加之明安宗本就无能,不过是个提线木偶,所以一切地谋略都只能是想想作罢。

弘光元年(1645),清兵进攻史可法所在的扬州,城中士民听说以后,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史可法决定坚守,他还希望周围的将领能够前来援救,但连发数封求援信,不是无人理会,就是已经投降。此时清朝也递来了投降的橄榄枝,但史可法严词拒绝,并且于同年四月写下四封遗书。二十四日,扬州城陷落,清军以扬州城誓死抵抗为由,开始报复性地屠城,延续整整十天,死亡超过了八十万人,满地尸首、血流成河。

史可法也在守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终年45岁,一代民族英雄、抗清名将就此陨落。南明朝廷赠谥号为“忠靖”,到了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廷又赠史可法谥号“忠正”。

乾隆皇帝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对史可法的评价:“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