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总(递进式)

第一部份(1—3):引出什么叫物候。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农业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6—10):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的意义。

说明顺序:

全文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6-10段采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好处:这样安排,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层次井然,条理清晰,读者易于接受。

6、《恐龙无处不在》

说明结构:总分总

一 (1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二 (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三 (15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好处:这样安排,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

7、《被压扁的沙子》

说明结构:递进式。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由斯石英佐证“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说明顺序:

由结果到原因再到结果的逻辑顺序。科学发现——提出两种观点——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好处:这样安排,先给出两种观点,再说科学研究的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容易把深奥的道理讲懂,便于读者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