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溪”、“春水”、“小鹿”等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并列在一起,反映的是春天特有的景象。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归纳为“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很美丽”。

(二)掌握段落的表达方式

读懂段落的主要意思,只是理解段落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把这段话写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文章段落的表达方式。一般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段落的表达方式:

1.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

如,《桃花心木》一文,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引导学生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再如,《凡卡》一文,课文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

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再加上作者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

2.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进行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例如,《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等课文都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例如下面这段话:“‘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这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中的一个片段,描写的是当小嘎子提出要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以后小胖墩儿的表现。在这里, 作者对小胖墩儿的语言和动作,如,“跳起来”、“后退”、“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进行了细致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胖墩儿根本没把小嘎子放在眼里急于要和小嘎子进行比赛的心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3)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 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概念、原理等。《太阳》、《新型玻璃》等课文通篇都采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就采用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三)分清楚段落的层次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有特色的自然段,需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这就要掌握给自然段分层的方法。

“文无定法”,每个自然段的构成方式会因文而异,层次的安排也多种多样,但认真研读,就会发现段的结构还是有规律的,段是由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所以,分层时先要初步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再弄清段中有几句话,一句一句地读,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哪几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层。如果一句话就是一个意思,那这句话就是一层。

段中划分层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

1.顺承关系分层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具体来说,又包括以下这两种:

(1)按时间推移顺序分层。《瑞雪》一课中:“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这段共三句。仔细读,可以知道每句的前面都有个表示时间的词,“昨天中午”、“傍晚”、“霎时间”。再分析一下,第一句是写雪前寒风刮了一下午;第二、三句是写下雪时和雪中的景色。从表示时间的词语看,二、三句连接是紧密的,应当分为一层。这段话的意思可以归纳 成“傍晚下起大雪,山川、田野、村庄都笼罩在雪中”。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层时,要注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后,再把同一时间内的内容归成一层,这样分出的层次就清楚了。

(2)按事情发展顺序分层。《玩出了名堂》一课中的这段话:“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 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前三句写列文虎克玩放大镜是一层。第四句写他做成了一架显微镜是第二层。后三句写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事物发现了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是第三层意思。显然,这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这一类的自然段,在段中没有什么明显的文字标志,只能一句一句地边读边想,分清楚哪些句子是写发生的原因、发展的经过、发展的结果,将同一意思的句子归为一个层次。

2.并列关系分层法

在一段话中,有的同时介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每层意思说的是一种事物;有的段落,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一种事物,每层意思就是事物的某一个方面。这些材料没有主次之分,而是加以分类排列写出来,这是并列关系的最大特点。

(1)每一层集中写一个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的有段话:“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这段话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的是珊瑚,第二句写的是海参, 第三句写的是龙虾。三句话讲三个内容,三个意思是并列的,可分为三层。

(2)同一个内容分几层来写。例如这样一段话:“小院房子的前边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园中盛开着各种鲜艳的花。花园里有一个鱼池,金鱼在水池里自由自在地游玩。房子的左边是一个小果园。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还落着各种各样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房子的右边是一个小菜园。园中长着许多青青的菜,黄黄的瓜。”这个自然段写了一个小院的美丽景色。分别写了房子“前边”的小花园,房子“左边”的小果园和房子“右边”的小菜园。这三个小园子的描写按不同方位形成并列关系,可以分为三层。

3.总分关系分层法

段落中的总分关系,就是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的主要内容,这叫“总起句”。接下来围绕这个总起句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描述,这些句子叫“分述句”。这样的层次结构就是“总分关系”, 总分关系一般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先总后分的关系结构,简称“总分式”。这样的段落,开头是一个总述的句子,概括地介绍要写的事物,然后再从不同的方面做具体的描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中有段话:“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

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这里先总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然后再从海鸟的种类多、鸟蛋的数量多及堆积鸟粪的厚几方面做了具体的描写,这样可以把总述的第一句分为一层,其余几句为一层。当然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这句话了。再如,《猫》一课中的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 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显然,这一段话讲述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第一句,用一个总起句概述猫的性格“古怪”。第二层是后面几句话,分别从“老实”、“贪玩”和“尽职”等几方面进行叙述。这是典型的总分关系结构。

(2)先分后总的关系结构,简称“分总式”。这种段式刚好与总分段式相反,段落先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做具体描写,结尾写一个概括的句子,进行总结。《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 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段话中,前面几句话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具体介绍了圆明园内的美丽景观,最后一句话概括写出了漫步园内的独特感受。这样,前面几句话作为一层,最后一句话为一层,两层之间是典型的分总关系。

(3)先总后分再总的关系结构,简称“总分总”结构。在这种关系的段落中,结尾部分增加了一个总结句。总结句一般是在前面总分两部分描写的基础上,对本段意思进行总结、深化和完善,使读者对这段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全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概括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多,好看。第二、三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具体写了四种鱼,把这些鱼的样子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第三、四句进一步补充说这里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甚至“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不难看出这个自然段是总分总结构。这种段落,无论总起句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都是对分述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可以从中总结出这段的主要意思。

4.因果关系分层法

因果关系段式是指在同一自然段中,层次之间构成内容的或意义的因果逻辑联系。这种段式一般分为两层,说明原因的句子为一层,表示结果的句子为一层。

多数因果关系段式中,在段中都使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由于”、“因为”、“所

以”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词语作为分层的标志。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有些自然段中虽然也是因果关系段式,却没有这些关联词语出现,那么,我们必须从理解内容入手,正确判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划分层次。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这段话共三句话,前两句讲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第三句讲的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句与句之间层次十分清楚。

再如,《给予树》一课中:“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在这段话中找不到“因为”之类标志性的词语,但我们逐句看,第一句讲“我”紧紧拥抱着金吉娅,往下的内容则是讲“我”之所以这样激动地去拥抱金吉娅的原因。这也是一种很典型的因果关系的段式。

5.转折关系分层法

这种段式的特点是,在一个自然段中,前后内容或意义是相互对立或相反的。一般也是由两层意思组成,在两层意思的转换处,常常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行衔接。如,“但是”、“可是”、“却”、“然而”等。

《沙漠里的船》一课中:“沙漠里的大风是很可怕的,大风卷着沙粒子滚,有时会移来整座沙丘, 把人和牲口埋在底下。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快要刮风了,它就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 备。”这段话叙述了两层意思:一层是沙漠里的大风会把人和牲口埋在沙丘底下;一层是骆驼遇风会跪下,提醒人们做好准备。两层意思之间是转折关系。

再如,《新型玻璃》一课中:“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这段话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噪音难以对付;另一层是人们利用“吃音玻璃”来消除噪音。我们从“尽管……还……”这组关联词语可以明显看出两层之间是转折关系。

文章浩如烟海,文章不同,段落叙述的内容不同,自然叙述的方式也不会相同。我们在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注意分清层次,这样帮助你读懂段落,也为你有条理地叙述和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题引路

例文31 可爱的荷兰鼠

不久前,我姑姑从北京带回来一只荷兰鼠。你看它,浑身毛绒绒的,白得出奇,三角形的脑袋上有两只薄而小的耳朵,直挺挺地立着,红而透亮,连上面的小血管都看得一清二楚。两颗红珍珠似的小眼睛闪烁着光芒。两条粗而有力的后肢支撑整个身体。它小巧玲珑,十分可爱。

一天放学后,我发现荷兰鼠正用细而短的前爪捧着一颗花生津津有味地吃着。它的两腮不停地蠕动着,还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银白色的胡须也在不断地抖动。我想,大概是饿极了吧,不然, 为什么会这样狼吞虎咽呢?

荷兰鼠不仅吃东西有趣,而且也很爱清洁。它吃饱后,就用前爪擦擦脸,用头蹭蹭身上的毛。饱餐后,荷兰鼠就静静地休息了,它半闭着眼睛有些神往的样子。刚才还不断抖动的胡须现在也不动了,大概它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了吧。

荷兰鼠醒后,就做起游戏来。这时如果你从远看,一定认为是风吹着一个小白绒球在滚动,走近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一个小生命。

这是一种多么惹人喜爱的动物啊!

例文32 雾中的象山

桂林,以甲天下的山水,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象山,那奇特的神态,更加诱人。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中。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在流动,在减退,透过云流的缝隙,藏青色的石崖和山树隐约可见。这时,远处的天边,微呈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从这青纱垂幕中看去,巨象的轮廓立即呈现在眼前,它正伸长鼻子在江中饮水呢。不知道是云雾在飘移,还是象山在蠕动,叫人觉得屹立在眼前的是头活象。再过一些时候,天空一片蔚蓝,薄雾又束成一条乳白色缎带,将象山围了一圈,好像这只大象站在这条光带之上飘动似的,神奇异常。

思维点拨

例文31《可爱的荷兰鼠》这篇短文通过对荷兰鼠的外形、吃相、爱清洁和做游戏等几方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荷兰鼠的有趣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荷兰鼠的喜爱之情。其中,文章第一自然段先写荷兰鼠的来历,接着描写了荷兰鼠的外形(白得出奇的绒毛、薄而挺立的小耳朵和红珍珠似的小眼睛以及粗而有力的后肢),最后写荷兰鼠的小巧可爱。读懂了这段话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后,我们不难发现,最后一句对全段做了总结,表达了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抓住中心句的方法来理解这段话的主要意思,那就是“它小巧玲珑,十分可爱”这句话。

例文32《雾中的象山》这篇短文,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主要描写了象山在雾中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色。如果我们要把第二段分为三层意思,就要先看看第二段描写了什么。通过读文,我们得 知,第二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雾中;接着写“不一会儿”,浓雾开始减退,象山的轮廓呈现在眼前;最后写“再过一些时候”,薄雾像缎带一样围着象山。还有表示时间的短语是这几个:“早晨有雾的时候”、“不一会儿”和“再过一些时候”等,只要抓住了这几个短语,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第二段分成三层了。

精彩挑战

例文33 可爱的瓷鹅

这只小瓷鹅多可爱呀!它的头和脖子的粗细差不多,几乎分不出来。头扭到后面,弯得像座拱桥。它的嘴扁扁的,整个身子又扁又宽。从脖子下面起,越到身子后面越肥大,到最后突出的尖尖的部位, 那就是它的尾巴。身子的两边长着一对翅膀,翅膀也是尖尖的,脚趾之间有蹼相连。

啊!小瓷鹅还戴着粉红色的小帽子呢!仔细看,原来是瓷鹅头顶上有一块突起的红色。它的眼睛很有神,眼珠又黑又亮。它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这些色彩把小瓷鹅装扮得十分美丽。

1.这两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围绕这句话,第一段着重描写小瓷鹅的 ,按部位有顺序地从头和脖子写起,接着写了它的

、 和 ,还写了身子两边的 ,最后写了 。

第二段写小瓷鹅的 ,从头部突起的红色写到它的眼睛很有神,眼珠又 又 ,全身的

羽毛 ,使我们感到小瓷鹅非常可爱。

例文34 松树的风格

我对松树一直怀有敬仰之心。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填空。

文章第二自然段讲 ,可以分成 层,是采用先 后 的方法。第三自然段讲 ,可以分成 层,是用先 再 最后再

的方法写的。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例文35 美丽的秋天

秋,是四季最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彩多姿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 轻吻着大地。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走过了田 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秋天,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以及一段美好的时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 ) 辛劳( ) 喜悦( )

2.用“ ”和“~~~~”分别画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3.作者选取了哪些植物、动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4.用“|”把第二自然段分为三层,并写出每层的层意。

例文36 新衬衫

开学第一天,妈妈让我穿上一件“的确凉”新衬衫。衬衫领子镶着花边。胸前还绣着一朵美丽的花。我穿着这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别提心里有多高兴。

可是放学的时候,我正哼着歌往家跑,坐在我旁边的陆倩倩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低着头,轻声地说:“真对不起,刚才上课时,我不小心把墨水弄在你的衬衫上了……”我一看,衣袖上果然有几滴墨水渍。这么漂亮的衬衫染上了墨水,多难看啊!我急得差一点流下泪来,拉住她身上那件粉红色的新衬衫,气呼呼地说:“我不管,要你赔,要你赔!”

回到家里,妈妈见我眼里噙着泪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最后 说:“她还跟我说对不起呢,装蒜!下午我也在她的新衬衫上洒几点墨水。”妈妈听了严肃地说:“傻孩

子,人家是无意,又主动向你认错,怎么可以这样计较呢?同学之间要团结,可不能为了这点小事闹别扭!”妈妈见我不吭声,又说:“快脱下来,妈妈给你洗,兴许能洗掉。”妈妈连饭也顾不上吃,把我那件新衬衫搓了又搓,洗了又洗,直到衬衫上只留下一些淡淡的痕迹才住手。

我刚吃完午饭,正在想着妈妈说的话,陆倩倩手里拿着一块肥皂匆匆赶来,要给我洗衬衫。她那诚恳的态度,我觉得真不好意思,忙说:“不用你洗了,妈妈已经给我洗好了。”她紧紧拉着我的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真好!”

1.把文章第三自然段分为三层,在文中用“|”标出。

2.第一自然段中“我穿着这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在文章中起了 作用。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傻孩子,人家是无意,又主动向你认错,怎么可以这样计较呢?

4.选择正确的主题,在括号里打“√”。

①赞扬陆倩倩知错就改的好品德。( )

②说明做任何事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弄脏别人的衣服。( )

③说明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不能为小事闹别扭。( )

例文37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海里。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盛产鱿鱼、马胶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石花、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 水稻一年可收三次。花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群众和黎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国民党军队、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禁不住面对大海高喊:“你好啊,海南岛!”

1.短文是从 、景色和物产、 三个方面介绍海南岛的。

2.第一自然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海南岛 ,第二层写海南岛 ,第三层写海南岛

3.第二自然段是采用 结构写的。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因此叫 段。

5.判断修辞手法。

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了 修辞手法;画“ ”的句子采用了 修辞手法。

例文38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所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浅褐,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方,( )塘边河岸,( )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阴大树。所以人们 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就更多。

1.请把下列3个关联词语,分别填入原文的括号中。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用“ ”画出。

3.最后一个自然段采用了 结构。

4.柳树的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4个不同方面的用途。

; ; ; 。

例文39 美丽的“小花鹿”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 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一天又一天 一个月又一个月 不到一年 “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 我抚摸着它 高兴地说 这下 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 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1.给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意思,在文中找出一句话,用“ ”画出来。

3.作者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脑袋→( )→( )→小嘴→( )→( )

4.“小花鹿”的功劳是 。

例文40 迷人的秋色

我喜爱你啊,秋!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 走进田野 秋风过处 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 远看 好似滚着千层波浪 近看 稻谷笑弯了腰 高梁涨红了脸 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们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到处锣鼓喧天。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 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深浅不一,数不胜数。在园中徘徊,不禁闻到阵阵幽香,芳香扑鼻,好像朦朦胧胧地看到自己漫步在“天国花园”内。孩子们爬上树 去,摘一颗“仙果”,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瞧,这边的山上,一片金黄。看,那边的山上,红叶似火,霜叶如醉, 又如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我迷恋你啊,秋!你带来了迷人的秋色,带来了丰收的硕果。

1.文中的“你”是指( )。

2.用“~~~~”在文中画出能提示全文主要意思的重点句。

3.照样子,摘抄词语。

红扑扑( )( )( )

4.照样子,先找出重点词语,再概括自然段的大意。

第二自然段:光彩夺目 秋天的花园光彩夺目,美不胜收。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5.补上文中空缺的标点符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