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势力。从这寥寥两段话中,我们就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因此这两段话,不仅仅是吴荪甫和赵伯韬的对话,也可以看出这两个阶层之间你死我活的矛盾,可以看到当时那个时代,中国人富强梦的幻灭。正是吴荪甫的死不屈服,为《子夜》注入一抹悲壮的色彩。

别样的“五四后青年”

同时,从人物方面来说杜学诗,林佩珊,范博文,杜新箨,张素素都是一类的人。他们一方面有着那种对青春的朦胧热情,另一方面却又百无聊赖地消磨着自己的青春,不知道该如何作为。从他们的空谈中就可以看出,甚为讽刺的地方是张素素对游行的渴望以及到了游行过程中却又畏惧的行为表现。可见他们只富于空想而缺乏实践的力量,来的甚至不如吴荪甫这样的实业家痛快。而如果这些人被称为祖国的未来,那么祖国的未来又有何种希望呢?

在此节选一个片段进行论证:


这里张素素冷笑一声,看看吴芝生,又看看柏青,仿佛说“你们也小觑我么?好,等我干一下!”恰在这时候,隔马路的一个人堆发生了骚动,尖厉的警笛声破空而起。张素素全身一震,更不招呼两个同伴,便飞也似的跑着,一直穿过马路,一直向那动乱的人群跑。可是还没到,那一堆人霍地分开,露出两个巡捕,拿起棍子,正在找人发威。张素素不由的收住了脚,犹豫地站着,伸长脖子观望。


这是五卅纪念日游行示威中张素素的反应,与其说她是对这样的游行示威抱着巨大的热情,不如说她是纯粹的冲动,追寻刺激,在同伴面前逞能。她没有坚决斗争的心理,也没有流血牺牲的准备。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尊优处养的她并不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场游行示威的残酷性和真正的意义。

当然希望和进步也还是有的,至少他们能够大声空谈,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但是空谈是不够的,然而作为学生,他们能做的东西又实在太少了,有几个特别优秀的的确成了鲁迅,成了叶圣陶,成了郁达夫,成了沈从文,成了郭沫若,然而大多数还是沦为平庸,我们也不能对这些人吹毛求疵,毕竟我们不能够不容忍在社会转型中有失败品存在。

多条主支线纵横交错

同时,这部小说多条线互相照应,主线自然是吴荪甫一干实业家的奋斗失败史,支线有工人的奋斗史,农民的奋斗史,地主的奋斗史,学生的奋斗史。为什么叫《子夜》呢?私以为子夜是比较黑暗的时刻了,为什么黑暗就有一部分原因体现在大家各自为政,兵戎相见,整个中国一盘散沙,没有谁能够把它拎成一股绳。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谁能够均衡这种利益,那么当矛盾已经不可协调的时候,革命的风雷便滚滚而来了,子夜子夜,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寂静罢了。

再说一说自己第1次读这本书的感触,前1/6是不知所云,中间文段的阅读在总体上是很枯燥的,我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感触。当然曾沧海和曾家驹这种单纯丑角的出现激起了我的一些兴趣。但我总有种支线与主线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感觉,因为这里支线主要作用是对主线的补充。我并不是说支线就是多余的,因为支线在自成整体的同时,也能够与主线组成整体,丰富主线的内容,但是支线的内容还是不够丰满。鲜明是够鲜明,但延展性还是差了些。感觉他写的地主虽然可恶,但可恶得没有缘由,倒像是凭空的作恶:因为你是地主,所以你注定作恶,没有抓住地主那种生活糜烂的本质。而农民要造反那种迫不得已,揭竿而起,破釜沉舟的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没有深刻的体现出来,反而有点刻板。而作者在后记中也说,他全凭二手资料获得对农村革命力量的印象,没有进行深入的描写刻画。

不过我觉得工人线写得很成功。虽然茅盾认为自己写的也不成功,但是我认为虽然工人的生活环境描写的并不出彩,但是这里的工人有血有肉,因为没有吃的,因为家里还有家人要养活,所以他们拧成一股绳,要在生死存亡面前争一争。且他们不是那种完美的,没有缺陷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无知,有自己的幼稚。恰恰是这方面的描写丰满了工人的形象,也写出了矛盾的激烈性。在这里工人线和资本家线相互照应,相互斗争,给人一种不死不休的感觉,看起来虽然没有农民线与地主线之间的枪声炮声,但却有一种风雨欲来的硝烟味儿和压迫感。

同时,因为这个主角是吴荪甫,我们能看到吴荪甫自身对于救国的一种观念和方式,且不谈它的对错,至少他是有救国的梦想的,而且他是有自己的个性的,至少他是一个英雄。因此这里就没有纯粹的是非黑白,两个阵营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死不休的斗争,给我一种深深的无奈。

到了情节的高潮部分,我感觉到的是满城风雨,无声处胜有声处,完全把持不住自己,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原来传统小说的高潮并不亚于网络小说的爽点,甚至由于前面的铺垫做得太到位,看懂了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传统小说的晦涩难懂也不是真正的晦涩难懂,他还是有很强的可读性的,因此我们对于经典不要过于畏惧,而应该以平常的心态对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