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学教师招聘?你需要的议论文说课案例
文/张明霞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各位评委,您好。
我是XX号考生,我的说课篇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展开第1课时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全套书中唯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包括立论文三篇、驳论文两篇,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一般来说,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给阅读议论文带来一定的难度。
新课标规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依据本课的特点并考量教材的编序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2、理清文章的思路。考虑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参照学生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使用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
环节1导入新课 背景导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的幻灭之城。”针对这种论调,1934年9月25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设计意图:了解时代背景,为下面的教学排除时空距离所造成的阅读障碍。
环节2关于驳论文
教师讲授: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驳论的作用在于“驳”,就是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驳论的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驳论点是就文章的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与相关基本原则冲突的部分进行反驳。
驳论据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既可以直接反驳,也可以通过归纳论据中的谬误的办法来反驳。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可以采用哲学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来进行反驳。
设计意图: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环节3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自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课文可划分为四部分,结构提纲如下:(见后面板书)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思路。
环节4自主学习,探究合作
1、探究讨论:既然作者认为对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批驳论证的写法,先“抬”后“贬”,达到讽刺效果。)
2、探究3-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反驳敌方论点的?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自信力”,“曾有他信力”(仿词)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由对方真实的论据推导出其他的结论,说明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批驳方式是驳论证。
3、作者确立了怎样的观点?以什么为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从而有力地驳倒了敌方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了从古至今的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事例,从而否定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用“从古以来”到“现在”都有“脊梁”作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设计意图: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环节5课堂总结
本文从两个方面批驳对方论调。一方面,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另一方面,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最后从立场观点上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节课,我们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下节课我们将来就此文探讨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设计意图:提炼积累知识,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指示黑板)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论据 不久:只希望国联
提出对方论点和论据(1-2)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的是“他信力”
直接反驳(3-5) 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间接反驳(6-8)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结论(9)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授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雨挽日月当长弓
个人微信号:mingxia
1.文章《【议论文论点教案】参加中学教师招聘吗?必要的讨论论文教学案例》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议论文论点教案】参加中学教师招聘吗?必要的讨论论文教学案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