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学外语的人来说,语法似乎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学生学得虐心,教师教得也痛苦。如何将一堂死气沉沉的传统语法课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而又卓有成效?葡萄牙人赫妮·佩亚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模拟破案现场】
语法课一开始,佩亚克没有像以往那样出一大堆英语语法练习题,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一场凶杀案的案情梗概,列出破案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
“各位,昨晚不幸发生了一场凶杀案,”她煞有介事地向学生宣布,“我今天把你们全部带到这儿,是因为你们都有嫌疑。”
佩亚克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涉案人物表,分配角色。
学生们则会从嫌疑人、作案凶器、案发现场和作案动机四个方面着手,尝试破案。按照老师的要求,每个人制作一个表格,写上所有人的名字和可能的作案动机。然后,他们彼此相互审问,为了证明自己不在犯罪现场费尽口舌。关键时刻,就看谁最会用过去式替自己开脱了。
整个过程中,教室内不得出现葡萄牙语。一旦有人开始用母语,佩亚克就会“攻其不备”,悄悄走到他们跟前,提示他们的英语听起来让人多少有些生疑。
“这项活动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她说,“学生们的确很想找到凶手,为此他们会很主动地使用目标语言。”
【寻找教学灵感】
“破案”教学法是佩亚克上网时迸发出的灵感。
这名英语教师执教于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剑桥学校。这所学校教授英语、法语、德语,也教外国人学葡萄牙语。
一年多前,佩亚克发现学生们似乎都厌倦了那些标准化语法练习题。而这种厌倦,与学生年龄和专注度并无多大关系,因为她的课上既有幼儿园小朋友,也有成年人。
这名认真的教师发现,一遍又一遍地做填空题、选择题固然有用,但往往能把课上得索然无味,学生死气沉沉。
如何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活跃课堂气氛呢?
佩亚克绞尽脑汁,开始寻找新方法,一剂不分年龄、能激发所有人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
调研了大量创新教学法后,“谋杀谜案”几个字让正在上网的她眼前一亮。
于是,佩亚克将她的课堂摇身一变,转为充满阴谋与恐怖的凶杀剧场。在她的教案中时不时出现几个谋杀谜案,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
【破案激发兴趣】
佩亚克起初仅在她的青少年课堂上尝试这一创意教学法。没过多久,这种尝试扩展到其他课上。60分钟的一节语法课,从此不再显得漫长。
学生们为了尽快破案,挖空心思,创意频出,亮点不断。
每逢讨论到作案工具时,他们往往脑洞大开。一把木勺子,一杆鱼叉枪,一个鲨鱼池都可能是杀人凶器。而作案动机更是五花八门,如“他没写完作业”、“他抢了我的女朋友”、“她欠我不少银子。”
“这时候,就到了好好考验他们词汇量的时候了,”佩亚克说。
在现年24岁的安娜·卡泰丽娜·阿尔维斯眼中,老师的破案课“与众不同、引人入胜”。
“它将我们带进虚拟的场景中,让我们成为剧情的一部分,”阿尔维斯说,“我们成为其中的人物,成为侦探,目的就是找到凶器、查明真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得拓展交往能力,掌握新词汇。这一点,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很实用。”
针对学生语言水平差异,佩亚克会调整案情复杂程度。但无论哪个版本,对学生的吸引力似乎都能超越国界。
有人将她的一节课录下来,上传至麦克米伦教育集团旗下教育资源网站“一站式英语”。过去两年内,这段录像成为这家网站上最受欢迎的100个视频之一,每月收获1000多次点击。
麦克米伦教育集团策划编辑萨拉·米利根对佩亚克的创新大赞不已。
她认为,这种创意语法课的一大优势在于“向老师展示如何能轻松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在可靠、舒适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练习英语。另外,这节课综合了阅读、表达等多种技巧,还能练习到特定的语法点”。
【教学引发争议】
如何更有创意地教授语法课?学界多年来苦苦探索,但佩亚克的破案教学法似乎难以得到教育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布朗大学史威乐公共服务中心成人教育项目经理珍妮特·伊塞利认为,着实没必要将谋杀的概念列为贯彻课堂教学的基础。因为那样,太过阴暗。
“这也许有趣,但感觉容易让人误入歧途,”伊塞利反问道,“为什么课堂场景不能设置成丢东西,或是有人犯错误、被催眠,哪怕是偷盗也行。为什么偏偏设置成谋杀?”
这名教育专家不相信凶杀案是唯一有效的场景设置。在她看来,总能找到一种替代场景调动起学生主动学外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也许效果不见得会更好,但至少不会差到哪里。
米利根则替佩亚克抱不平。她说,教学创新,谈何容易!教师们创新教学方法需要更多支持、投入更多时间。至于要开发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新授课理念,更是难上加难,多年来不知难倒多少先贤。那些从不多花功夫在备课或培训上的老师“断然不可能有新鲜的教学创意”。
不过,教育界的争议对佩亚克而言似乎无足轻重。在她看来,能脱离令人望而生畏的课本、走出传统语法教师熟悉的安乐窝已是一大乐事。她打算把谋杀谜案的框架推广至其他课程上。
按照她的设想,练习间接引语时同样可以设置凶杀场景。学生们会依据分配到的角色或提出问题,或给出回答。
“这段时间里总会有不少喧闹和欢声笑语,”佩亚克说,“我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完)(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链接:教语法的误区
美国研究人员100年来研究发现,传统语法教学侧重于分析句子结构和掌握词性,但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习语法必不可少,但传统做法无济于事。
教育专栏作者米歇尔·纳瓦尔·克利里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中指出,这一结论在上百项研究中多次得到验证。从小学到大学,概莫能外。
美国一项著名的对照实验把9年级至11年级的学生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接受以记忆语法规则为主的传统教学,第二组仅接受必要的语法指导,第三组不上任何语法课,代之以大量的文学阅读和创作性写作。结果发现,三组学生写作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前两组学生对英语产生强烈抵触情绪。
克利里结合她多年教学经验指出,要想让学生写出合乎语法规则的文章,关键在于多写作,而非记忆语法规则,否则会本末倒置,让学生下笔时更多纠结于语法问题,而忽视了思考能力,进而对写作产生恐惧和抵制情绪。
32年前,芝加哥大学知名英语教育教授乔治·希洛克斯就在他的专著中写道:“教育委员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们一旦借教授写作之名耗费大量时间向学生灌输一套套语法规则,反而会让学生深受其害。任何一个真正关心学生写作能力的人都不应容忍这种现象。”(王鑫方)
1.文章《【幼儿园偷窃教案】不再为学语法发愁 葡萄牙一教师发明“破案”教学法》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幼儿园偷窃教案】不再为学语法发愁 葡萄牙一教师发明“破案”教学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