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手机依赖症”,抬起头走出宿舍,沟通交流更顺畅。

该师所属部队先后与驻地院校联系,双休日为官兵提供驾驶、烹饪等技能培训。192名官兵利用周末考取了驾照,不少战士变成“斜杠青年”。

休息时间多了,官兵也能更多地与亲友团聚。该师某团士官刘德钰的女友利用周末时间,赶到新疆与他团聚。这两年,该团招待所周末接待来访人员近110人次,而此前5年周末接待人数总和都没超过40人次。

真的都“双休”了吗

“这回是真长见识了。”今年3月底,从该师某步兵团一营一连交流任职归来,士官李景帅不由感叹。

一连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标兵连队。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迎接各类检查和参观见学,一连官兵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是常事儿。为保证他们过好双休日,师里摒弃原来的“一日游”见学模式,让普通连队的官兵到先进连队交流任职。如此一来,既达到“学”的目的,也避免影响连队的正常休息。

为了让所有官兵都能享受双休日,师党委想了很多办法——严控机关周末发文、安排公差;加大帮厨力度,让工勤人员轮休补休……

尽管制度不断完善,但部分官兵的双休日仍不可避免地“泡汤”。

该师机关和所属各部在强军网上开办了“马上就办”平台,让官兵畅谈矛盾困难,大胆“吐槽”各种问题。

平台刚上线时,机关干部很不适应。因为,一旦平台有“问题”,对口科室必须当天回复,3天内着手解决。该师营房科助理员龙飞宇谈到,为了减少被“吐槽”,唯一的办法就是勤跑基层上门服务。于是,不少业务工作来不及完成,他只能周末加班干。

加班成为常态,龙助理虽有些无奈,但也感到欣慰。以前,他到基层连队,官兵们总有意无意地躲着他。如今,见他来了,官兵们会主动上前笑着问好。龙助理说:“把大家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笑了,这就够了。”

周末的训练场上,不乏主动加训的官兵。有人考核不合格、训练不过关,就抓紧周末“补差”。训练成绩落后的士兵迪力木拉提很着急,他说:“以前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但我觉得自己加练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今年4月底,该师某步兵团一连承接了全师野战化宿营示范课目。该连牺牲了2个周末进行准备,但官兵毫无怨言:“大项任务是一场战斗,休息就该主动让位。”

改变的不仅仅是双休日

双休日制度刚落地时,该师某团四级军士长张军的情绪有些复杂。他本以为,多出半天休息时间,各级的管理一定会更严格,可实际并非如此。

团里放宽了外出审批权限,将周日收假时间延后至晚饭前。战士的手机以班为单位管理,手机柜平时不再上锁,除正课、就寝和集中活动外,其他时间均可自由取用。

这样的理念转变,冲击着“有事可干,就不会无事生非”的旧思想。包括张军在内的很多带兵人,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

事实上,“松绑”不仅在周末。今年3月,该师党委专门下发了《“排解基层苦累难,提升官兵尊享感”措施》。这份红头文件中明确要求:师团机关工作检查尽可能成立联合工作组,团里每周到连队“挑毛病、找问题”的工作组不得超过2个;取消14类登记统计,士兵只保留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2个笔记本……其中的“硬货干货”,多达53条。

观念的转变,透露着该师党委机关服务基层官兵的法治思维。

“条令禁止的,绝不施之以宽;条令要求关爱的,绝对关爱到位;条令没有具体规范的,在理解条令的基础上,结合部队实际做一些补充。”该师张政委介绍,制订的每条措施都在条令条例的框架内,充分采纳官兵的建议。

“训练累累的、苦苦的,生活美美的、爽爽的。”官兵工作、生活张弛有度,活力、朝气也逐渐丰盈。

去年底,该师被评为军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前不久,该师官兵参加陆军“轻突奇兵-2019”比武竞赛,在同类型单位中一举夺魁。在陆军组织的兵种比武竞赛中,该师高炮专业参赛队为新疆军区摘得第一枚金牌。

其实,对于施行双休日制度,该师党委最初也曾有过不少疑虑。不过,该师一位领导说:“工作紧了,压力就大了;休息好了,官兵的内动力才会更足。”

双休日制度会不会影响训练成绩和部队管理?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汤文元 唐超山 本报记者 李 蕾 特约记者 许必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