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zdo08vSc%3D&index=2" width="640" height="70"/>

与闯祸孩子谈心要先“5问”

1.“发生什么事情了?”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2.“你的感觉如何?”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听得进我们的意见,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3.“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你有什么办法吗?”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面对已经闯下的祸想各种点子来应对: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尽管让孩子发挥,不要急于评论。耐心听他说完再和他一起分析哪些方法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合理或难以解决问题的。

4.“你希望我做什么?”

一定要诚恳地表达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支持,让他感受到即使犯了错父母也会一如既往地爱他,而不是令他孤立无援。

5.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形,你会怎么做呢?”

这是很重要的一问。让孩子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更好的处理问题或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才是犯错的意义和价值。

家长要和老师“统一战线”

孩子被“投诉”后,家长最好能和老师统一立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甚至诟病老师;即使觉得园方有处理欠妥的地方也最好私下沟通。记住,明智的父母会尽力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形象。孩子犯错有时正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良好契机:通过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与家中的情绪及表现,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反面案例ABC,这些做法不可取

面对被“投诉”,当众怒斥孩子或是掩盖、回避问题,这些方法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孩子留下心结甚至树立起不正确的是非观念,这可比“闯祸”本身可怕得多!

A 回避问题

老师向金金妈妈反映,金金在参加班级活动时不太听指令,还影响其他小朋友听课或做游戏。金金妈妈听后无所谓地说:“小孩子活泼嘛,总是不太坐得住的。”

错在哪里

金金妈妈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总觉得孩子还小,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于是对老师提出的意见自动屏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包容而回避问题,显然并非明智之举。对孩子而言,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合作精神、适当进行“逆商”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B 拒不承认

幼儿园开放日,天天玩着玩着就拆起一把小椅子来。老师发现了被“肢解”的椅子腿,走过来问:“天天,这是你拆的吗?”天天正要点头承认,陪在一旁的妈妈却马上说:“老师,这不是我们天天干的。我一直在这儿,没看见他拆呀!别怕,跟老师说不是你干的!”有妈妈撑腰,天天胆量倍增,立刻昂着头说:“不是我拆的!”

错在哪里?

在孩子面对质疑或批评时,一些家长本能地在第一时间冲上去为孩子“护短”,或干脆来个“不认账”。“拆拆毁毁”其实只是小错误,大多是孩子好奇心驱使的结果,稍加引导即可;但孩子如因为妈妈的无原则“护短”而养成不承认错误、说谎、凡事找借口等恶习,那才是成长路上的真正危害。

C 当众斥责

接园时,老师轻声告诉奶奶:“恬恬中午尿床了。”奶奶一听就扯起嗓子:“这孩子是怎么了?老师,她以后要是再尿床,中午你就别再让她睡觉了!”全然不顾周围还有不少家长和小朋友。

错在哪里?

恬恬奶奶确实不像许多家长那样爱护短,反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短”,极力向老师表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尽心尽责、高标准严要求。殊不知这种不了解孩子成长发育特点、不问缘由只会劈头盖脸当众斥责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