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expires=1706467242&x-signature=ijNFq6spQ60NnrvW564SCfbugOQ%3D&index=0" width="640" height="266"/>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

五、资源链接

孙中山的简介。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三民主义倡导者。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气质,“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标出自然段。

2. 出示活动一:词语团圆【课件出示:出示词语】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本课13个认读字所在的词语,开火车读词。

背诵 照例 圈了一段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了 戒尺 厉声问道

挨打 清楚

(2)指名读,并引导学生观察、识记字形。

出示所有生字: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以练代讲,回归文本

1. 完成学习单第1-3题

2. 集体交流、纠正

(1)同桌互判

(2)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资源,纠正、指导。

3. 实物投影学习单1-3题完成情况。

4. 活动助力,重点指导识记

活动一:寻根溯源

(1)【课件出示: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同学们吓呆了。】

呆,会意字

【课件出示本义:头脑迟钝,不灵敏。】

(2)【课件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戒,会意字

【课件出示本义:戒备】

(3)【课件出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本课不做多音字处理,学生只需读准“挨打”ái即可。

挨,会意字

【课件出示本义:击背。挨打ái 挨饿ái 遭受、忍受】

活动二:小小变脸

【课件出示:列—例 胡-糊 余-涂】加一加识记。

看,我们的汉字多多有趣呀!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字理助力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识记生字。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有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落实识字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主要内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学习单第4题提示,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反馈填空。完成学习单第4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进行汇报。

参考要点:背书,书中的意思,糊里糊涂地背没有意思,吓呆了,孙中山的背诵,详细讲了孙中山提出的问题(或者书中的道理),挨打,“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 说清楚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现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

预设:

观点一:不同意孙中山的做法。那样太冒险,可能对老师不尊敬。

观点二:同意孙中山的做法。遇到不明白的就要请教。

尊重学生的理解,并顺学而导。既要尊重教师,又要大胆质疑。

预设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问私塾先生为什么会挨打?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的封闭式教育的弊端,与社会主义鼓励式民主教育的不同,点到即可。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并提取关键信息,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圈画新鲜词句,走进人物朗读

1. 方法指导。以第一自然段为例,用直线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字,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读一读。【课件出示:句(1)、(2)、(3)、(4)】

预设

(1)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过去读书咿咿呀呀像唱歌,现在要求学生们读书“不唱读、不拖音”,正好相反。过去老师教学生念和背,不理解课文。现在老师会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正好相反。

板书:过去、现在;唱读、不拖音不唱读;不讲意思、理解课文

(2)有新鲜感的词语:私塾:古时候的学校。

小结:因为陌生引起好奇所以感到新鲜。可通过想象朗读或者借助插图加深理解。

2. 自主学习。

3. 合作学习。

4.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尊重学生的选择,规范学生语言。

我画的有新鲜感的句子是 ,圈的有新鲜感词语是 。因为 ,所以让我觉得很有新鲜感。

预设:

(2)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于是,他装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引导:现在老师鼓励学生提问,提问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更不用胆怯。为什么以前学生提问私塾先生竟然要“壮着胆子”?

过去封闭式教育的弊端,先生“一言堂”,以前向老师提问可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与社会主义鼓励式民主教育的不同。

预设:

(3)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课件出示:出示学生的变化】

学生:摇头晃脑—–吓呆了

先生的反应呢?为什么会又有这样的反应?

先生:拿着戒尺,厉声问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以前向老师提问可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板书:不能提问、鼓励提问

预设:

(4)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完成学习单第5题。

【设计意图】

通过教、扶、放的形式,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新鲜,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有效表达。

恰当评价人物,适当联系生活

1.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认为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课件出示】

预设:有胆量、独立思考、不懂就问、不怕风险等。

提升:敢于突破常规。

2. 回忆自己有没有过“不懂就要问”的经历?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课件出示】

可以规定句式,引导学生练写。例如:

我曾经在 课上,学习 的时候,发现 我不明白,于是我就问了 。他(她)给我 的讲,我终于弄懂了。我觉得不懂就要问 。

3. 简介孙中山,引导学生对“国父”有初步印象。并引导学生像少年孙中山学习,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懂就要问。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北京的中山公园,就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

板书:孙中山、弄清道理、不怕风险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评价人物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取信息,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解释的能力。

综合学习

整理两个勤学好问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个故事发生在自己的班级里,讲清楚在什么课上哪位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另一个故事既可以是自己课外搜集到的,也可以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听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