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的腿瘫痪了,但是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4)老师:你们讲得都好,但设身处地地想想,对一个刚失去双腿的暴怒无常的青年来说,他能听进去吗?(听不进去)

(5)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母亲怎么做的?

——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北海的菊花开了……”让他不要再想那些伤心事。

——母亲是个爱花的人,她热爱生活,也要让儿子热爱生活。

——对于“跑”和“踩”那一类的字眼儿,母亲很敏感。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瘫痪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

(6)课文还有几处也是形容母亲“悄悄地”的动作,读一读。(屏显)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7)去掉“悄悄地”,品读上面三句话,任选一句谈理解。

——第一句: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出去,根本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特别细心。

——第二句:不用“悄悄地”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她想让儿子尽情发泄一下,就又“悄悄地”进来,这就更体现母亲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扰儿子。

——第三句:说到“跑”和“踩”,又“悄悄地”躲出去了,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怕儿子伤心,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翼翼。

(8)品读“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下去的是儿子想要去死的念头。

——“(母亲)抓住我的手”,“抓”的不仅仅是“我”的手,抓的是“我”想要死的欲望,她怕“我”轻生,让“我”必须好好儿活下去。

——母亲的“忍”:儿子的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忍住的还有对儿子的抱怨;还有隐瞒自己的病情,她的肝癌已经到晚期。病入膏肓的母亲,她自己活着也很苦啊!

——一个肝癌晚期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而且还知道自己就要死去,却没有望着雁阵砸玻璃,没有听歌声摔东西,没有大喊“我可活什么劲儿”。她为儿子忍着。

——这里的“忍”除了忍住对儿子的抱怨,还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母亲真是太伟大了!

(9)“咱娘儿俩……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

——她要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一起好好儿活;她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发脾气,不要被病痛压倒;她要告诉儿子面对生活的打击要学会忍受……

(10)老师点拨:

  母亲的话不是豪言壮语,只有“悄悄地”,只有那个“忍”!但同学们所说的都含在了这句再简单、朴素不过的话里:“好好儿活!”所有的韵味、复杂的情感都蕴含其中,母亲用最普通的话,告诉儿子怎么去面对有残缺的生命。

二、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

1.母亲就这样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引读)

“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2.品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多少年后,儿子终于明白母亲那句没说完的话。省略号里没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

明确: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要好好儿活。

3.母亲去世七年后,作者写了本文,结尾就落在这里——“要好好儿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读读描写菊花的句子。(屏显)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结合这句话,合作讨论: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

——菊花“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是可以的。

——其实,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等,总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泼泼洒洒。

——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母亲想让儿子在自己的心灵里、在人间绽放出属于自己美丽的花,也就是母亲让儿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5.点拨:

  母亲没有告诉儿子,你就是这样的花,母亲是让儿子自己去选择,活出自己的个性。淡雅也好,高洁也罢,热烈而深沉也行,总之,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6. 33年之间,史铁生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回过头来看吧——(师生问答)

——望着北归的雁阵,他还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吗?(不会)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还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墙壁吗?(不会)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学生再次创造,和前面内容形成对照)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会想到母亲挡在窗前和我说话的情景。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会想,我绝对不会像这落叶一样死去,我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7.儿子不再暴怒无常了,他终于懂得了母亲那句话,默读«病隙碎笔»片段,看看史铁生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到了怎样一种境界。(屏显)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他终于懂得了好好儿活着,就是一种满足,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活着就应满足。如果说史铁生懂得了痛苦,那么他把这苦当作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游历。

8.点拨:

  这是怎样一种超然,这是怎样的对生命的敬畏。如果说最初生病对他来说是痛苦的,那现在的他对“好好儿活”怎么一个“苦”字了得?(擦去板书“苦”)

9.介绍史铁生目前的身体状况。

  由于长时间坐轮椅,他患了肾衰竭,每星期须做三次血液透析,不然就会死。尽管拿笔很困难,但他一直记得母亲那句“好好儿活”! 他用笔表达33年来是怎么“好好儿活”的?在那看菊花的世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花。(伴随哀伤抒情的音乐屏显文字)

  我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有关庙的回忆»)

10.学生深情诵读课文最后两段,回看课题“秋天的怀念”,究竟怀念什么?

——这刻骨铭心 的 怀 念,“秋天”两字化作了母亲。怀念秋天的菊花,就是怀念母亲啊。

——怀念的就是母亲给他的“好好儿活”。怀念母亲和他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母亲的“好好儿活”影响了他一生,给了他一生,成就了他一生。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

三、思考“我们”好好儿活

1.通过品悟文字的韵味,尝到了史铁生一家人的人生韵味。跟我们有没有关系?(我们更要好好儿活,珍惜生命)

2.不仅要读出人家的味道,还要读出自己的思考。(屏显:读出韵味——读出思考)

3.文章结尾“我俩……要好好儿活……”这个“俩”应该变成——(学生:我们!)

4.每个人人生体验不同,人生道路也不同。走出这语文课堂,“好好儿活”这句话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学生发言略)

5.老师小结。(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