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爷爷和海蒂第一次单独相处时,用的基本是问句,并没有用命令的语气或者都替海蒂想好了。

比如海蒂很好奇的站在屋外。

爷爷问:“你现在想干什么?”

“我想看看你屋子里有什么。”小海蒂回答。

“好,来吧!”爷爷站起身,带她朝屋里走去。并吩咐海蒂:“去把你那包衣服也一起拿进来。”

“那些东西我已经不再需要了。”小海蒂解释说。

爷爷转过头,用锐利的目光盯住她。小海蒂黑亮的眼睛里充满好奇和期待

爷爷问她:“为什么你不需要这些衣物了?”

“我最喜欢像山羊那样走路,有轻巧的长腿,太可爱了。”

“这样啊,你也可以这样做。不过,这包衣物还是要拿进来的。”

在拿衣服这一段里,爷爷并没有代劳,而是让海蒂自己去把衣服拿进屋。并且耐心的听海蒂解释为什么不需要这些衣物。

而不是粗暴的命令或者训斥海蒂。假如换成我,我想我会把衣服给她收拾整齐,并且会居高临下的给海蒂上一堂勤俭节约或者其它教育类型的课吧。

海蒂跟着羊倌彼得去牧场放羊,摘回来许多漂亮的花用围裙兜着给爷爷,可是花都蔫了。

海蒂大吃一惊:“爷爷,这是怎么回事?”

爷爷:“花喜欢在阳光下显示它的风姿,而不愿意捂在你的围裙里。”

“那我再也不去把它们摘来了。”

爷爷的这句话多么有诗意呀。假如换成我们会怎么说?

我想会有许多人是站在成人或者权威的角度去回答:“你傻不傻,花摘下来自然就蔫儿了。”

或者说:“花儿摘下来就死了,再别摘花了。”

或者:“拿开,脏死了,赶紧去洗干净你的手和脸。”

爷爷和海蒂的交流总是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比如冬天海蒂去半山腰看望彼得的奶奶。奶奶家的房子被风吹的到处“嘎巴嘎巴”地响。她让爷爷明天去给彼得家修房子。爷爷盯着小海蒂看了一会儿说:“好吧,小海蒂,我会去帮老奶奶修房子,这点事我们还能行,明天我们就去做吧。”

看吧,善良的海蒂把人们眼中古怪孤僻的爷爷也感染了,让爷爷把深藏起来的善良展示出来,主动去帮助别人。这是自从爷爷搬到高山牧场以来第一次接触外人。海蒂幸亏没有遇到像我们这样被世俗遮蔽了双眼的家长,她遇到了爷爷,她的童心被尊重和庇护,而同时爷爷的童心也被唤醒。

在《海蒂》这本书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话还很多,都是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的。

看到这儿不仅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孩子没出生时都进行胎教,胎教音乐基本上听得都是名家名曲、世界经典曲目,到孩子出生以后听得都是“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这一类。这是强行给孩子降了几个级别。

当时听完这个笑话,我直接把喝到嘴里的水喷出来。笑完后却是深深的进行反省。孩子在胎儿时和我们是平等的,听一样的音乐,分享适合孕妇也适合胎儿的故事。可是出生以后为什么要改变。

我们假如用胎教的心态对待出生后的孩子,和他们平等而随性的交流,会不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亲子关系。我想一定不会有“不学习时母慈子孝,一说学习就鸡飞狗跳”的现象。

三、学习不是逼迫,而是因人施教

海蒂已经八岁,她来到高山牧场三年了,从爷爷那儿学会了各种在高山牧场生活的窍门。山下学校的老师让彼得捎来话,在冬天海蒂应该去上学了。村子里的孩子在冬天农闲时都去学校上学。牧师也因为海蒂的上学问题专门到高山牧场拜访海蒂的爷爷。

爷爷的回答是:“我已经决定,不让她去上学了。”

牧师很吃惊的看着爷爷。

“让她和山羊、小鸟一起长大,这样孩子会幸福,不会从它们那儿学来什么恶习。”爷爷说。

爷爷的做法对吗?在还没有得到验证的时候,海蒂的姨妈把海蒂送到了法兰克福的克拉拉家里。

在法兰克福海蒂依然面临着是否受教育的问题。克拉拉的家庭教师给克拉拉上课时,海蒂也要陪着克拉拉上课。但是,海蒂的心留在了高山牧场,根本听不进去老师枯燥的教学。海蒂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老师教的东西,即学不会字母,也学不会阅读。因为彼得在学校里就学不会这些。

这时克拉拉的奶奶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

奶奶送给海蒂几本漂亮的书籍。女管家告诉奶奶:“到现在她连ABC都还没有学会呢,夫人。”

“噢?那倒是有点奇怪。”克拉拉奶奶说道,“反正,您现在去把她带来吧,她可以暂时先看看书上的图画。”

小海蒂来到奶奶的房间,看到奶奶给她的大书上绘制着各式各样的图画,眼睛睁得圆圆的。当看到一个牧场的图片时,她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奶奶于是利用海蒂思乡的心情,以及对牧场产生的浓厚兴趣,鼓励小海蒂主动去学习阅读。告诉她如果学会阅读,就能看懂书上的故事,就能知道绵羊、山羊在干什么,它们都碰上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如果学会阅读就会把这本有牧场的书送给她。

说起来真的很神奇,奶奶并没有像老师那样手把手的教海蒂学习字母、再学习阅读。而海蒂真的自己能够阅读了。

“真是太神奇了。”克拉拉的家庭教师说道,“那个孩子居然像是一夜之间就掌握了阅读方法,而且能够这么准确快速地阅读句子,真是我教的初学者里少见的现象。”

奶奶说:“这大概是新的学习劲头和新的学习方法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吧。”

海蒂因病回到高山牧场。回到牧场以后,她的病立刻就好了,而爷爷因为她的回来,一扫因海蒂离去而乖戾的脾气。当爷爷听海蒂给他读了一个和他身世有关的故事后,爷爷决定放弃多年以来离群索居的生活。他去了教堂,并且在冬天带着海蒂住到了山下的村子里。因为海蒂,爷爷解除了对大家的偏见,也让大家解除了对爷爷的偏见,又重新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

这个冬天海蒂上学了。而彼得依然每天旷课。他依然固守着“我不可能学会的”想法。海蒂现在可不再相信他的鬼话。为了能让彼得在寒冷的冬天给他自己的奶奶读赞美诗,海蒂强迫彼得学习阅读。

海蒂利用自己去法兰克福增加的见识,吓唬彼得,如果不学会阅读,就会把他送到法兰克福,法兰克福的老师可没有现在的老师这么和善。彼得平时接触的最多的是高山牧场和与之相伴的山羊,他的见识还不能识破海蒂是骗他的。但是这个方法用到彼得身上很奏效。他虽然半抱怨半生气,但也开始学习阅读。

当老师在班上进行朗读训练,照例询问彼得是跳过他,还是他试着慢慢念一行时。彼得流利的念了三行。老师目瞪口呆。

老师说:“彼得,在你身上发生了奇迹!我以前曾以极大的耐心对你谆谆教诲,可你连拼读都无法正确掌握,我虽然不愿意,但也只好放弃在你身上做的种种努力。没想到,你现在能口齿清楚的阅读,在我们这个时代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彼得?”

从海蒂和彼得身上我们清楚的看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填鸭式教学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就像彼得的老师说得那样,他曾以极大的耐心教导彼得,但是彼得却什么也学不会。而海蒂的方法就很奏效。

在我们的教育中,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发现能触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点,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幼儿和小学的孩子们。如果方法不得当,报再多的补习班、兴趣班都是徒劳无意的。

结尾

海蒂的性格自始至终没有改变,一直善良、纯朴、热情。通过读斯比丽《海蒂》这本书,让读者心灵上的老茧一层层脱落,重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大自然的风吹走我们心头的利欲和世俗,看到那个曾经真实的、快乐的自我。

书中的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就像色彩斑斓的油画,太阳光、绿草地,大片大片盛开的野花绚烂无比,还有郁郁葱葱的大枞树,都从书里流淌出来,感染着我的心也激情澎湃。我也想把自己融入这种环境中。

只要心有阳光,随处都是美景,随时都能发现快乐的事。

真希望我们也能写出这么优美的作品。从小到大读的最多的儿童读物基本都是外国作品。真希望有更多有能力写小说的作者,去撰写触动儿童灵魂的故事书。用孩子善良、纯朴的眼睛看世界,去发现、去感受世界万物的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