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是阅读理解中常见的作业形式。在平时的教育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分裂依据不足,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方法思考和分析,因此会出现很多错误。笔者想正确地划分段落,就要知道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作家按什么顺序安排了资料,文章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每个部分和整篇文章有什么关系。记叙文的区分段落通常有以下五种方法。

1,随时间推移的段落

时间的过程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密不可分。因此,在写文章时,作者经常采用按时间顺序安排资料的写作方法。这种文章,作者在每一段的开头往往要说明时间,所以每个人都很容易区分段落。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可以根据《19世纪初》、《1830年11月的日子》、《他离开祖国的日子》、《肖邦在法国巴黎生活的18年》等表示时间的短语,将课文分为四段。《最后的姿势》可以根据“5月12日”、“下午2点以上”、“13日22点12分”将正文分为三段。

2,按地点或场景划分的过渡段

例如,在题为《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正文中,有“金华-罗店-洞-外洞-洞-内洞”一词。表示地点的这些词正是我们划分段落的标志。

另外,像《草原》这样,先写在草原上看到的美景,路上写见闻,写在蒙古包外面见面的场面,写在蒙古包里面受到主人款待的感人经过,最后写主人在草原上离别的场面。

3,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称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传递秘密信息的3名伯诺德夫人母子和突然闯进来的德国军官的斗志、巧妙处理和最终保存了情报站的工作,称赞了母子三人的基地、勇气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1、2个自然团首先介绍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与了秘密信息的传递,第三自然团伯诺德夫人在德军点燃蜡烛的情况下点燃灯油灯,吹灭蜡烛,暂时缓解了危机。第四、五自然团被德军重新点燃蜡烛,儿子杰克搬树准备拿蜡烛,但被德军夺回。6、7自然团成功地让女儿杰奎琳在危急关头租到楼上睡觉,拿着要熄灭的蜡烛,挽救了秘密和全家人的生命。由此可见,本文可根据事情的发展分为四段。

工作的发展顺序有时与时间、地点的转移相关联,此时可以根据工作的发展顺序进行分段,也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进行分段。总之,具体文本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4、介绍根据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段。

这种类型的线段经常使用合并自然线段的方法。

例如,在《烟台的海》科,第一自然团介绍烟台北部临海,有独特的海上景观。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冬季烟台海的凝固特征。第三自然段介绍春季烟台海的轻度特征。第四自然段介绍夏季团海的浪漫特征。第五自然团将介绍秋季烟台海高远的特点。第六自然团赞扬了团的海洋和团的人。这里很明显,我们可以把课文2 ~ 5自然段合在一起,就是写了烟台海一年四季的特点,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把课文分成三段。

这种分割方法最适合写文章。

5,根据正文的主要事件之一分段

比如《夜晚的实验》这样的课程,主要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特通过多次实验得知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听觉进行的。围绕这件事,文章开头和结尾写了两件与它相关的事情。第一个自然段引起了灵活飞越夜空的蝙蝠、斯帕拉特的好奇心,结尾7、8、9自然段写道,斯帕拉特的实验引起了对超声波的研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恩惠。这样一来,正文肯定分为三段。

这是笔者平时在课堂上整理的五种常用的分段方法,但在具体的分段中,要根据不同的句子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