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片图《伤逝》的审计

作者:丹青文墨

这篇文章摘自谭庆文莫的博客。

照片图片《伤逝》(唐敏浩/改编照片)

漫画是我国美术中特有的传统画种。具有自己的艺术表现特征,主要以宣画为主,其中有很多具有明暗音调或其他表现形式的画种参与。用摄影技术融合绘画艺术并取得成功的绘画作品很少。电影漫画是另类的。原因是,摄影漫画的作者不仅需要熟悉绘画的特点和创作规律,还需要有高水平的摄影技巧、一定的绘画技能和相当的文学修养、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熟练操作。

照片图《伤逝》(唐敏浩/改编照片)

《连环画报》欣赏2013年刊登的唐敏浩自编、贾岛、自拍、自制的照片图片《伤逝》,使其富有创意、新颖、精致。精炼的文章,如诗歌欢快的图画,令人耳目一新。仔细阅读,仿佛屏幕里吹来的清香清新的气息充满了心。好像喝了一杯甜泉水,弄湿了沈飞。盖上卷轴深思熟虑,回味免除。

照片图《伤逝》(唐敏浩/改编照片)

《伤逝》是鲁迅老师文集中描写爱情的唯一短篇小说。故事以20世纪20、3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是在遭遇挫折后,直到女主人公的离别消失为止,爱情的悲剧故事。

我记得,关于《伤逝》方面的漫画,20世纪60年代著名画家姚儒涛的水墨画作品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之后又登上银幕走向歌剧舞台,这是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以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重新创作这种文学名著,无疑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照片图《伤逝》(唐敏浩/改编照片)

摄影漫画顾名思义,将摄影技术(外景、构图、照明、色调等诸多技术手段,后期电脑制作等技术处理)和文字脚本提供的表达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人物造型、演员演出、服装道具构成、内外境界的选择、生活环境的突出等。

通读照片图片《伤逝》,感受到最大的特征是较强的绘画性。这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可见性,通过鉴赏,笔者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感受。

照片图《伤逝》(唐敏浩/改编照片)

首先,编写文本脚本。

画画的文字脚本一般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有作家自己创作的。改编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再创作,这种漫画比较常见。摄影画《伤逝》的作者首先对鲁迅原著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深入理解了文章的精神内涵,改编基本上保留了原作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征。每个图画页文字前面的小标题简洁扼要,具有抓住提纲的作用。可以说,文本脚本的成功编写为下次照片制作完成之前打下了基础。

照片图片《伤逝》(唐敏浩/改编照片)

第二,人物形成。

一般来说,优秀的绘画作品,人物塑造,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塑造要成功,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漫画动画除外),所以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对作品的艺术质量至关重要。

也最能体现作者对脚本的理解及绘画技巧的驾驭能力。

摄影连环画《伤逝》,通过镜头,把作品中男女主角的特定身份,身体条件,精神气质,表演技能较为完整的表现出来。在人物塑造上,作者紧扣人物的思想脉络,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准确把握男女演员的表演分寸、肢体语言,特别是特定情节中人物感情的刻化,从而人物的塑造显得丰满、生动和自然。

试举几例。作品中第五幅,通过女主角子君转身瞬间含情脉脉的回首一瞥,所坦露出的青春少女的稚气、矜持,善感多情,对爱情的挚热和纯情。第三十七幅,画面没有背景和道具,“我”与子君的结合出现裂痕,没有彼此间的相互埋怨与指责,只有落漠,黯然和无语的哀怨。第四十八幅,子君冥冥荒原中渐远逝去的背影,凄然惨淡,是迷惘和无助吞噬了她的身躯,是苍天的无情,带来的悲凉与绝望。——

作者充分调动摄影技术手段,运用光线的明暗,虚实冷暖,多变的构图,多角度,多层次的镜头切换,加之男女演员合作默契的表演,较为成功的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因而赋与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摄影连环画《伤逝》(唐民皓/改编·摄影)

三,画面的色调处理。

《伤逝》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时间地点较为清晰。那个时代的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劳苦大众苦难中的挣扎呐喊,在鲁迅的笔下都有辛辣、犀利的揭露,同情和对黑暗势力的无情鞭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男女青年特别是知识分子面临的生存压力,苦闷抑郁,彷徨无望,集中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而《伤逝》所描写的爱情悲剧,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摄影连环画《伤逝》的作者注重画面的绘画视觉效果,在色调的处理上,以冷灰为基调,突出作品的悲剧色彩。作者以时代背景为依托,以故事结局为切入点,使色彩的感情处理,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寓意含蓄,达到很好地艺术效果。

作者把色调的冷暖关系,运用于故事的情节之中。男女人物服饰颜色的设计上,男的灰色长衫,女孩的黑色衣裙,淡洁素雅,还有灰蒙的天空,斑驳残壁的灰墙,昏暗冷幽的小屋等,做到既有变化,又很协调,营造了爱情悲剧的色彩氛围。

摄影连环画《伤逝》(唐民皓/改编·摄影)

四、精美的“后摄影”制作。

作者以“快门加鼠标”精细的后期制作,使得作品通篇显得格调高雅,清新,别具一格,具有诗一样的意境,音乐般的律动。

其中“春来”一画,画面桃花绽放,盎意满园。仿佛逰漫于花海中的伞下情侣,相拥相依,情恋绵绵,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如梦如幻,演绎了爱情的甜蜜与浪漫。“静夜”一幅中,夜阑人静,月亮悄悄地躲过薄云,老榆树枝条弯蔓,一切仿佛都藏匿于安谧宁静之中。此时的恋人也许正缠绵绯恻,倘佯于爱河里,此情此景留给人无限的遐想。

然而,爱情虽然甜蜜,失去也是苦楚与折磨。“死寂”一图中,“我”面对婚姻的失去,“还期待着新的东西到来,无名的,意外的。但一天一天,无非是死的寂静”。天宇茫茫,大地昏荒,无声的画面,如咽如诉,振颤着读者的心房。——

作者精湛的“后摄影”技术,把拍摄素材,影像资料,通过电脑合成技术进行作品后期制作,用洗练简约,概括集中的笔法,以水墨写意的意蕴精神,把一颗树,一条胡同,一把椅子,一盏灯,予以了特定的含义,虽着墨不多,却意境深邃。

摄影连环画《伤逝》(唐民皓/改编·摄影)

从“摄影连环画《伤逝》创作谈”一文中得知,作者为创作这件作品,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期间的耗时费力,纷繁复杂不一而足。作品篇幅虽然不长,但涉及面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多。从选题,文案准备,演员挑选,拍摄景地的选择,场景设计演员表演,后期制作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亚于一部影视剧的拍摄和完成。

为达到预想的画面效果,对一些不尽人意的画面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精益求精。体现了作者艺术创作上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执着态度,为事业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严格的说并非完美无缺,作品一经问世走向社会,就要面对社会的检验接受受众群体的品评。正如作者坦言,“再次品读《伤逝》的每张画稿,确实不无稚拙之笔。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对自己从事的艺术感慨为‘遗憾的艺术’的缘由”。这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冷静审视,也有对自己的激励。

笔者做为连环画爱好者,对连环画事业的发展有自己的期盼和情结。对于摄影连环画《伤逝》的点评,只是有感而发,限于水平难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衷心期待作者,再接再厉,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为中国“连坛”增光添彩,为丰富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摄影连环画《伤逝》(唐民皓/改编·摄影)

图片作者:唐民皓

文章作者:丹青文墨

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