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原创稿

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海面。李玉香照片

寒冬,秦皇岛隐伏包裹朴素,冰雪与大海相遇,处处像一幅水墨丹青画。沿着海岸线延伸的海冰像镶嵌在沙滩上的玉带一样,与冬天的大海、沙滩相融合,富有情趣。

海洋仍然是这个海洋,海岸也是这个海岸,但沙滩和海水会发生明显变化。“海滩越来越宽,海水越来越清澈!“这成为国内外天津游客的普遍共识。为了保护这份美丽,勤劳智慧的秦皇岛也是人们不断付出的。

生态治理——使河流充满活力。

周耀文是港区东港镇富家英村下庄、富家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天早上,周耀文像往常一样来到裴洪河岸边,定期巡逻他负责的1500米裴洪河和周围是否有垃圾杂物,观察富家营潜流湿地建设的进展。

“过去几年裴洪河环境特别差,又脏又臭,人们路过的时候要捂着鼻子走。”在裴洪江长大的朱耀文参与并目睹了这条河华丽的蜕变。

2020年,裴秀红河当时存在主要问题。秦皇岛市镇村四级联动,协同作战拦截污水,中水北调,综合管理,生态修复,

河流是流动的生态系统,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纽带。

治海,先治河。从2015年开始,秦皇岛市率先在全省实行“江河湖泊长制”。继续优化河道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由2069名市县农村四级河湖场、32名企业河场、69名民间河场和36名记者河场组成的群防群控河流管理机制,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裴洪江的水质从劣质的V类迅速上升到类,以前无法避开的臭水沟变成了休闲景观带,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地方。

“今年,我们还通过建设珍奇水坑、黄南村、富家营三个潜流湿地,进一步改善泄洪环境质量,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实施了洪秀河二期管理工程。”裴洪河生态管理公社负责人张建国说。

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的海面。费长波摄影

如果说裴洪河统治是为了退出“后进生”行列,那么戴河下游水生生态修复工程是为了“锦上添花”。

夏天的北大河口戴河边,绿树普照,清水荡漾,鸟花香一步一步来。

“出门就有这样美丽的风景,恨不得每天都来欣赏。”被大河的风景深深吸引,董春英在大河村买了一个小院子,经常在大河上散步。当天,董春英见了好朋友,沿着河来玩,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

据北大河口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夏下游生态修复工程总长约12公里,主要包括水道清沙、周边村庄生活污水拦截污水管道、雨误管道、堤坝绿化、湿地建设等,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大江的水质全年保持在类。

2020年以来,秦皇岛市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原则,《一江一策》在戴河、洋河、裴洪河、新河、新开河、仁祖河等6个主要入海口实施了水质改善工程,有力地推进了江湖“误乱”问题清算正常化。

源头控制——阻止一滴污染物进入河流。

武宁镇兴王庄村村民李毅和家蔬菜屋、肥料正在运往菜地。阳光照耀下,一棵蔬菜树苗更加绿了。“使用液体肥料后的油菜更高,叶子面也更亮。”李毅和高兴地说,得益于武宁区农村粪便处理技术,在自己的菜园里使用了有机肥料,不仅更加环保健康,还节约了大量化肥的支出。

农村粪便处理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难题。由于监督不足、粪便处理设施不足等原因,农村偷运粪便现象很常见,排除粪便污物被埋在田里,有些倾向被埋在水渠里,对农村环境造成损害。

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染。

“以前厕所粪便收集和肥料运输处于无序状态,粪便处理公司看不到利润,再好的模式也无法正常工作。”阜宁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凯峰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地区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厕所污水收集和运输资源处理终端”解决方案,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农村厕所污水提取、集中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武宁区农村粪便处理只是秦皇岛市污染治疗的缩影。

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海岸线。秦皇岛市中心供应图

近年来,秦皇岛

市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提出了“不让一滴污水入河进海”的大目标,扎实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管控转变,严格杜绝各类污水违规偷排和超标排放现象。

——强化工业污水排放监管,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配套管网、污水集中处理、自动监控系统等设施建设,实行“一园一档”“一企一册”“红黄牌”等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废水集中处理。

——强化城镇污水深度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规范运行,持续排查整治雨污混流、管网错接混接问题,定期倒排处理雨水管道内沉积污水,防止随雨水入河。

——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做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为推进水岸共治提供基础支撑。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7月1日以来,秦皇岛市13条主要入海河流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北戴河8个海水浴场水质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海岸线。 秦皇岛网信办供图

岸线修复——让每片海滩都重现美丽容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1805.27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62.7公里的海岸线,是秦皇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

“看似一成不变的沙滩,其实也会受到极端天气、工程建设、海洋水动力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发生侵蚀。”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海岸生态修复所技术负责人赵友鹏介绍说。

站在大蒲河河口海岸的防潮堤上远远望去,和缓的海浪,平坦的沙滩,绿草覆盖的沙丘,蓝色、金色、绿色与蓝天白云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然而两年前,这里的沙滩遭海水侵蚀严重,最严重的地方,沙滩完全消失,海水直击林带,冲刷出一个个豁口。

“2020年,这里刚刚实施了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赵友鹏指着脚下的防潮堤说。

为了保护好弥足珍贵的岸滩资源,恢复沙软潮平的滨海景观,从2018年以来,秦皇岛市强力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科学编制了《秦皇岛市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库(2018-2021年)》,从中筛选并实施了金屋至浅水湾浴场侵蚀岸段沙滩修复工程、铁门关至哈动力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滦河口北岸滨海湿地整治修复工程等9个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滨海湿地整治538.28公顷,岸线整治修复14.623千米。

长脚鹬、蛎鹬、白鹭、灰鹤……数不清的鸟儿们在七里海海面与沙洲间飞翔、捕食。位于北戴河新区的七里海是华北最大潟湖。随着“蓝色海湾”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全面竣工,越来越多的鸟儿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七里海瀉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以来,已完成了退养还湿449.7公顷,恢复岸坡植被68.35公顷。”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四级调研员姜集伟说,秦皇岛市将继续实施七里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有效扩大潟 湖水面面积,增加七里海纳潮量,恢复潟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能力的协调统一。

从戴河到石河,从桃林口水库到渤海湾……港城儿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不让一滴污水入河进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薛 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