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忠诚,负责写新时代的帅气妆容。

中国奇协副主席、吉林日报社长张育新

值此第十八个记者日之际,我向全省广大记者致以节日问候,并说:“记者辛苦了!”真心地说。在我国,记者节是少有的以职业命名的节日之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媒体战线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记者职业的独特性。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媒体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鼓励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正正义的守望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的时代定位,也是对记者的高度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领导导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培养风化人、凝聚力,澄清错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他还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改变作风,改变文风,俯下身,静下心来,审视实情,说真话,动真情,努力拿出有思想、温度、品质的作品。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纪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中国新闻奖、长江分奖获得者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成为引领时代的媒体人。坚持正确的新闻抱负,成为工作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成为作风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期待令人鼓舞,令人振奋。又像春雨润物一样成了风化人。

新华社记者丹继续说。“记者是不同的人生,一定要让自己做的事适合这个光辉的职业。”体验众多采访对象的各种生活,深入参与社会的深刻变化,往返于不平凡的人和事之间,观察平凡的人和事,这样的“小我”可以用自己的笔调坠入世界的“大拿”。这种满足感和获得感是无与伦比的好事。记者是历史的亲历者、记录者、证人和创造者。我们经历和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有幸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时代。这个新时代是继承前前后后、向前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春江的潮水持续到海平,海上的明月都是潮水生。中国的变化气象万千。这不是记者微不足道的时代,而是记者最好的时代。新时代向记者发出了召唤。要登高远望,居安思危,勇于担当,永远记住初心。许多新闻工作者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四比四路”作为职业标杆,忠诚负责,尽职尽责,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任的新闻工作者的请求。

新时代开始了新的旅程,新的旅程需要做新的工作。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省的首要任务和主要政治任务。许多新闻工作者肩负重任,要迅速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狂潮,把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在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中凝聚力量,进取、努力工作,不忘本来的东西,面向未来,用手中的笔更好地建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时代正在见证召唤,历史。让我们代替犹豫者、懈怠者、恐惧者,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继续谱写新时期吉林振兴发展的精彩妆容。

总经理张育新(左二)率领工业部和摄影部记者前往四平市进行产业集群发展专题调查,深入生产车间采访。平秋的奈石拍摄。

成为新时代的歌手

吉林日报社总编辑陈耀辉

今天是新中国的第18个记者节,也是我作为记者迎来的第二个记者节。抚摸今天,感慨万千。

记者作为职业,与近代以来的新闻业共生。在图形媒体时代,新闻的主要载体是报纸。即使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报纸仍然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最重要媒体之一,纸媒记者仍然是记者职位的代表。

记者节的由来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注下,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媒体人士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中国纪协的前身)。从那以后,党的新闻工作者每年都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

到2000年,国务院正式答复了中国记者协会的指示,同意将中国记者协会成立日——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这是值得庆祝的大事。因为环顾天下72行,只有记者、护士、教师蜂拥而至

有自己的行业性节日。可见党和人民对记者的重视。

  • 记者为什么这样被人高看?本来记者也有一个美称,叫做“无冕之王”。现在不这样称呼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人民才是“无冕之王”。在人民面前,谁也不能称“王”。但这不等于说记者的工作不重要了。我们虽然不是“王”了,但是我们是党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所以这个职业不仅更加重要了,而且更加神圣了。一年365天,已有的法定假日、民俗节日,日渐繁多,党和政府特意拿出一天,给我们记者做节日,这是何等光荣!

  • 除了有自己的节日之外,记者还有很多值得引以为豪的地方。往远了追溯,孔子就堪称记者的鼻祖。他的《论语》有许多内容都具有新闻性质。他周游列国,实际上等于到处发布新闻消息。

  • 往近了说,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都是现代报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年代亲自撰写的评论员文章,至今读来,仍然哲思丰沛,文采飞扬。瞿秋白、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等,都是名扬中外的著名记者。他们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如椽巨笔,记录了时代风云,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记者的冠冕和骄傲。

  • 范长江是首位追踪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是首位在报道中公开称“红军”的记者,是首位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记者,是首位进入红色政权中心延安采访的国统区记者。

  •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同行业中无人能够企及。可以说,没有范长江就没有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先辈的功勋和风范,让我们自豪,引领我们奋进,拥护党,热爱人民,薪火相传,精神永存。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在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撼社会的雷鸣般的预言。”拿破仑甚至说:“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枝毛瑟枪。”

  • 这些都说明,记者这个职业在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记者,固然值得骄傲,更要认清使命。

  • 千万不要以为记者职业只有风光,没有担当。采访撰稿的辛苦,人情世故的压力,挑战邪恶的危险,在没有成为职业传奇故事广为人知之前,很多事,天知地知,还有记者自己知道。

  • 有些战地记者为了一个镜头,为了一篇报道,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直至宝贵的生命。但是,一个真正的记者不会因此而退缩。这就叫职业操守。对于一个真正的记者来说,新闻就是阵地,采访就是冲锋。若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记者的工作状态,恐怕没有比“风风火火”更为恰切的了。记者是来如电,去如风,为了抢一个头条新闻,不惜头破血流。这就是记者本色。

  • 战争年代,战地记者为了抢新闻,常常深入火线。因为只有闻到炮弹爆炸的硝烟味,才能写出有硝烟味的好报道。当年朝鲜战争期间,赴朝记者无数,发回的报道何止万千。可是70多年过去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仍然稳居顶点,无人能够超越。我念中学时,老师讲这篇课文,说这篇文章的成功是因为作者会提炼主题。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这篇文章的主题确实高人一筹。可是如今我当了两年记者,终于明白,魏巍的成功,更多是在于深入第一线,近距离地了解志愿军战士崇高而美好的心灵。就此而言,不是他提炼了文章的主题,而是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启发了他的灵感。

  • 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为了忠于职守而献身的记者,不论中外,都不在少数。正是这种献身精神,铸就了记者职业的崇高和神圣。

  •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于我们记者来说,也有一个初心,不可忘怀。这个初心就是记者的新闻理想。我们在庆祝记者节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这个“初心”,守住记者职业观、新闻观的底线。其实这个底线也是最高要求,因为要做到并不容易。

  • 就我个人来说,回顾我的成长经历,似与记者这个行当有不解之缘。年少时,在我心目中,记者这个职业是既神圣又神秘。考大学时我坚定地报考中文系,就是因为钟情于两个职业,一是记者,二是作家。

  • 刚上大学没几天,校学生会开始纳新,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报名,经过面试我被顺利录取。当时校学生会办了一个内部刊物《学生会报》。我被任命为编辑部部长,也就是《学生会报》的主编。算起来这应该是我最早接触采编工作。后来又加入了学生记者团,成为一名学生记者。虽然校学生会的工作非常忙,但我积极完成校报老师和记者团分配的采访任务。记得有一个暑假,我受学校委派,在“寻访校友”活动中,到北京拜访了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葛兰两位老师。在两位艺术家的家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自己十分尊敬和崇拜的名人。他们的谦逊、随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感受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能够顺情顺理敲开森严的门禁。

  • 大学四年,我从几十个字的消息写起,到后来写几千字的通讯。十几篇分量较重的人物专访,让我结识了学校的著名学者名师,从他们身上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我虽然自以为是“记者”,其实是“编外”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山寨”。“山寨”见了“正版”,只有仰视的份儿。记得我读大学时,有一次从吉林日报社门前路过,我注视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吉林日报”四个大字,伫立良久,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涌起。

  • 没想到,20多年之后,2015年年底,组织上把我从地方派到报社工作,成了一名真正的记者。梦想一旦实现,人就清醒了。会感到一丝不安,甚至有几分惶恐。我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 两年来,当我登上4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克服缺氧的困难,和电力工人并肩站在一起;当我深入1000多米深的矿井,和采煤工人畅谈新时代的梦想;当我走在泥泞的田埂、坐在小山一样的玉米堆上,和农民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时,我清晰地看见了一个记者的社会价值,感到了这个职业应有的自豪和欣慰。

  • 我也一直被我的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感动着。

  • 我的眼前经常闪烁着夜班室不灭的灯火;摄影记者为了追求一个好角度,毅然踏进污浊的泥水;年轻女记者为了完成采访,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婆婆照顾;还有人白天去采访,晚上赶到医院陪伴透析的母亲;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到处能看到记者忙碌的身影。

  • 李大钊同志有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所有记者都应该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一是要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担当,二是要有锦绣肝肠,写得一手好文章。

  • 我们已经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给我们新闻记者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歌者!

    • 总编辑陈耀辉(中)带队深入1100米深矿井,采访作业工人。石雷 摄

    • 千米井下……

    • 工业部 王丹

    • 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采访。

    • 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全省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此时此刻,关注基层反响,倾听一线声音,走向新闻战线最前沿,是吉林日报新闻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 10月20日,总编带队,我们一行人来到龙嘉堡煤矿。我们的任务是:抵达1100米深井,采访作业面上的矿工,倾听他们的心声,展示他们的新时代精神风貌。

    • 下井之前,头顶上阳光明媚,1100米井下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一线的矿工们将会有怎样的情感表达?

    • “这次采访够‘深入’了。”总编跟大家开着玩笑。

    • 说到采访的“深入”,吉林日报从总编到记者,并不感到陌生。近些年来,总编带队走进基层捉“活鱼”,深入群众接地气,在白山松水间,吉林日报的新闻工作者们一头汗两腿泥,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在贫困户的院落里,在生产一线的机床旁……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 但此番与以往不同,这是一次艰难的采访。

    • 地下1100米,我们从未体验过。罐笼急速下降,把我们一行带至地下635米。出了罐笼,通过一段巷道,再乘坐绞车斜斜地深入井内。至地下880米处,则需步行。此时,矿道愈显狭窄,头顶灯光昏暗,脚下十分泥泞,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徒步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

    • 1100米作业面,狭窄的空间里,挖掘机在轰鸣,矿工们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 陡然间,我们热血沸腾起来。还有什么比冲在新闻现场最前沿更令记者激动的事吗?

    • 我们被工人们朴实的话语感动着——

    • “过去是打眼放炮,井下冒烟咕咚,还危险。现在机械作业,活儿轻松了许多,也安全了,钱还不少挣。”

    • “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总书记讲的强国梦,也包括我们的强企梦、小康梦。”

    • “这两年企业发展遇到点困难,但我们的待遇一年比一年好。单位停车场的车辆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矿工的生活是越来越好。”

    • “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还有什么比记录下这些一线工人的心声更令记者兴奋的事吗?

    • 在这千米之下的昏暗巷道里,矿工们正用心描绘着一个洒满阳光的梦,这梦想牵引他们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群体的梦,也是一个国家的梦。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我们无比自豪。

    • 甘当“守夜人”

    • 第一编辑室 唐咏

    •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工作一天的人们回到家里,在餐桌上、在电视机旁享受着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踏着夜色,步履匆忙地赶往单位,在日光灯下看稿、改稿、下版,然后在深夜、在黎明,静悄悄地回家,日复一日。他们就是报纸的夜班编辑,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 今年是我值守夜班的第12个年头,从二十几岁踏上工作岗位,如今不知不觉中成了夜班编辑中的一名“老兵”。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对夜班编辑这个群体和夜班这份工作有了些许的感悟。

    • 旗帜鲜明讲政治。夜班编辑是报纸安全出版的重要一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报纸的质量和安全,责任重大,必须树牢政治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夜班编辑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在编辑新闻作品时,不论谁写,只论写什么,要下得去手,该改的改、该删的删、该撤的撤,及时准确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 披沙拣金炼金睛。夜班编辑常年在白炽灯下工作,没有采访一线的精彩拼搏,也就没有热情的鲜花和喝彩。但是,夜班编辑只要培养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性,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精心打磨提升作品的影响力,也是可以获得荣誉的。2015年7月8日我值夜班,收到了一篇记者采写榆树市五棵树镇农民租用飞机给自家农田洒药的稿件,立马意识到这件作品的新闻价值:种粮大户个人出资租用飞机作业,它可能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按下兴奋,我从叙事、语言、标题等方面入手,精心雕琢作品,努力使作品语言更精炼、叙事更顺畅、主题更突出。最终,《农民租飞机给农田喷药》一稿获得2015年度吉林新闻一等奖,获得第2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 积极调节身心健康。夜班编辑经常熬夜,乾坤颠倒易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社交活动减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减少往往还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孤寂、压抑、烦躁,夜班编辑必须努力克服这些负面情绪,乐观积极调节身心健康。只有从认知上把心态放平和了,工作才能平稳,才能当好“守夜人”,把好报纸安全出版关。

    《吉报调查》的背后

    • 社会部 吴茗 姜忠孝

    《吉报调查》是2016年《吉林日报》全新改版中涌现出的颇具代表性的专刊。出刊一年有余,《吉报调查》相继刊发了《绿水青山,岂容垃圾“任性”?》《长春净月潭:啥时给汽车亮“红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该何去何从?》等近60篇重点调查。这些调查从关注社会热点入手,针对百姓生活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理有据地进行了沟通,有效地引导了舆论,为百姓释疑解惑,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而其背后,是全体记者突破难关,翻越障碍,不畏艰辛困扰,甚至误解谩骂,想办法、尽全力接触事件核心,客观真实反映新闻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委屈,有辛酸,有快乐,更有收获……

    2016年7月13日,《吉报调查》刊发了《绿水青山,岂容垃圾“任性”?》一文。之前,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长春市金河街东山屯附近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垃圾堆,地处净月国家森林公园的外围,青山绿水间有此不堪景象,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市容。此微博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本报记者接到这一反映后,第一时间找到发布者,一同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是否属实,并找到相关专家对污染问题进行评判解析。同时多次入户采访当地百姓,了解这一事件对附近居民生活产生的诸多影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摸清造成这一情况的来龙去脉,反映百姓诉求。报道一经见报,迅速引起社会反响,很多读者纷纷致电留言。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吉林日报》,最终促成问题圆满解决。

    慈善公益活动,近年来已成为文明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其中也鱼目混珠。以这一现象为主题的《旧衣物回收,公益背后有暴利吗?》是《吉林日报》近些年来首次发表的大型社会调查稿件。调查紧抓社会热点,内容全面客观,揭露问题深刻,受到有关部门和读者的好评。在这篇调查稿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很多面孔、听到了不同声音。他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这些不同的话语等待着记者一一去记录,抑或一一去判断……《吉报调查》让记者收获颇丰,不仅在于解决问题后百姓的感谢声与自我的满足感,更在于培养了自己的敏锐洞察力和更加理智的内心。

    洮南市在2016年发起了“日行一善”活动,截至2017年1月10日,有近2000人坚持每天捐出1元钱,7个月竟全额资助177个重度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这个省级贫困县,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草根志愿者参与的扶贫工程走到了今天?消除贫困并非一役之功,“日行一善”能走多远?洮南市的这一活动本是助学助困善举的一个侧面,但《吉林日报》凭借敏锐的新闻敏感,在长期的蹲点、深入调查后,形成了《吉报调查》栏目的又一力作《“小善”何以成“大器”?》。整篇文章以探寻起因、定格背影、爱心传承等全过程深度阐述,向读者呈现了洮南市千人参与的“日行一善”的全貌。

    《吉报调查》专刊开办后,社会新闻部同时开设了今日头条公众号。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吉报调查》的阅读量和粉丝量屡创新高。截至11月6日,阅读量达到522万,粉丝6391位!部门全体记者不计名利、不计报酬,起五更爬半夜,牺牲休息时间,用自己的新媒体来宣传吉林、推介吉林,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记者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与职业素养。

    奔赴抗洪一线

    • 农村部 翟劲涛

    今年主汛期7月13日至14日、7月19日至21日,我省中东部地区出现两场特大暴雨,有4条河流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一特大洪水,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农村部全体成员恪尽职守,深入一线,采写了多篇生动的新闻稿件,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抢险报道任务。

    临危受命,用汗水和付出履职尽责,践行使命。7月20日晚,吉林市急雨。下午,我接到报社领导打来的电话,决定安排精兵强将增援前方报道。此时,部门主任张力军正在外地紧急采访省委宣传部安排的活动无法赶回。为了赶写稿件,我前一天晚上在办公室熬了一夜。由于任务紧急,接到任务后,来不及回家准备,迅速带队驱车赶赴吉林市抗洪抢险一线。到吉林市已是晚上7时多。为及时发回一线战况,我们马不停蹄,来不及歇息,冒雨来到市七中(受灾群众安置点)采访。回宾馆已近10时,迅速成稿《雨夜,探访“新家”》,第一时间将救援一线战况传回报社夜班室。

    次日雨初停。我们又赶赴吉林市受灾最重的旺起镇。步行、乘车、坐船,趟过泥泞……几经周折,来到旺起镇漂尔村。几个小时前,这里还洪水肆虐,此刻洪水退去,桥断路毁。身后满目疮痍,身前村民自发救援,村书记李凤伟几天几夜没合眼,面对团团围住的记者介绍情况。第三天,我们又驱车赶赴永吉县采访。炎日酷热,脚下泥泞,为了核对城市供水抢修的一些最新情况,我们中午步行近两小时来到城乡接合部采访现场施工人员……

    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我们在采访中的感触,那就是——用汗水诠释忠诚,用情怀践行使命。如果没有对新闻事业的挚爱,我们就不可能跋山涉水,吃遍辛苦,只为及时、迅速、真实呈现来自抗洪抢险一线的报道;如果没有对百姓的民生情怀,我们就不可能冒着风雨,咬紧牙关,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捉到”一条又一条“活鱼”,圆满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据粗略统计,这期间,农村部共发布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方面新闻报道近百篇。

    前方记者深入一线勇斗洪魔,后方记者盯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传递最新雨情水情。张力军主任统筹调度部门记者报道,手机不离手,睡觉放枕边,做好“一旦接到命令,立即赶赴前线”备战准备。那段时间,他常常要在深夜接到省防汛指挥部传来的水情、雨情信息,然后连夜编发第二天要见报的稿件,还要审定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

    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那里面蕴含着直抵心灵的力量与感动。这样的经历,再一次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只有怀揣民生情怀,走进一线,贴近百姓,才能真接地气,写出精品——这是记者职责所系,更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无上荣光与使命!

    • 本报记者在抗洪抢险一线采访。石雷 摄

    走近黄大年

    • 政法部 孙春艳

    我成为吉林日报社记者至今已有17年。在这6000多个日子里,最难以忘记的是曾经采写过的一个个杰出、伟大而又崇高的典型人物:汪洋湖、吴亚琴、崔光日、黄大年……走近他们,向读者们真实再现了一个个平凡中孕育着的高尚灵魂,这是一名记者最纯粹的职责。

    第一次在吉林大学会议室座谈时,当“卓越的科学家”“无私的爱国者”“优秀人民教师”等一个个评价性的词汇从被访者嘴里说出时,我觉得黄大年教授的形象高大得几乎让人不可理解:为什么他要放弃英国的高薪洋房回到祖国从零开始?为什么他不惜生命去做科研?为什么他总说“活一天赚一天”……

    为了寻找答案,我一遍遍地去看他生前仅有的几段视频资料,一页页翻阅他的微信朋友圈,梳理一个个采访对象的采访笔记,静静地驻足在他的办公室,在心里复原着他为学生们解答问题的场景。

    直到我们听到姚丽华老师在黄大年逝世后为他再次唱起的《我爱你中国》;直到任波老师说起,每次黄大年老师听到《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歌曲时都会泪流满面;直到我们看到黄大年微信朋友圈中的“黄大年之问”,他把邓稼先作为自己的偶像,他说:“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那一刻,我们读懂了他。爱国,于他是刻骨的;为了祖国奉献一生,就是他生命的答案。

    采访过后,我和刘怀主任、任爽记者用了三天两夜,挥泪赶写。2月27日、28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发表长篇通讯《把一切献给你,我的祖国》,3月1日,又刊发追忆类文章《地质宫不灭的灯火》。在中组部、中宣部等国家部委和吉林省委组建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后,我被选为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全国巡讲他的故事。

    这次采写、宣讲黄大年,对我来讲,不仅有心灵深处的感动,也有无法言说的痛苦。唯恐自己站位不高、理解不深,辜负了这样伟大的人生、辜负了这个伟大的群体。每当这个时候,我再次走近穆青,走近张严平,走进新闻前辈们创作典型人物的过程。

    我知道了,正是一代代新闻人用“笔”记录,用“心”雕刻,才让“黄大年们”鲜活地矗立于天地之间,铭刻在人民心中。

    评论员的“苦”与乐

    • 理论评论部 田文广

    从事报纸评论员工作8年多,感触最深的就两个字:“苦”、乐。“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这个苦并不是辛苦之“苦”,而是苦读、苦学之“苦”。评论员辛苦吗?说不辛苦是唱高调,遇到紧急任务、重大评论时搜肠刮肚、点灯熬夜的确辛苦,但做什么工作都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儿。

    新闻随时发生,评论任务随时就有,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论的积淀,接到任务就会抓瞎,不知道写啥、咋写。这就要求评论员要把吃“苦”作为常态。记得刚到评论部工作时,时任主任张平告诉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做评论员,就要有‘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这项工作是偷不了巧的。”按照主任的要求,我把自己“埋”在了书和报纸堆里,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都看,《资本论》《毛泽东文选》《邓小平文选》等重要书籍时不时翻一翻,平时在报纸上看到好评论、好句子都会剪下来留档。日积月累,底气也就越来越足了。苦读的过程,开始是枯燥,后来就成了乐趣。真真应了曾国藩的话:“用功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再说说乐。我的感触就是:写评论其乐无穷!怎么个乐法?有三:一是立题思考之乐。给你一个评论任务,论什么是清晰的,怎么论就看你自己了。或者让想法在脑袋里打仗,或者和同事进行头脑风暴,天马行空甚至面红耳赤,思路越来越宽,想法越来越成熟,不知不觉中论点、论据就一条条蹦出来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有益的过程。二是字斟句酌之乐。一篇评论论点确定后,逻辑是关键。摆布逻辑有点儿像摆积木,通篇的大框架、每

    个段落里的小逻辑,都需要仔细斟酌,努力做到逻辑和条理清晰。有时一句话想半天,有时写出一个自认为很有哲理的句子能高兴好几天。还有送审稿子的过程中,领导会就评论中的一个论点甚至一句话给你意见,往往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三是文章变成铅字之乐。评论交给编辑室之后总是忐忑不安,就怕出错,编辑打来电话确认一些问题时手心都出汗。第二天评论见报了,一块石头落地,那种感觉除了轻松更有些许自豪呢。

    有人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是一种幸福。从事评论工作这么多年,我想我是幸福的。它赋予我的不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神圣的责任和无上的荣光。

    风吹东北——我们的故事

    • 《东北风》编辑部 曾红雨

    副刊编辑的工作虽然日复一日,却并非完全单调,新意、喜悦是我们的调味剂。

    2017年上半年,《东北风》刊发了一篇名为《与电影有关的事儿》的文章。一周后,编辑部电话铃声响了,是作者杨春生打来的。他言谈之间满是激动,说这是他40年后再一次登上《吉林日报》,上一次时他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如今已是鬓发染白的老人了。这40年间,始终没改的就是对报纸、对文学的深深热爱。他向编辑表示,每期《东北风》都会仔细品读,遇到爱不释手的好文章还会剪贴起来;现在,又关注了“吉报副刊”公众号,经常向亲朋好友推荐。

    5月份母亲节时,编辑部重点策划了一块专版,在本报考评中得了B版,是一段时期以来黑白版获得的最高奖赏。专版中的所有文章都获得好评,引起共鸣。其中《偷看母亲》一文做成公众号推送,在朋友圈里也引发热议,很多读者留言述说自己的感动感恩感慨。编辑们为此兴奋了好几天,越发明白策划及组好稿是副刊的不二法则。

    “吉报副刊”公众号自推出以后,点击率一直是编辑部关注的焦点。报纸上刊发一篇好文章,传阅率一定高,做成公众号推送,点击量和留言亦双高。有一位网名为“天天向上”的读者在周云戈文章《卡子钓》后面留言:“读吉报副刊,常常带来惊喜,带来心动,带来文字触碰灵魂时的那种震撼。《卡子钓》这篇散文接地气接水土接人性,有着一股浓郁的水草味鱼腥味江湾味,蕴含的是文化是历史是生命。”这样的读者,焉能不成为编辑们前进的动力。

    近年来,每逢年终岁尾,东北风编辑部都会策划一块专版,编辑亲自操刀上阵,回望过去,整理心情,向读者拜年。今年2月2日,“文气、英气、意气、豪气、平气、喜气”专版推出后反响热烈。一位报界老前辈特意撰文《君子坦荡唯牵手》品评所有人的文章,言语轻松美好,洋溢着满满的关爱和鼓励。

    几个片段,一些闪回,短暂而温馨。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默默无闻的同时也收获着读者、作者们的信任,还有自我认同。点击他们在网上的投稿、留言,拆开他们寄来的信件,甚至起身接待他们的来访,看着他们(她们)或朝气俊朗或者老态龙钟的面容,听他们的人生感悟和悲欢离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幸运所在、欣慰所在。

    “求证”之路

    • 科教卫部 刘怀

    《求证》是吉林日报的第一个微信公众号,以专家的权威解读为读者辟谣、答疑、解惑。自2015年7月创办以来,已通过报纸专栏和微信端共出刊120多期,每一期内容都极具权威性、可读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求证》通过报纸版面刊发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方式双管齐下,有效占领了科普阵地,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提高了党报的公信力。《求证》不但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还得到一些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和《健康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多家媒体对《吉林日报》开通《求证》专栏进行了报道。

    准确定位。《求证》面世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原创”“权威”“精品”,是《求证》作为党报专栏的标签。栏目刚推出3期,就被微信公众平台官方邀请开通了“原创声明”功能。

    借脑办报。吉林日报拥有大量的权威的专家资源。经与省卫计委、省科协等多家单位协商,在短时间内就集合省内百余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其中有省医学会的主任委员、各大医院的院长、科主任,有大学教授,也有养生专家,他们用所学所知给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科学生活、健康养生的大门。

    合作办报。《求证》开设之初,就得到了省卫计委的支持,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在《求证》健康版的基础上,借全国科协大会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纲要》实施的东风,2016年7月,又与省科协合作,推出了《求证》科学版,以此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开门办报。《求证》栏目组成立了一个读者俱乐部群,号召广大粉丝积极参与到办报中来。把通过大数据获得的线索发到群里,由大家提出相关的问题,根据大家意见做好题纲,再发给专家。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媒体与读者的互动,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群众的关切。

    创新办报。不断丰富求证方法和表现手段,运用科学知识、临床循证、实验室检测等各种手段,给读者解读科学、求证真知。还利用微信发布快捷的优势,对一些谣言给予及时反击。比如有人散布禽流感谣言,还有关于独生子女证的谣言等等,《求证》都在第一时间采访权威部门后立即发布。探索的路是不平坦的,也必定会是漫长的。这条路上有众多专家的支持,有众多读者的信任,我们有信心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把《求证》真正办成人民群众需要和信赖的栏目和微信公众号。

    追踪新闻每一天

    • 新媒体编辑部 常海军

    11月2日,如同往天一样,新的一天编辑部的故事开始了。新闻链接一条条发上来,群里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哎呀,这个新闻有追踪了,有新的亮点了,昨天我做的我来更新。”士博“抢”了围裙妈的“生意”,其实这是早已形成了的默契。

    “这条停电的信息综合得好,比我昨天的全面。”仙女小编皓皓遗憾地表示……

    编辑部的群里,每天就这样“唧唧复唧唧”,但却不退热情,有好事的小编统计过,这个群里,平均每天的信息都在900条以上。

    “有吃包子的吗?可捎带。”小编星探智总会在早晨7时30分左右发出这样一条无厘头的信息,顿时在他的信息底下会出现一连串的数字“1”(编辑部的暗语,表示接收到,好的,极度肯定的意思)。

    上午是整个编辑部最安静的时刻,因为大家都在各大网站地毯式搜索,寻找新闻资源,编辑综合新闻稿件,小编们称之为“偷偷地抢”。偶尔一人发现一条好新闻,链接发到群里,一名小编阴笑着发出“已录”,便会觉得由珠穆朗玛之巅跌入马里亚纳之底,小编们称之为“坐过山车”。

    “下雪了!”小编冯冯的一句话,打破了编辑部的“平静”,

    顿时便热闹了起来。

    天气稿件,小编的“迷之热爱”来了。

    上午10时30分左右,雪越下越大,小编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跑出去拍摄各种有创意的图片。拍回来大家又都聚在一起讨论哪张照片拍的好,哪张照片有创意,选取最好的“迷之热爱”发了出去。

    但我却总觉得稿件差强人意,中午去食堂吃饭的路上也在考虑如何的更有创意,偶一回头,看见初雪平铺在车的后玻璃上,犹如一块洁白的画布,何不写上两笔?脑海顿时一亮,在上面写下了“2017.11.02彩练新闻”。不成想就这张照片,在当天的同城媒体中以各种呈现方式引起了疯狂转载。

    午休时间,似乎已经形成了“工作惯例”,小编都戏称这段时间为“卖身”附赠时间段。天气变化,随之相关的服务信息也在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地发出去。《吉林省高速公路这些路段易结冰》《你将赋予这场初雪怎样的温情》都取得了很好的点击量。

    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这样的突发状况、临时变更可谓比比皆是。其实,只是想认真做好每一篇稿子,源自真心,臻于至善,这就是我们日常的追求。

    编辑:马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