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当我太生气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像世界中心的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害怕爆炸、爆炸、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可怕的感觉!”作者莫莉边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时这样说。基于这样的回忆,她创造了《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指出了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学到的教训:如何控制和处理情感。

《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这个故事的中心和特色是以直观的画面表达情感状态,作为主人公的孩子是整个情感处理的主角。这种方法与以常见的文字描写表达感情的作品或大人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为基础在叙述中教授的儿童书不同。作者用简洁简洁的文字和表现力强的图画直接捕捉抽象情感,直观地表达出来。故事中菲菲首先用肢体动作表达愤怒,隐藏在自己的世界里,流露悲伤,逐渐缓和,最终恢复了平静。作者对这个过程的细致描述和对孩子心理情感的适当理解,使年轻读者自然而然地认可菲菲,毫无防备地进入情节和氛围的中心,获得了阅读的乐趣和对情感旅程的理解。

简洁的文章,句句传达准确变化的情感,不必要的单词削弱声音的韵律,或者在没有不必要的说明的情况下模糊想要表达的形象的中心。有些段落的文字在修辞上充满韵律,或者干脆只有一个象声词,用一种凝聚力融合文字中的诗和画的爆发力。而且,简洁的文章并没有艰难地压缩内容,而是用三四岁的孩子熟悉的修辞和比喻,亲切而明确地引导小读者在理解中迅速产生共鸣。

绘画是具有真实感效果的视觉形象,准确地反映了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例如,菲菲呼出的鼻孔和蓝眼睛就像看不到地面的湖水一样,水蒸气蒸发了。黄褐色交错流下的窗帘、笔直的辫子、火红背景下突出的花红纸的愤怒使读者一眼就能看到。莫莉创作的图画书在颜色、构图、情感之间的关系及融合方面尤为引人注目。她的颜色和构图对想要表达的情感因素有非常突出的强调作用。所以,看她的作品,读者立刻感受不到那感人的情感和环境氛围。

这本书的绘画结构从情感的发展过程来看,有很多变化,如愤怒、宣泄、悲伤、平静和再次爱的自信。感情的转换有多大,莫莉?书中包含的颜色和结构变化有很多。跨页上的红色斜条纹悄悄地引入了不安和危机,大猩猩以引人注目的金黄色参差不齐的样子,突显出这是整个冲突的焦点。深红和紫色没有留下空间,而是创造了纠缠不清、沸腾的气氛,并重叠了愤怒的情绪和想象。曲折的线条使感情的波涛和战栗更加激动。此后,以深绿色和棕色为主体的森林展现了愤怒后的小主人公的宣泄、心情上的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悲伤。接着出现了大块的白色,表达了小主人公情感上可以承受的压力。终于回到了灿烂温暖的金黄色——家。另一方面,莫莉对情感变化的细致努力也体现在刻画菲菲线条的颜色变化上。

“愤怒”不是平的或单一的感情状态。从发生到结束,像菲菲经历的那样,是一段多变的感情旅程。而且最爱的人也经常是最让自己生气的人。幼儿探索自己的时候,这些真实的、各种情感变化往往会使他们困惑和害怕。(约翰f肯尼迪,教育)《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以直接的态度清晰地分解感情的来源和结果。“怎么回事?有什么反应吗?怎么办?”在这本书里,惹恼菲菲的事件是对幼儿最常经历的玩具的争夺,画面对情感有着高度的形象化,很容易引起读者对切身经历的联想。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参照故事中的人,直观地理解他们混乱和恐惧的多种情绪,个人经历。

除了理解感情,孩子们还需要学习调节。从绘本创作的角度来看,“想象力”是读者和作家之间唯一的桥梁。孩子在书中的绘画世界里激发想象力,目睹其他孩子的情绪调节过程,像照镜子一样看自己,理解愤怒的情绪最终会消失,所有的情绪变化过程都是自然正常的。

子安全感以及勇敢面对情绪变化的鼓励。成人则同样从图画书中引发想象,同样可以了解孩子的愤怒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发展过程。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利用本书来推动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后的互动讨论:你有什么经验?不同的人会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去处理愤怒和情绪?进而大到亲子关系的改善。

“仅把此书献给所有曾经发过脾气——不只一次——的小孩、妈妈与爸爸、祖母与祖父、姨妈与姨父、和朋友。”莫莉在书后写下这样的文字。谁也无法控制冲突和愤怒不再发生,还好,我们可以了解它,可以学着调节、处理它。

关于小编:杨芳,自宇宙中心五道口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工作。世界末日那一年当上了妈妈,自此进入另N个世界——其中一个就是绘本。希望用简单的语言和特稿的写作(hoho,这句话有点吹大了)跟父母们分享绘本的故事。

杨芳的微信公共账号是“童书有道”(tongshuyoudao),搜索“童书有道”或“tongshuyoudao”来关注我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