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丽妈妈(文章原创,著作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于一个人的素质和未来发展方向,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话来描述。事实上,孩子小时候形成的思想习惯和行为习惯会影响一生。

同事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对母女坐公交车,妈妈看起来是一个工作很体面的人,卷发让我清楚地感受到知性的魅力。

周围的小女孩看起来也很年轻,有五六岁的样子,但可以看出那个孩子已经在接受学校教育了。

本来平凡的母女没有什么稀奇的事,但小女孩手里的小仓鼠一下子吸引了车上乘客的目光,路过路人孩子身边的人不禁好奇的眼神。

奇怪的是,小女孩的妈妈在我们手里有笼子,而小仓鼠却紧紧握在女孩手里。小王子。

显然小女孩的力气太大了,小仓鼠一直吱吱叫,小小的身体看起来像是被划伤了,但小女孩似乎没有观察到这一点。

她天真地拿着仓鼠摇晃着,把仓鼠扔向空中,玩得很开心。自己的笑声和仓鼠的叫声混杂在一起。那种感觉对旁观者不好。

这个小女孩一直笑,旁边的乘客刚站出来想阻止孩子的行动,就对坐在旁边的妈妈说:“这是我们买的。关你什么事。”回答说。" "

原来蹦蹦跳跳的仓鼠一动不动,小女孩闷闷不乐地对妈妈发火,让妈妈给她买个新的。

旁边的乘客纷纷摇头:又是被父母教导破坏的孩子。

“有母亲就一定有那个女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必然的。对这个母女来说,我们能感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还告诉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孩子敬畏是什么。

为什么孩子缺乏敬畏感?

1、父母缺乏相关教育。

正如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无礼,在这样的公共场所,不仅会影响别人,还会把他当回事。

本来车骑得很好,仓鼠吱嘎作响,自己也笑个不停,不说严重影响了别人的正常乘车,至少能影响周围的人。

再看到孩子的妈妈,周围人的善意提醒成了她责备的理由。公交车上都是公共场所,但是个人的言行会严重影响孩子和周围的人,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克制。

因此,在子女敬畏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行动意识弱

什么是边界意识?有一次,付钱的时候遇到了一对母女,女孩子吵着要吃冰淇淋,妈妈只好给孩子买了一个。

但是他们本来吃午饭的,孩子突然想吃冰淇淋,所以制定了乱七八糟的计划,因为怕孩子拉肚子,计划过一会儿再吃饭。

怎么知道,孩子的心性不确定,我们怎么能说什么呢,那个母女也一样。

不久,孩子吵着要吃汉堡,但妈妈还没有点单,于是重新打开页面,开始点菜。付款前看到孩子跑到柜台,说自己的妈妈已经买了这个汉堡,可以先吃吗?

店员还没解释,孩子就开始吃别人的汉堡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低头不说话,但所有人都没有吐露心声。可以看出这个女孩的行为意识很好。她不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不知道行为的影响和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孩子缺乏敬畏感也是一样。

3,警戒意识不强

如果你知道公交车上的女孩子坐公交车要有礼貌,至少不要因为自己的爱好影响别人,那么后面的争吵就不会发生了。

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事情,但遇到这种情况,就已经贴上了“没有素质”、“没有教养”的标签。

孩子的警戒意识不强,心里没有敬畏感很容易。因为在任何事情上,孩子的心都是随心所欲的,很难对随心所欲的样子产生敬畏。

4、孩子们

过度的溺爱

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到后面的细节那就是乘客和孩子的妈妈简单对话后,仓鼠从原来的咿咿呀呀变得没有声音了。

此时,孩子见自己的仓鼠没有发出声音了,便立马像妈妈撒娇,让妈妈再给自己买一个新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女孩在家里的地位是很高的,父母的宠爱难免,才会刚到手的仓鼠,觉得它没意思了,又想买一个新的。所以孩子没有敬畏之心,和父母的溺爱有着非常的关联。

缺乏敬畏感却孩子的危害?

1、 容易犯错

没有敬畏感的孩子很容易犯错,这是因为他们经常没大没小,没正经,在家里调皮可爱一点倒没有什么,可是如果有一天,她需要自己面对外界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就会成为失态,而不是要有的可爱了。

2、 危及生命

还记得那个为了逗逗老虎,而成为了老虎口中之餐的男性游客吗?动物园明令禁止游客不能接近凶猛的动物,可是这名游客不顾规定,私自处理边界,导致自己丧命。

这是敬畏感差的最好体现,也警告着每一位家长,生命安全面前,容不得任何的侥幸和任性。

家长如何树立孩子的敬畏感?

1、 学会尊重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们都需要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尊重是敬畏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要想谈敬畏那是不可能的。

2、 让孩子了解敬畏之心的重要性

比如哪些因为突破规则而命送虎口的游客,这就是很好的现实教材。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平常的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敬畏感。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敬畏之心不是儿戏,家长们该让孩子学会敬畏。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小丽儿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