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慷慨激昂的段落
于是赵襄子面河南租界说:“儿子不尝事,中行乎?智伯苗帆,中行先生,但儿子不报仇,反委员会质量问题智伯。智伯死了,儿子一个人为陈报仇是什么?艺长说:“你知道吗?”大臣师范、中行先生、范先生、中行先生,很多人见到了大臣,大臣们报告了这一点。智伯到国家学者尤辰、陈故国学者报社。"襄子叹了口气,说: "唉,柚子!玉子已知博,名既定矣,寡人家儿子,也够了。儿子自算,寡人勉强儿子。单击“做病患”。艺长说:“你知道吗?”臣不隐瞒主人的意思,忠臣不喜欢死亡,因此出名了。六月以前已经有了广泛的私信,天下没有不被称为郡县的人。(孔子、论语、文官)今天的事,陈谷傅朱,以及心甘情愿的君之衣和打击,即使死了也不讨厌。不盼,敢做腹心。(希望谚语)。“于是向子的意思,让使者穿上衣服去河南。艺阳拔出剑,让他跳三次,呼喊着天空说。”而且可以报答白。“”然后伏击而死。死亡那天,祖国的书生们都流泪了。
(《战国策赵策》)
第一次读这一段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激动。我最喜欢的句子是。“乡子叹了口气说。啊啊,艺子!玉子已知博,名既定矣,寡人家儿子,也够了。“儿女自有计策,寡人不抛弃儿女。”做一个病患。“让我读读,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叹全国初年激越不陈腐的书生之风,春秋时书生固然慷慨,但最终似乎混杂着很多玄学成分。 晚秦朝和汉王朝,那种学者又换了名词,是什么侠客。至于赵襄子这样气质的君主,往后看起来只有多一点,往后看起来少一点。看来我们早期的祖先确实更朴素,血性更强。我记得以前有一群新导演拍了《战国》。甚至荆轲刺中,从头上出发到扇子上,扇子实际上吓得发狂,不管怎样都被荆轲追着,强行借了头。这就是用小人的心数君子的肚子。建议他们读这本全国性书。
最顽固的丈夫廉颇,胆小鬼想要的段落
第一,张是所有学生游览长安,一个人和妻子住在一起。肠道疾病,没有被子,睡牛衣服,妻子战术,眼泪。他的妻子吴大怒说:“重庆!资本尊贵到超过重庆的法院?这病困难,自我激动的元首,反哭,多么朴素!单击
后场官宦能力委员会,还有为了曹操,想把事情封锁起来,妻子又停止了这一点。“人满足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读友谊里流鼻涕哭的时候吗?”说。”张说:“非女子也知道。遂将书,果出廷尉狱,其妻收系。张内女儿年可以从12、晚上开始哭:“一辈子在狱中喊囚犯总是9、今天8点结束。我军很小,先死的人一定会军队。”明天一问,浆果就死了。妻子都搬到合肥去了。
(《汉书王章传》)
我当初读的是《汉书》,看到这篇文章后,我在笔记本上全部抄了下来。最满意的句子是王章的妻子在穷困中说的话。她对丈夫的才能真的很自豪。她的话可以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王先生!你自己想想,那些朝廷的大官僚地主谁比你强?现在你有点感冒发烧,这样沮丧,哭,像男人一样哭吗?真他妈卑鄙。"呵呵,这是开玩笑。王章夫人这么粗俗,我想我也感动不了。最有趣的是,他的女儿也很了解父亲的性格,性格坚强的人知道不能忍受屈辱,每天担心的话,会先嚎啕大哭。
3.最生动的暗杀场面
卢波强说,德西尔。"有事不起诉我,就一定赢不了。"正好。姜说:“师父最少,莫停,不会出来。我不干了。”德西尔说:“承诺。”十一月,夏河品尝大公墓,庆祝喜事。鲁富康报告,然后停下来,弗听了,说:“谁敢?然后公。马英雅是尸体,庆奎是尚宪。卢浦德西尔,王浩执行睡眠高中,景某在那个甲丸宫。陈、宝王子刘宇亮。京氏的话令人吃惊,书生都释放了甲角马,喝酒,看关羽,在鱼里面。杰安、高、陈、宝弟子介绍京氏盔甲。子尾抽,裴三击,卢福德室后刺子,为什么王毅葛击,左肩解。还是帮忙扫墓,行动吧。水俣,水壶投票,杀人后死亡。然后杀了贺洛夫,大麻宝宝。公共恐惧,鲍国说:“大臣们是君主。”陈公归,内宫之类,不要纳税衣服。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这一段最生动的是:“卢浦在后面刺了刺,国王怎么能高格松开左肩呢。”是。仍在帮助墓,行动吧。(西方)水俣,投锅票,杀人后死亡。”喜事虽然是个大贵族,但力气很大,完全不符合我小时候想象的地主形象。我心中的地主都是四体不根,不分五谷,手无力与鸡战斗。但是那时候的地主们都显得弓和马熟练,都是好男人。难以置信,从这个好汉子遇袭时的表现来看,他的左肩出生地被高炉“解释”了,但匆匆忙忙,即使是在途中,他仍然有力气折断大寺庙的椽,力气很大,震动了整个横梁。惊心动魄地结束。结果,左肩完全没有,出血太多的情况下,用锐器投死了几个人,然后死了。这使整个暗杀场面看起来生机勃勃,相比之下,刺秦王的场面相距甚远,只是两个竖子在柱子周围疾驰,玩捉迷藏。所以我郑重推荐这一段。
4.最悲伤的段落
十二月,公共疾病,通过医生,医生不接。儿子家双黄,一个环,一面墙,一件轻便衣服,收到了。医生都收到了那份礼物。已经没有做了,公陶。贾家反而对夫人们说:“我不敢违抗军名。”说。医生都给反了。这本书说:“在干侯,是公陶。”马失去了它的位置。
(《昭公三十二年》)
我只因为“十二月,工兵,医生”这句话而听到“安静地感到内疚,冒犯中夜”。这鲁昭公也不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本来我不必为他难过,我有精神,我宁愿
去可怜遭恶弟暗杀的隐公呢。这个昭公不自量力,在七年前攻打季氏 ,不但没成功,弄得自己反而出逃了。跑到齐国去,受到侮辱;改到晋国,照旧是侮辱。手下只有一个子家子是聪明人,可是又劝不了他。最后在乾侯那个地方死掉了。不过他还算讲仁义,死之前,把随身所有的宝贝全赏赐给手下,以报答他们多年来一同流离的劳顿。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么。如果知道这段文章的背景,就知道它概括尽了一个人君了 。我简直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十月的深秋(周历的十二月等于夏历的十月),黄花落尽,树叶凋残,落魄的国君躺在凄凉的乾侯宿舍,老泪横流。故国虽不远,却永不可复见,虽狐死而必首丘,他只有遥望国都曲阜叹气了。而挣扎又起,将随身宝物遍赐群大夫,该是何等的伤感,何等的痛断人肠。让我想起屠格涅夫的小说 ,比如《罗亭》、《贵族之家》什么的,里面固然没有惊悚的情节,可是善于通过描写风月无情,离人暗换来表达造化弄人的悱恻情感。而《左传》作者竟也擅长于此,让我不得不推许它为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了。推荐指数:五星。
5. 最满口正义的段落
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
我本来以为《仪礼》是最枯燥不过的篇章,猛可里它陡然来这么一句,让我大惊失色。“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看看,多么正义?让我看到一伙儒家士大夫端坐在庙堂之上,侃侃而谈,虽正义而不流于激愤,哀而不怒,怨而不伤。哦,原来五十岁才有资格当大夫的;原来天子的皇太子也不是生来就尊贵的;爵位是赐给有德行的人而不是赐给有权力的人的;把官和爵绑定销售是德行消歇的表现的,要多正义有多正义。虽然做不到,可是人家儒家就是有这样的理想标准啊。诚如龚大炮所说,士才是所有贵族的伦理底线。真是和现代毫不隔阂,是以郑重推荐,让人看见儒家烦琐礼仪掩盖下的理想和道德情操。
6. 最委婉徐畅的帝王赞
赞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之事,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汉书·孝宣纪》)
最喜欢“至于技巧工匠器械之事,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特别是转折处的“亦”不用任何转折虚词,末尾的“也”字声调回旋,足以摇动人心,我想班固他老人家写到这里是颇有些失落的。他的心情一定低徊不已,因为宣帝过后,西汉王朝由盛转衰,一个史官,回溯起一个强大的皇朝进入低潮,免不了会像东周的大夫看到宗周的故墟那样,不尽《黍离》之叹。推荐指数:五星。
7. 最哀婉而又死气氤氲的场面
晋将嫁女于吴,齐侯使析归父媵之,以藩载栾盈及其士,纳诸曲沃。栾盈夜见胥午而告之。对曰:“不可。天之所废,谁能兴之?子必不免。吾非爱死也,知不集也。”
盈曰:“虽然,因子而死,吾无悔矣。我实不天,子无咎焉。”许诺。伏之而觞曲沃人,乐作,午言曰:“今也得栾孺子何如?”对曰:“得主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爵行,又言。皆曰:“得主,何贰之有!”盈出,遍拜之。
这段最打动我的是:“对曰:‘得主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虽然句子简洁得要命,可是读到“有泣者”三个字,我还是蓦地里生出些许悲凉,又一个贵族庞大的宗族都要完蛋了。小时候怀疑能延续到现在的家族都是最优秀的,后来才发现,不但不能算优秀,毋宁说是最庸劣的。在几千年里众多有血性的基因早就互相屠戮干净了,这就是“相斫”的历史。这个栾氏家族也是如此,他们本来是晋国的世卿,有祖先栾书一度执掌晋国的中军,权势赫赫。可是到了栾盈的老爸栾黡,竟得罪了另一个豪族荀偃。荀偃为正卿,讨伐秦国的时候,号令“唯予马首是瞻”,栾黡很生气,说晋国的法律没有赋予正卿这么大的权利,干脆把自己的军队开回国了。荀偃虽然承认自己说错了话,“悔之何及”,可是对这姓栾的恨死了。到栾黡死掉,栾盈继任的时候,就耍了阴谋,和其他权臣驱逐了栾盈。栾盈逃到楚国又逃到齐国,郁郁不得志,想想还是自己家乡好,就在齐国帮助下,潜回自己的邑曲沃。发动曲沃之人反荀氏,可是最终兵败,宗族全部覆灭。这段就是写栾盈潜入曲沃的场景,他见到自己的家臣胥午,告诉他反攻计划。胥午开始不答应,知道以栾氏一家之力反攻数家,一定不能成功。栾盈坚决请求帮助。胥午对旧主很有感情,就答应了。但是不知道其他部下对这个逃亡回来的宗主是否还忠心不二,于是就把部下召集起来喝酒,让栾盈躲在帷帐后。
饮宴的乐声响起来后,胥午就问在座的:“如果旧主栾盈回来了,大家准备怎么办?” 言下之意是否有人会去报告荀氏抓他。可是在座的都很慷慨激昂,说:“如果旧主回来了,我们即使为他死,跟活着又有什么两样?”于是都各各叹气,气氛很凝重,有人竟然抽泣起来了。可见栾盈平时对部下实在有很大的恩德,让大家对他这么怀念。可是胥午不放心,喝了会酒,又问了一遍。大家还是说:“得到了旧主,绝无贰心地拥护他。”这时栾盈才放心地出来,向大家拜谢。商量授甲,反攻晋国国都。可是结果自然是失败了。但是这个前面的铺垫实在是很哀婉,满座的人,虽然饮酒吃肉,可是不久后都要魂归地阙,这样看来,这座上其实就宛如一群死人。亚历山大大帝看着他浩荡的军队,曾悲凄地说:“我这一百多万军队,过了一百年,都将不在这世上。”虽然让人慨然感叹人世的无常,可是那些军队的消失,是自然的规律,而这群人却是自愿如此,前者的无常,和后者这无常中的无常比起来,又算得什么呢?
8. 最低徊隐约的世家赞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龈龈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司马迁的世家赞,多半是废话,这段却是很打动我。他提了一个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为什么鲁国保留了那么多周朝典籍礼仪,而且保留得那么完整,让晋国的世卿都感叹艳羡。吴札访问上国,也只能在鲁国听到全套的周室音乐。可是鲁国的世卿互相攻杀起来一点也不手软。可是虽然心狠手辣,礼仪却总不忘,驱逐了国君,他们又不能做到心里无愧,还要“傩市实刈”作很盼望国君回来状。我最欣赏的就是这句“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写得很低徊,可能史迁他老人家很摸不着头脑,做事能这样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么?这也就可见他的迂腐,终究迂腐到白白地丢了睾丸,宜矣。
9. 最英雄迟暮的场面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似乎就不用解释了,解释完全是多余。不过戏剧里都说虞姬和项羽歌毕,即拔剑自刎。这里却没有提到。传世的《汉简》,里面引用了很多战国文字,其中就有《老子》,注明是项妾墓中出土的,学者多以为是虞姬墓。看来虞姬死后,埋葬得也不是那么仓促嘛。虞姬喜欢拿《老子》等古书来殉葬,反映了她是个爱好读书的小姑娘,这恐怕对“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的”楚霸王有点影响,项羽的诗写得颇不错,让我等千载之下犹且为之动情,可见军旅之暇,他读书还真下了不少功夫。不过这是否会影响他打仗的技术,我们就不知道了。
10. 最搞笑而迂腐的搏杀场面
十一月癸未,公子城以晋师至。曹翰胡会晋荀吴、齐苑何忌、卫公子朝救宋。丙戌,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子禄御公子城,庄堇为右。干犫御吕封人华豹,张丐为右。相遇,城还。华豹曰:“城也!”城怒而反之。将注,豹则关矣。曰:“平公之灵,尚辅相余!”豹射,出其间。将注,则又关矣。曰:“不狎,鄙。”抽矢,城射之,殪。张丐抽殳而下,射之,折股。扶伏而击之,折轸。又射之,死。干犫请一矢,城曰:“余言汝於君。”对曰:“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干刑而从子,君焉用之?子速诸!”乃射之,殪。大败华氏,围诸南里。华亥搏膺而呼,见华貙,曰:“吾为栾氏矣!”貙曰:“子无我迋,不幸而后亡。”使华登如楚乞师,华貙以车十五乘、徒七十人犯师而出,食于睢上,哭而送之,乃复入。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这段故事是讲宋公室内乱,宋国的权臣华氏家族率家族的甲士攻击国君。这个华氏家族可了不得,是宋国先君戴公的子孙,绵延十多代了,根深叶茂。当初孔老二的祖先孔父嘉一家就是被华氏给杀了,搞得孔氏家族白白丢了公族的爵位,整个地逃到鲁国去混日子。要不然,孔子生下来就该是世袭的上大夫卿了,哪里会沦落到至死还谋不到一个谥号来装点门面呢。这个华氏家族仗着自己兄弟多,时时犯上作乱,幸好这次宋国国君有了准备,没被他们就地弑掉,可是也吓出一头汗。从此华氏一家开始了倒霉的生涯,被国君打败了不算,晋国和卫国又相继派兵来救宋君。公子城是晋国军队的统帅,他的战车碰到华氏的战车,看见他们一个个很威猛,可能有点害怕,回车想走。华氏家族最健硕的华豹在后面叫他的名字,意思笑他是个软蛋 。这让公子城很生气,又叫御者扭转马头,抽弓搭箭,想射华豹。哪知他平时学艺不精,手脚没人家华豹快,他还没搭上箭,人家华豹已经拉满弓,射出去了(这个“关”字,有时别的书写成“弯”,有的学者认为当读为“贯”,就是箭已经贯穿弓背,处在将发未发的情况)。这下公子城只有闭着眼睛,没出息地祷告:“老爸啊,你的魂魄一定要保佑我。”可能他的爸爸晋平公还真有点灵气,华豹的箭没射中他。他心里好不欢喜,赶快又搭上箭,想回射华豹。哪知人家华豹手脚快捷得要命,又抢在他前面“关”了(我特喜欢这个“关”字)。公子城一看急了,说:“公平竞赛,一人射一箭。你只顾自己射得高兴,完全不考虑我的感受,太卑鄙了。”华豹一听挺惭愧,憨笑了一下,又傻乎乎把拉满待发的箭抽出来了,让公子城雍容地搭上箭,好整以暇地射他。这个选择明显是错误的,公子城的箭破空而来,他的憨笑立刻凝固了,箭射在他胸口,他翻身倒在车栏上,两眼傻乎乎地望着青天,死了。华豹这个好射手一死,公子城就开始大发雌威了(虽然他是雄性),他先是射中了华豹的车右张丐的大腿。张丐也很凶悍(不愧为车右),一瘸一拐地跳到公子城的车旁,将他的车轸给击断一大块。公子城又发一箭,将他射死,接着又射死了华豹的御者干犫。真是老虎已死,猴子称王,让我等看了他的武功,非但不能生些许敬仰,只觉得搞笑。由此也慨叹春秋时人的质朴,孔老二等老说礼崩乐坏前如何如何好,我以前总嗤之以鼻,现在不由得不相信一点了。像这里悲壮的英雄华豹,如果他不在公子城的责备下羞愧,而是继续狂射的话,十个公子城也只有完蛋。可恨曩日残存的礼节制约了他的行为,使他陪上了自己的命。至于《左传》的作者说,军礼以多杀人为讲礼节,仁慈反而是不知礼,我想反而是作者与时俱进的说法。否则,宋襄公“蠢猪似的仁义道德”(毛主席语),如何会博得当时“君子”们的激赏呢?
11.最野蛮的搏斗场面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庄公归,散舍诸宫中,数月,然后归之。归反为大夫于宋。与闵公博,妇人皆在侧。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闵公矜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尔虏焉故,鲁侯之美恶乎至?”万怒,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弒,趣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辟杀仇牧,碎其首,齿著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公羊传》基本上是婆婆妈妈的微言大义,像这样生动的搏杀场面之描写真是寥若晨星。这段写宋国的大夫宋万杀人的场面。早先的大夫从小都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只有一些比较穷困的低级贵族“士”才从小学种田。这个宋万家里早先可能比较阔,营养好,身体长得特别健壮,大概平时也是比较顾盼自雄的。可是在和鲁国的一次战争中,吃了个大亏。他被鲁庄公用一枝名叫“金仆姑”的箭给射中,从而被庄公的车右给生擒了回去。后来鲁、宋两国邦交正常化,宋国又向鲁国请求放回宋万。宋万在鲁国囚禁了多年,精神上受到摧残,像被鲁国洗了脑一样,经常盛称鲁庄公的英武俊茂。这情况近来学者认为是“斯德哥尔摩”现象,大家可以参考。这一次他和宋闵公玩博戏,早年受的精神刺激又发作了,又神神道道地夸奖道:“鲁庄公那才真像个国君呐。他英武俊茂,从来不好女色。”宋闵公这次很生气,因为他的宠妾正在身旁,亲眼看见他被臣下奚落,让他感觉很丢面子,于是反唇相讥:“你这厮老夸鲁侯好,不就是因为被他射了一箭,抓回去虐待过吗。真是个贱骨头。”这句话说中宋万的心病,他立刻整个的失态了,狂吼一声,向前一扑,按住闵公,喀喇一声,就将闵公的脖子给扭断了,这也导致了闵公的谥号由来,闵者,悯也,一个堂堂的国君,硬生生被手下拗断了脖子,还不值得怜悯么。话说闵公的臣子仇牧听到消息,提着剑就来找宋万拼命,真是个可爱的忠臣,就是没脑子,不知道掂量一下自己的膂力比得上人家宋万几何。果然,宋万刚弑国君,狂态大发,丝毫没把他放在眼里,接着我仿佛看到了一幕香港黑社会电影:狂怒的宋万死死揪住仇牧的脑袋,使劲往门上乱撞,真惨,仇牧的整个脑袋血肉模糊,全都撞烂了。可是门纹丝没动,人家宫殿的门,不可能用桐木、杉木这种樗材的,一定是上好的梓木。饶是如此,“齿著乎门阖”这五个字还是让我大大喘了两口气,太生动了!仇牧的牙齿遭受大力的撞击,硬生生嵌在门板上。大家由此可想象一下仇牧此刻的“窘态”:或者他的尸体已经委顿地蜷在地下,而残破不堪的头颅却因为牙齿嵌进了门板,而孤悬在空中;或者他的整个尸体因为牙齿嵌入了门板,而得到支撑,摇晃地站立在那里。总之两个场景都足以让我们耳目一新。
12.最自大狂的句子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这句话我年轻时看到,曾经特别喜欢。虽然并不一定就以为自己也能达成像孟子一样“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志向,但是在那个年龄,把这种豪迈挂在嘴上,就像年轻女人把项链挂在脖子上一样,都有一丝心底莫名的满足。然而,年行已长大,妇女们也该把那项链从颈上摘下了,我们也该把这无谓的豪迈从嘴上擦掉了,因为它已不再能满足我们。诚如我的朋友檀作文所艳称的:“这个年龄,我们只应该时时想到,如何把生活过得体面一点?”
13.最隐含喜气洋洋的段落
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其言盟于师、盟于召陵何?师在召陵也。师在召陵,则曷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于北狄交。中国不觉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怗荊,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言来何?与桓为主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則曷为独于此焉?与桓公为主,序绩也。
(《公羊传·僖公四年》)
在古文中,有关悲歌慷慨的段落看得多了,但是喜气洋洋的场面倒不是很常见。乐则难知,悲则易感。也许喜悦的事情真的难以在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罢,可是这段《公羊传》却让我看得心里好不畅快。它讲得是齐桓公率领中原的多国部队,来向楚国问罪的事。楚国虽然很蛮横,这时慑于齐国军队的淫威,也不得不郑重派出王族重臣屈完来道歉。中原各国由此感到很有面子,在经书里还特意记载为:“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本来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因为以齐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驻扎在“召陵”。你直说“盟于召陵”不就结了吗?可是你要知道,前此楚国把中原的故国灭了不少,大家都对它恨得牙痒痒的,可是人家强大,又没办法。这次总算让它来道歉表示屈服了,恨不能全天24小时向全国滚动式广播呢,当然要重复说“盟于师,盟于召陵”了。有了喜事要不厌其烦地宣传,这是符合人的心理的。所谓经学,所谓经文的“微言大义”,真正想清楚了原来不过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这段文章的句子中可以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快乐似乎要从竹简上溢出来(当时是用竹简抄写的)。“特别是“则曷为再言盟?喜服楚也”和“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怗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这两句,让我似乎看见公羊高先生,坐在讲台上,对着学生眉开眼笑的样子,他几乎要欢呼道:“强大的楚国,也被咱们慑服了。啊,我们伟大的中国,因为有了齐桓公,而永存,而骄傲!”他的白胡子估计也一样的神采飞扬,将要飘起来罢。这是我从这段文章看出来的幻觉,你们也许并不能看出,不过那不关我的事。
14.最苍凉的君王独白
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史记·赵世家》)
这段中最感动我的是“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当初在图书馆里读《史记》时,也是感慨万千,回环吟诵,默然久之,好一阵子不能继续下面的内容。我知道,我并没有君王似的博大胸怀,所以这样的一番话,引起我有志不能骋的共鸣心理应该是不可能的。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这文章语言本身的力量了。又抑或,相同内容的感慨可以施之于不同情怀罢。到这地步我只能说:天啊!文学的感染力一至于斯!
幸好这段类似的内容也出现在《战国策》里,否则我真要崇拜死司马迁的。
15.最言不由衷的传赞
太史公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汉书》作“其画无俚之至耳”)。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对于司马迁,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被汉武帝割掉了卵蛋。这无疑是丢脸的事,可是这么一个有抱负的人,竟仗着流芳后世的信仰活下来了。可是,其实,这信仰怕是连他自己也不确定的罢。他虽然信奉黄老,却是很有古老的儒家情节的,向往君臣如客的那套关系,贵族以荣誉为至上,否则毋宁死。然而在汉代的专制下,荣誉并不等于价值。他也只好矛盾地说,季布的忍辱不死是应该的,而栾布的趋死也是值得敬佩的。到底他想赞成什么呢?“活着,还是死去”,似乎他先于莎翁,早就给出这命题了。
此段文字令人拍案,热血沸腾。“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这句简直让我为之哭,为之笑。看来我也是很有性情的人,“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16.最一唱三叹的奏章
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若夫束缚之,系绁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
《汉书·贾谊传》
我遍读先秦两汉书,从来没见过奏章有比贾谊这厮写得更好的,且不说那辞采的华丽,音节之铿锵,对仗之工整这些纯粹形式的东西。光是他感情之真挚动人,语调之缠绵宛转,足以展示出他这个彻头彻尾的泣血孤臣的形象。司马迁说:“戴盆何以望天。”酷吏郅都说:我已经背亲而出,这身体就不是自己的了。应当全心全意为皇帝卖命,“终不顾妻子矣”。都是理解贾谊的活材料。贾谊在这篇长篇的给文帝的奏章里,万分悲苦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国方针和忧虑,每个段落后还不厌其烦地用“可为长太息者此也”作结,这样愁眉苦脸的神态,却没有打动文帝,还是把他扔到梁国当太傅去了。可能皇帝嫌他这幅苦相,常年在面前晃来晃去的不吉利罢。从这点来讲,其实我们应该同情文帝,是吧。哪个主子喜欢奴才献几条计还哭哭啼啼的呢?贾谊后来因为自己没有保护好梁怀王,哭泣而死,这倒是他小人家一贯的作风。
不过话说回来了,我的当初之喜欢《汉书》,远超过《史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当初读《汉书》时,读到贾谊的这个长篇奏章,低徊不已。而这奏章《史记》里没选,这似乎真他妈算不得什么好理由。可是我可以狡辩道:“难道不算好理由吗?这不是反映了班固的眼光比司马迁强吗?”当然,我并不仅仅因为这个而给这两个大师排座次的。我觉得班固的文章就是有一唱三叹的感觉,和贾谊的文章辞气很像。而司马迁太激越了,不含蓄。不过我们也不能苛责,人家卵蛋被皇帝割掉了,激越地叫一叫我们又怎么能不理解?
这段里我最喜欢的是“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
我当初抄在笔记本上,背得烂熟。真是西汉文章的典范。类似的句子我还抄了不少,不过这段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17.最装腔作势的帝王眼泪
于是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字谓云曰:“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于是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良久然后已。
《汉书·萧望之传》
萧望之这人在汉代很牛X。不但官做得大,封侯拜相的。而且学问很好,是一代学霸,当过皇太子的老师。那时大概他的学说也很流行的,几十年前发掘汉代中山怀王墓葬,还发现他编订的《论语》读本,可见他的手臂之长。不过世间有个浅显的道理是:人一般不能太牛X,否则牛X反被牛X误。这萧望之也是这样,仗着他教过皇帝,学问又好,到处得罪人。终于被小人陷害,只能被逼自杀了。那皇帝当时也比较年轻,即位不久,对大臣的处罚程序还不怎么懂,等到知道萧望之自杀了,有点后悔莫及。他当初只想吓吓这位脾气大的老师,让他稍微服点软。没想到,唉,到底不知道谁赢了。
这段最打动我的是是“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于是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良久然后已。”他听见老师自杀,难过得饭也不想吃了,号啕大哭,连手下也感动了,跟他一起悲嚎。当初连我读到这里,也差点被他赚出了点鳄鱼眼泪。不过后来想想,这他妈的也够虚伪的。要知道,汉代皇帝一天的待遇是吃四餐,大贵族吃三餐,一般老百姓只吃早晚两顿。他即使难过得少吃一顿,也丝毫饿不着他,你说是不是?
(本文选自《绝妙好辞》,汉语江湖书系,九州出版社)
1.文章《【值得记忆古文段落】谢鹏:我最喜欢中国古代段落(绝妙的好演讲)》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值得记忆古文段落】谢鹏:我最喜欢中国古代段落(绝妙的好演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