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欺凌:人类教育的共同痛苦
2021年8月14日上午,一位网民发布了疑似骚扰未成年人的视频。网络视频显示,一个女孩在洗手间接连被两个女孩扇了耳光,其中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连续扇了20次,打完后继续送其他女生,说:“有事我扛着。”同时,一个女孩微笑着拿起手机在旁边拍照。
这个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了公众的愤怒。据8月16日安徽县公安局官方通报,通过县警察调查,未成年人欺凌视频内容属实。2021年8月4日15时左右,侵权人王某(女,14岁)与受害者朱某(女,14岁)在市区某餐厅相遇。因为两人在QQ上发生了争吵,王某提议和朱某签约。王某等10人和朱某16点左右来到附近的公共厕所,发生了欺凌事件。
这是近年来许多校园欺凌事件的最新。女生被殴打,被迫下跪,职业学校15岁女生疑似被同学扒窃,殴打同学到3学生,初中12岁女生被室友肋骨骨折,断水……木桩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还解释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冲击。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学校欺负行为的调查——,是在国内10个省(市)内进行的,在选择5860名左右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样本的——人中,约32%有被欺负的经历,其中约6%经常被欺负。这个数据得到了其他几位研究者的调查统计的支持。例如:
一项涉及校园暴力的调查显示,北京市7所学校约25%的学生与学校暴力有关。
中国学者张文信对9235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阶段欺凌者和欺凌者的比例分别为22.2%和6.2%。中学时,欺凌者和孤立者的比例为12.4%和2.6%。总的来说,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卷入了校园欺凌。
中国学者姚建龙对全国29个县的10482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校园骚扰的发生率为33.36%。其中欺凌的比例为4.7%,有时欺凌的比例为28.66%。
一项国际调查显示,中国大陆其他学校中有2%至66%的学生曾受到欺凌,欺凌从2%到34%不等(Chan&Wong,2015年);
根据这项调查,据统计,中国中小学中约有1/5以上的学生在校园里受到骚扰。
在另一项调查中,进行了更细致的年龄段划分。据中国法制网舆论监测中心调查,所有校园欺凌事件占中小学生群体的90%,其中初中校园欺凌比例达73.5%。
中学(12-14岁)显然也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高发季节。
当然,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全世界教育共同的战争。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约1.56万名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公立和私立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0%的小学生曾经遭受过欺负或骚扰过别人。其中13%是欺凌者的角色,11%是欺凌者的对象。另外,6%的学生是欺凌者和欺凌者。下图是中国的大致数据。
各国的独立数据也充满了恐惧和恐惧。美国联邦司法部司法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数据显示,大多数美国学生认为学校越来越不安全,每4名学生中就有1人受到骚扰。每5名学生中就有1人承认有欺凌现象。在美国的中学和高中,每月有28.2万名学生在校园欺凌事件中遭到肢体攻击。校园枪击案的86%与欺凌复仇有关。新移民和少数民族学生往往成为欺凌的受害者。
北美、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校园里被欺负的学生人数约为12%。
在东亚,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在为期6年的跟踪调查中,近90%的学生曾在校园受到骚扰。从2009年开始,校园暴力事件首次突破6万起,逐年增加。
据冷淡的调查统计,校园欺凌实际上是一种与种族、国家、文化、发展程度无关的全球现象。
二、校园骚扰的形式和特点
校园骚扰也被称为校园骚扰、校园暴力。霸凌一词被翻译成英语单词bullying音译和意译。霸凌的原意是:人与人之间因势力失衡而产生的欺凌和压迫行为总是存在于社会中。校园霸凌以学校环境为背景,霸凌的双方以学生群体为主,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霸权行为。
从骚扰、骚扰、暴力等词汇的汉语意思也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具有明显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通过肢体、语言和网络手段蓄意攻击被欺负者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这也是校园内外的一名学生一次、多次殴打其他学生的集体虐待。暴行的场所大部分是校园内外的偏僻地方,有些在校园公共区域。目的是对加害者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
有研究者总结了校园欺凌的一些特征,比如:
团伙性。欺凌者一般在校园内大搞帮派,组建团体,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势力。各个不同的团队之间通常会为了自己的名声或者利益,或者想要扩大势力而出现群殴现象。
偶发性。很多学生在校园欺凌的动机,仅仅是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或争执或口角,就引发暴力相向。
报复性。某件事情上遭遇挫折,或者感觉吃亏,一定要找机会来报复对方。欺凌常常是报复的宣泄。
残忍性。一部分校园欺凌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手段极其残忍,态度极其冷酷。
从形式看,校园欺凌一般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三种类型。
身体欺凌:指的是借助身体的力量,用连续或者重复的方式对别人或者别人的财产进行攻击与欺负,身体欺凌包括对身体进行威胁,如拳打脚踢,撕衣服、揪头发、用器具攻击等。身体欺凌中的受欺凌者往往身材弱小,力量也较小。
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对比而言,言语欺凌中的欺凌者往往对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来实施欺凌,比如那些刚进入学校、地位低、不受欢迎的人。言语欺凌包括侮辱、辱骂和言语威胁等行为。
关系欺凌:通过伤害别人,或者通过威胁或伤害的方式跟他人结束原有的关系,使得他人被排除在某个群体之外,或者不被接受,以上这些行为即属于关系欺凌行为。关系欺凌不同于其他的欺负形式,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使人际关系受到伤害,它属于间接性的攻击性行为。
研究者们发现,跟女生相比较,男生更加容易遭受身体上的欺凌,然而女孩子们中的言语欺凌、关系欺凌普遍存在,但是,在后两类欺凌中,性别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三种类型中,言语欺凌发生的频次远远超过身体欺凌,几乎相当于身体欺凌的二倍。下图是吴丹《初中校园霸凌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的一幅关于校园霸凌频次类型的数据图:
正因为校园欺凌通常发生在生理力量不均衡或社交力量不对称的两方之间,既包括了肢体上的矛盾冲突,行为暴力的产生,无底线的语言攻击,或者社交关系行为中的无端孤立行为,还包括对他人有针对性排挤及敌对的行为,也包括类似对身体部位骚扰性的议论,或是嘲笑,或是因无端嫉妒等个人原因而采取的辱骂和讽刺现象,所以校园欺凌绝非偶然发生的现象,而是长期且多次发生的恶劣事件,并会对欺凌双方主体都产生严重影响,会给受欺凌者的身体及心理带来严重伤害的现象。也因此,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认定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既然校园欺凌绝非偶然,那一定有它产生的原因。很多人从家庭教育的缺失、校园教育的偏狭等教育学角度予以解释,也有很多人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其机制,诸如文化传递理论(孩子们对暴力的崇拜与模仿是成人世界文化传递、影响的结果)、结构性紧张理论(校园欺凌是一种越轨行为,而越轨行为是社会文化与结构之间紧张或冲突后的必然结果)、破窗理论(校园欺凌是环境所强烈暗示和诱导的结果)……但这些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校园欺凌是一种跨文化、跨种族、跨国别现象,解释不了校园欺凌为什么集中爆发于青春前中期。所以,除了上述种种教育学、社会学的解释外,最终最根本的原因,无疑,只能指向心理学机制,即人类共同的青春期心理之痛——愤怒与攻击。
三、心理之痛:愤怒的青春
下面两张图是相关论文所做的涉及暴力的校园欺凌发生原因的心理学统计:
在两个调查统计里,可以看到,恶性的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心理原因在于性格暴躁和没事找茬,这其实揭示了青春期心理的两个重要要素:无端的愤怒和无端的攻击性。
就像在一次访谈中,一位老师谈到自己学生中的欺凌现象:
我个人认为性格上比较暴躁或者有暴力倾向的,在这样的学生身上,更容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比如我们班有一名吕同学,这个孩子身高1米82,从外表看上去,人们会以为他很成熟,但其实则不然,它的内心很幼稚,而且更严重的是,他特别暴躁易怒,只要什么人,哪些事,某物不能满足他的心愿,不能顺从他的心意了,他的情绪就会出现波动,而且他的个子高,身材也很壮硕,最让人头疼的是,他若是跟那个同学有了矛盾,他还纠结不放,长此以往,他就会对别的同学实施欺凌。
再举一个例子吧,我隔壁班级的一个女生,个子并不高,身材也很瘦弱,但是这名女生基本上是“能动手时绝不动口”,这名女同学被封为我们学校的打架小能手。前不久,她跟同班的女同学打架,把对方的脸给挠毁容了。所以,我认为孩子自身的性格是导致欺凌的主要因素,而初中阶段的青春期特征极其容易导致学生性格暴躁。
从心理学来说,初中生正是青少年的叛逆时期,身体发育快,激素分泌旺盛,但是心理上成熟的较晚,会有逆反、易怒、兴奋、激动等情绪的影响,遇到点事情,自己不顺心,火气一上来,就丧失了理智,进而使得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演化为校园欺凌事件。一念之差,酿下大祸。
不仅如此,青春期也通常被看成是人生的一个特别阶段,这一时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性显著加强,甚至达到了过度的状态,使其对身边的各类刺激,比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表现的过于敏感,反响过于剧烈。而由于生理发育速度较快,青少年的心理整合过程易出现短暂的不协调性,从而使其在自我接纳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并引起消极的情绪状态。
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孩子们具有强烈的情绪波动(易怒),以及难以预料的行为活动(无端)两种心理特征。在情绪波动中,愤怒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在初中生群体中产生的频率较高。一项研究发现,有16.5%的初中生感觉愤怒的次数多于每周1次,且由于人格发展的不完善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不足,初中生很容易受到这种愤怒情绪的负面影响。而另一项特别的研究则证明了,对自我和世界持正面看法的人会期待愤怒事件的结局有益于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关系。相反,对自我和世界持负面看法的人更倾向于期待与愤怒有害的相关的结果。那便是“愤怒出攻击”。
中外心理学的无数研究都指出了愤怒和攻击性之间的强关联。比如,冲动导致的攻击行为不仅与冲动本身或控制冲动的水平有关,还与个体的愤怒水平正相关。也就是说,过多的愤怒情绪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危害,攻击行为就是此类情绪状态所引发的外在行为活动,是出现认知障碍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被视作预见与评估暴力犯罪的证据。也有许多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倾向于以愤怒的情绪对某些刺激或情况作出反应,而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且愤怒水平越高,攻击性表现的次数越多。
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喻为“暴风骤雨期”,摇滚里所咏叹的“愤怒的青春”,正是“暴风骤雨”的心理表征。如同日本电影《热血高校》里的那句著名台词:
我们总希望一切都完美,总希望所有机缘都能同是出现,总希望整条道路都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却没有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极端的不完美!
至于青春期为什么会愤怒,也许是一个需要诉诸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但无论怎样,青春易怒是人之本性之一,人在社会变迁中克服不了这一本性,校园欺凌也许就不会绝迹。
这也是成人面对青少年校园欺凌常常无可奈何又束手无策的地方。目前,无论是教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心理学家,都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克制和疏导青春期愤怒的方法,也许它是深入人类基因的一种竞争潜意识,也许它是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不相同步的一次别扭爆发,总之,面对人性,我们可能知其所以然,却不能改变分毫。
青春期的校园欺凌可能是个长期的现象,长到我们不免悲观,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做,除开法律、教育的手段,回归到心理学的本初,多给予青春期的孩子们心理疏导,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看待愤怒,以愤怒赢得自尊,以愤怒导向奋发,也许是更实际有效的方法。
1.文章《【现实校园打架写作段落】校园欺凌:没有地方安置。》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现实校园打架写作段落】校园欺凌:没有地方安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