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篇作文开始,我们被要求每段的第一栏各空两格。至于原因,老师似乎没有介绍,这么多年来,我们只是被骗了一个约定。

这个问题似乎不太深入。现代书写模式是从左到右横向书写的。历史并不遥远。年纪大的人也有纵向写作的经验。

为什么有空格?网络上意见不一。甚至有人说,儒家思想,什么格代表“忠诚”,什么格代表“孝”。为什么不是“节”和“正义”?为什么不是“天”和“地”?这种说法不可信。

网络上总是有这样的故事。某某时代某知名人士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空白,被用作废纸卷,但皇帝非常喜欢那个文采,破例录用了。)一方面,他展示了皇帝的爱财,另一方面,他似乎提高了某某的能力。(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事实是,直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才正式提出了空白的问题。

1919年,胡适、周作人、田显东、刘班农、周熙朝、马裕祖等北京大学教授向教育部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开始改变传统的划分形式,《附则》规定“每一段的开始必须降低两格”。显然,参照序言段落的第一个缩进作出这一规定是为了使段落更加明显。

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附加规定:“超过10行的文章要适当划分,其含义是自己组成段落,虽然不到10行,但也可以划分。第一行用低两格,第二行以下的顶格用(逐段,逐段)。”

句第一段留空是传统。这种模式还有学名,叫做需求头。

汉朝招聘《独断》册:“凡大臣给天子写信的人有四人:一张马,演奏两匹马,三张马,反驳你的话的议论。据说,张需要头脑,张寿的信谢恩珍、日李阙也通了。演奏者也需要头脑。杓子不需要头脑。”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臣要给天子书分为章、周、表、反驳四种,其中章要留在书信中,方便天子的指示。这也可以说是对正式公文形式的要求。

说起来,空白不是表示尊重的意思,这需要找到线索。

因为一开始文章前要空乱的是给天子写书的方式,时间长了不一定会产生空白,所以也可能是为了尊重读文章的人的内涵。现实是这样的。

上图为皇帝的节奏,没有段落前的空格。看到“皇帝”、“朝廷”、“国家”等词写得比正文高是表示尊重的一般方式。

请想象一下,古代句子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段落,当然也不会出现区分段落的空白。

现在能看到的古代印刷书籍大多是清代的,没有空白传统。

现代人是怎么想的?

待段首空格的呢?很多近代名人的书信都有公开,从他们的书信里可以了解一下当时的主流风气。

这是胡适给张元济的一封信,突出对收信人的尊重,抬头高于正文,正文分段,无段首空格。当然也可以说是全文行首空一格。

这是陈独秀给胡适等人的一封信,竖排,有分段,有标点,有段首空一格。

这是梁启超写给胡适的信,有分段,有标点,无空格。

鲁迅早年的书信也是没有什么讲究,在每当提到对方的时候就会另起一段。这样的确可以显示出对对方的一种尊敬态度吧。

用名为“鲁迅”的时候,他的信就有正常的分段,也有标点,以及段首空格。看了许多鲁迅先生的信,几乎都是空一格。

再看看蔡元培先生的这封书信,竖排,无标点,无空格。

蔡元培先生1928年的另外一封信,有标点,有分段,无空格。

从这些资料里可以得出结论,段首空格这件事不必追究什么传统了,把它当做现代行文规范就可以了。也不必牵强附会什么忠义之说,这样说多了反而又成了一种“伪传统”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