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精梳

作家和背景

杜德(1840 ~ 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早期的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杜德应征入伍后,后来以战争生活为主题创作了很多短篇作品,包括《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普鲁士军队直接进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下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能教德语,不能再教法语。

知识积累

1.万曼:“委婉”,(说)温和曲折(本意不丢失);或者(唱歌、鸟鸣等)口音好听。

2.普鲁士:18世纪德国意志内最强的军事独裁国家之一。它在普法战争中打败了法国,最终统一了德国。

3.练习:以队列的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体育等方面的技术。

4.征用:政府向人们征用人力或财物。

5.公告栏: (机关、团体)张贴向公众宣传的文件。

6.热闹。

7.覆盖(w):覆盖或关闭。

8.桂子:以前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时使用的木板。

9.踱来踱去:前后慢慢走。

10.垂直身体:全身有力地向前或向上跳跃。

11.监督(D)学:教育行政机关视察和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

12.诧异:很奇怪。

13.干脆:开门见山地爽。

14.祈祷(Q & ampD O):信仰宗教的人默默地告诉上帝自己的愿望的仪式。

15.哽咽(g g g .):声音受阻。

16.白(乙)林17。恐吓(xi) 18。豪书(h OS 4u)19。后悔(o)

20.惩罚(ch ng)惩罚21。混乱(Hu tu)22。钥匙(YY OSHI)23。强制(齐达内)

膝盖(x)头25。赚钱。赚钱。

预判考试题

1.(2015湖北武汉高考)按顺序填写下面水平线上的单词。适当的组是()

听的人_ _ _ _ _ _ _ _ _ _,你不会再被自己的狭隘所束缚了。听的是听的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A.谦虚,平静,警觉,富足,富足,谦逊,平静

C.警惕心丰富,谦虚安宁。平安警惕心丰富,谦虚。

2.(2015北京古诗)以下两节都来自法国总价多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分段(1)上画的线文是从“留言板上传来了坏消息”变成“我去学校的情况”。分段(2)的画线语句是用“最熟悉、最准确”来解释“最美的语言”。根据各自的上下文,在[甲] [乙]中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分段(a)当我经过镇公所时,看到很多人站在公告板前。近两年来,我们所有的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战败、征用、司令部的各种命令[甲]我也没有停下来,问:“又发生了什么事?”" "

分段(2)韩梅尔老师在这件事上谈了那件事,谈了法语。他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 ̄]最清晰准确。另外,我们要把它记在心里。永远不要忘记。如果国家忘记了成为奴隶的人民,只要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一样。

A.[a]破折号[b]破折号B. [a]逗号[b]句号

C.[a]破折号[b]句号D. [a]逗号[b]破折号

分析:1 .这个问题调查单词的使用情况。读了这句话,可以看出填的单词必须与后面的内容相对应。“狭窄”相当于“丰富”。“知道山外有山的天空外有天空”相当于“谦虚”。知道孤独和苦难不仅仅来自你的屋檐,这相当于“和平”。“大脑运转迅速”、“巧妙的手游不止”相当于“警惕”。这个问题选择B。

2.考察破折号的用法,甲处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乙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答案正在进行中,要认真审查问题,考生要理解破折号的用法。这个问题选择A。

在课文中解释

理解宗旨

这部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在《最后一堂课》中通过小法国的见闻和情感,表达了法国人民国土沦亡时的悲痛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整理结构

>

写作特色

1.巧妙的叙述视角。

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使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2.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

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如屋顶上鸽子的咕咕低叫,韩麦尔先生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都十分耐人寻味。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只金甲虫,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这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却起到了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重要作用。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

把握重点

1.小说《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

我们要看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就要看谁最能体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表现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上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小说在这两个人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中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如果说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那么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共同构成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所以说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都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2.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运用第一人称有利于进行细腻的心理描写,课文真切地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的波澜起伏。“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就是小弗郎士情感的变化。这一情感变化,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有机地组织为一篇作品。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的祖国,还将失去自己使用母语的权利。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是让他们都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情感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4.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上学逃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串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5.文中哪些地方用到对比?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如上学路上明快的景色与教室里凝重的气氛、往日的喧闹与今天的安静、韩麦尔先生平时服饰的朴素与今天的漂亮、先生平时态度的严厉与今天的温和、平时的空座与今天满座、小弗郎士的幼稚天真与逐渐成熟、老师宣布散学时的有声(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与无声(韩麦尔先生哽住、写字与手势)的对比等。如此多的不同,都是源自于今天的这一课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面对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悲痛现实,人们倍觉珍贵。通过对比,突出了特定的历史关头阿尔萨斯人的沉痛表现与他们深厚的民族感情,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6.如何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

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既十分恰当又与当时的具体语言环境十分吻合,它是韩麦尔先生在教学法语课时,对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讲的话。这句话中其实包含着紧密相关、一明一暗两个比喻:一是将“亡国当奴隶”比做“进入监狱”,这是暗喻;一是将“牢记祖国语言”比做“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明喻。这个比喻富有哲理,它告诉人们: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是心灵上所受的奴役和愚弄,只有牢记联系人们思想纽带的祖国的语言,才能维系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从而团结起来,赶走入侵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