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纪录片《大西山》总导演王淳华老师很认真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小编,说纪录片里面的不少画面都从这里受到了启发。

有些好奇却又有些疑惑,小编翻开了它,然后一“翻”不可收拾。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唠唠这么一本书: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沉甸甸的。封面是硬朗的,颜色是肃穆的。再打上中英文双语的标签儿,妥妥的国际范儿。

有些谨慎地翻开,一水儿的黑白照片,书页上反射着台灯的光,亮的扎眼。

(正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碣石村)

本以为拍的净是有些苍老的房屋、庙宇、古树、风俗,可是翻着翻着,目光却被一个又一个的人所吸引:

在天仙圣母庙石阶上翘着二郎腿的短发姑娘;

在斋堂灵岳寺门口佝偻着腰扫地的人;

在三家店村龙王庙挎着单反的游客背影;

在蜿蜒古道上望着狼狗遛着小羊的中年汉子;

在潭柘寺的古御道上前行的、

上了年纪的游客三人组;

在明代古桥桥洞中和杂草残石近乎融为一体的拿照相机的人;

在苇子水村古槐下仰头向上似乎在寻找什么的大叔;

在灵水村屋檐下遛鸟的老大爷;

在爨底下村街巷中逆光而行的背影;

在三家店中街的门楼里拿着氢气球探出头来笑的小女孩……

这些人真的藏得好深,往往只盘踞着画面的一个角落,有的都差点儿看不见,不过却也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兴趣,一不小心,就把看一本书,变成了找人游戏。

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找什么?他们在笑什么?他们拿着什么?他们为什么来这儿?他们要去哪儿?他们又能去哪儿?

每一张图里但凡藏着个人,似乎就能够讲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其中的或喜或悲,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

本以为翻到了一个没有人的段落,

却又惊觉人处处都在:

碣石村老井边儿盛满了水的桶;

挂在四合院里的金黄稻米,火红辣椒;

整齐排成一列放在砖墙上的塑料花盆;

院里拉起一根长长的晾晒衣物的绳;

交织在房檐上面略显凌乱的电线;

贴着“红花映喜报,绿水织春光”

的春华小卖部;

燕家台村路旁的圆形路灯;

碣石村纹样繁复的石碾;

各村子都有的精工细作的门楼;

形态各异手艺精美的砖雕;

影壁上的花式“福禄寿鸿禧”;

供奉门神的精美神龛;

“花钱难买拱弯柁”的拱形梁架

……

没有人又怎会有这样的生活和这样的风情?

所以在最后,

我如愿看到了一张张清楚的脸:

老爷爷笑呵呵地推着小孙子骑自行车,

小孙子懵懵懂懂地望着镜头;

穿着白背心的老奶奶拿着蒲扇,

在自家的石榴树下笑开了花;

一个小男孩在村口踢球时,

拗出了一个大鹏展翅的造型,

边上的小伙伴儿都看傻了眼;

有着青春期小肥肉的眼镜女孩,

在树下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戴墨镜的外国友人背着自己的女儿,

在“古宅套院”的招牌下微笑;

两个老人以石桌为棋盘,

石子为棋子,杀得聚精会神;

老奶奶编着竹篓放声大笑,

露出了没剩几颗的牙;

老兵骄傲地让老伴儿给自己戴上勋章;

挥舞起古老农具连枷,

老伙计们的气力一点儿不比小年轻差;

小小的孩子们继承了龙泉务童子大鼓,

蹦跳得特别来劲儿;

舞着太平鼓的人们,

脚都恨不得不沾地;

蹦蹦戏的演员们眼角普遍都有了皱纹,

但是台上的精气神儿一点儿都不弱;

而村里的人们往往都爱大型的集会,就算照片上一个人的脸都看不清,那热闹和欢腾也透漏了出来。

还有这些人:

老井和打水人

围观宰一只羊

猜猜他俩在吵啥?

京西的双石表演很精彩

在京西的古村落里,人不多。可是争执中的小男孩,胖乎乎的小女孩,没了牙的老奶奶,精神矍铄的老爷爷……无处不在。这本书记录的是远离城市的人和事。

可是最后留下的,是最简单的哪儿都有的人和事。我们和他们似乎不一样,却又终究一样。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洪流滚滚,融汇归一。一本图集里面的故事,丰满得超乎想象。

《大西山》的导演们很爱它,

相信你也能从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故事。

就当是另外一个找人游戏吧。

文字 | 戎 融

排版|聂慕婷

制图|江 舸

版权归北京电视台

石景山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