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驱动形式可以细分为前后驱、前灯泡驱、中后驱、后倒车驱,目前来看,前灯泡以空间和成本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主流,一些主力运动的中高档车型往往采用前后驱或中央倒车,后驱车型在今天极为罕见。轿车品牌中保时捷仍然保持着这种驱动形式。(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正所谓是物以稀为贵,现如今后置后驱的乘用车少之又少,只有保时捷911及奔驰smart还保留着这种驱动形式,可这两种车型真的是很少见,所以很多朋友会认为后置后驱很高大尚?实际上后置后驱是最原始的驱动形式,它的很多特点与前置前驱类似,比如集成度更高、更容易限制成本,所以曾经的后置后驱之所以能流行,主要在于其经济、廉价的特点。

只不过是保时捷让后置后驱闻名天下,所以后置后驱本身并不贵,而贵的是保时捷,后置后驱只是沾了保时捷的光,而保时捷也因后置后驱被市场所捆绑,所以现如今的保时捷旗下车型总要有一款后置后驱的车型;而实际上后置后驱这种古老的驱动形式仅对客车有益处,而对乘用车而言劣势大于优势,不是保时捷想用后置后驱,只是保时捷不得不用后置后驱。

什么是后置后驱

所谓的前置、中置、后置,是按照发动机与驱动桥的位置关系进行区分的;发动机布置在前驱动桥之前(或驱动桥正上方),称之为前置;发动机布置在前驱动桥、后驱动桥之间称之为中置(MR),中置发动机可以细分为两类,前中置、后中置。如上图所示就是后中置发动机,虽然发动机布置在座舱后方,但却是在后驱动桥前端,所以是后中置布局。

前中置则是发动机布置在驾驶舱前端,前驱动桥后方,比较有代表性的车型就是本田的S2000、丰田MR2等;而后置后驱则是把发动机布置在后驱动桥的后方,如上图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最后;所以有的时候后置与后中置容易被混淆,而区分的关键就是看发动机与驱动桥的位置关系,布置在后驱动桥的后方就是后置。

后置后驱的起源

为什么说后置后驱是最古老的驱动形式?如上图所示1886念的奔驰专利一号车,发动机就布置在了后驱动桥的后方,而在那之后的多款车型都是采用后置后驱;只不过随着发动机越做越大,车壳对发动机的包裹越来越严实,后置发动机的散热问题几乎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在19世纪末期前置发动机后驱成为了高端车型主流的驱动形式。

而后置后驱则被一些配备小发动机的廉价车型所采用,但即便是当时的廉价车型也不是平民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只不过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间汽车逐渐从贵族消费向平民消费转移,当时的很多造车强国也逐渐看到了汽车平民化的希望,但前置后驱车型显然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壮举,因为在当时它太昂贵了,但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为低廉的后置后驱却可以。

太拖拉让后置后驱变得成熟

每当提起太拖拉,朋友们想到的一定是上图中的重卡,而实际上太拖拉是靠乘用车起家的;上文已经提到由于散热问题,越做越大的发动机已经不再适合后置,因为那个时代主要依靠风冷,发动机封闭在后方、散热问题就难以解决;而太拖拉解决了后置发动机的散热问题。

太拖拉最早设计出了后置的风冷结构,如上图所示太拖拉的后置风冷结构,利用了伯努力定理(当气流流过物体时距离长的流速更快,产生的压强更小);可能这么说有些朋友会不理解,如下图所示的飞机翼从左向右运行时,上方的压力小、下方压力大,所以产生升力使飞机升空;但如果是从右往左运行呢?那么上方的压力大,而下方的压力就小一些。

如下图所示的保时捷911,是不是很像反方向运行的机翼?所以这种风冷结构更像是反着来的伯努利效应,上方气流压力大、而下方气流压力小,汽车提供下压力的尾翼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因为上方气流压力大,所以冷气流从上方进入而从下方出来,从而带走发动机的热量,可以说当时的太拖拉奠定了当代风冷发动机的基石。

只不过太拖拉后置风冷的专利设计被大众给借鉴了,大众甲壳虫、保时捷356都是借鉴了太拖拉V570的技术,甚至连外观都给剽窃了;如下图所示1933年诞生的太拖拉V570汽车,是不是与大众甲壳虫、保时捷356特别相似?后来太拖拉就与大众打官司,直到上世纪1961年,大众赔偿太拖拉100万马克才了解此事。

后置后驱是如何流行的

实际上随着前置后驱形式的出现,按理说就不应该有后置后驱什么事了,但当时恰逢二战伊始,欧洲各国开始军备竞赛、钢铁价格飞涨,而德国的小胡子还有着汽车平民化的梦想,所以大众、保时捷就必须设计出一款价格低廉、实用的平民化车型,所以后置后驱这种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的驱动形式就成为了首选。

与横置前驱一样,后置后驱同样可以把发动机与变速器做成一个整体模块,在生产线上可以直接与车身完成组装,大量节省了总装成本,又不需要前置后驱的传动轴且动力部分不受转向系统的影响,所以后置后驱更容易把造车成本降低,这就是二战时期后置后驱开始流行的原因;小胡子对平民车型的期望是售价不能超过当时的1000马克,这样的成本限制就只能采用廉价的后置后驱。

后置后驱为何逐渐没落

本文至此各位应该明白后置后驱的流行本身就是特殊时代造就的结果,而不是这种驱动形式有多强;随着二战的全面结束,欧洲各国开始重建恢复经济,钢铁的价格也随之回落,发展民用车型的理念也逐渐改变,前置后驱又重回主流。而随着集成度更高的横置前驱出现,成了压倒后置后驱的最后一根稻草;高端车型可以采用前置后驱,追求低成本可以用横置前驱,这时的后置后驱就失去了存在感。

当成本上的绝对优势失去时,后置后驱的劣势开始出现,整车大部分重量压在车尾,过弯时会产生严重的转向过度;其次就是散热问题,终究还是水冷靠谱,但把水冷管路从车尾延伸至车头得多投入多少成本?当然像法拉利、保时捷这样的企业当然不会在意这些,但其它针对平民的车型呢?就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了,所以发动机布置在车头具有先天的散热优势。

所以现如今除了前置前驱就是前置后驱,后置后驱非常的少见,而保时捷还保留后置后驱也仅仅是被市场所绑架,不是后置后驱有多好,而是在消费者与粉丝的思维中没有了后置后驱也就不是保时捷了;实际上保时捷自己也不想弄后置引擎,比如911 RSR、卡雷拉GT、918、718等等都是中置引擎,只有911一款是后置,所以也足以看出保时捷对后置引擎的态度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