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员网络专栏作家保罗]
近年来,有关中西“审美差异”和耻辱化争议的新闻频频上热搜。
杜嘉班纳那种“眯眯眼求教化”的荒诞画风犹在眼前,而最近,《雄狮少年》以及三只松鼠事件引发的争议,同样因“眯眯眼”而起。
在相关争议中,一些人把细长眼、单眼皮、眯眯眼、东方韵味、辱华这些词汇搅和在一起,相互辩论甚至彼此攻讦,种种情境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味。
什么是“东方韵味”?“东方韵味”一成不变?
中外之间存在审美差异,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难道西方人对美女的认识,真的就与中国人不同吗?当然不是,且看中国的美女影星,在好莱坞大片中吃得开的有的是。反过来,西方的美女影星同样在中国有很多粉丝。可见,对于女性审美,至少在今天,中西方是存在很多共同点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品牌广告为什么就不能请中外同喜的美女呢?对此,很多外国人的回答是,这些美女固然很美,但她们没有“东方韵味”。
所谓的“东方韵味”是什么呢?这种韵味不重美丑,而重视东方民族的“特殊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中国人独有的特点。在外貌方面,突出呈现于眯眯眼、高颧骨、厚嘴唇。除却外貌特征,还有具体的情境表达。比如,《末代皇帝》里华丽的装饰、沉静的体态、冷峻的表情……
《末代皇帝》剧照
中国女性的“美”就是这样的吗?这究竟是东方韵味,还是打着东方韵味的幌子,用文明等级论、历史停滞论描述东方?看看历史,不言自明。
对于美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文化之中。《诗经》开篇之作《关雎》就刻画了美丽的“窈窕淑女”。在其后的篇章中,中原各国的美女纷纷亮相,《桃夭》中的新娘“灼灼其华”,《硕人》里的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女子生动呈现了两千多年前周人审美的主要标准。
自秦以后,中国进入大一统时代,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缩小,但审美的取向并未从此固定。
唐代以前,社会上层基本上以纤细为美,从前秦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到汉代轻盈掌中舞的赵飞燕,再到南朝“抱月飘烟一尺腰”的张静婉,这一时期文学作品、艺术绘画、人物陶俑中的美女形象,都具有纤细苗条的特点。直到唐朝初年,仍是如此。
但太宗朝以后,体态审美开始发生变化。盛唐时期的绘画作品,也都以体态丰盈作为美妇人的突出特点,而且不吝啬于展示丰腴体态。比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人,身穿薄纱,肌肤微露,显示出娇柔妩媚的身姿。
《簪花仕女图》(资料图)
从唐代中期开始,胖瘦审美再度转型,晚唐杜牧《扬州三首》中的美人已是“纤腰间长袖,王佩杂繁缨”,六朝弱不禁风的瘦弱美女已然再度回归。进入宋代,上流推崇的美女不仅要瘦弱,还要有病态之美。
明清时代,对女性审美的纤弱形象有了更为明确的描述,瘦弱之外,还要有瓜子脸、樱桃小嘴,衣服要捂得严严实实,走路也得弯腰弓背。这种形象不仅与大气奔放的盛唐美女大相径庭,比之于两宋时期的仕女形象,也有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形象也一度影响到了西方对中国女性的认知。这一点,我们后续再做展开。
总之,古代中国对于美的理解不尽一致,但总体上有回溯,也有流变,有多元的表达,也有趋于统一的共识。西方人眼中那套“东方韵味”的模板,能概括古代中国这套审美的体系吗?大家想想就明白。
传统的扬弃
中国古人评判美女,还注重容貌之外的内容。可以说,美与不美,不止是审美问题,还关乎到价值理念。
还是回归到中华文明的早期经典:《诗经》歌颂的女子,常常与农业劳动有关,特别是在与“女织”密切相关的桑树林,尤其容易酝酿爱情。南北朝“乐府双璧”的两位女主人公,也都是女织的能手。
为何美女要从事劳作呢?一种解释是,这与所谓的“德言容功”有直接关联。《礼记》言: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一个能够得到好评的女性,无论如何都不能是游手好闲、无病呻吟的人。于是,但凡是广受赞誉的美女,其美不止于容貌,更在于兼具四者。
这种美的意涵,也渗透到了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中。比如著名的《女史箴图》,所描绘的人物不止美于容貌,更重要的是有贤德。某种意义上,画家所绘的不是女性的五官,而是优雅的气质,以及透露出的贤良、聪慧、理性等品性。
明清时期人们对女性审美的内涵要求,又发生了变化。女红手艺不再重要,但琴棋书画的本领却显得尤为突出。在贾府,四位小姐的贴身侍女叫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显而易见,簪缨之家对女子的要求,已经更多转向琴棋书画,具有这些能力的,才是当时上流推崇的理想女性。
《红楼梦》剧照
上流士大夫虽然人数不多,但往往能够起到引领风潮的作用,民间的品美风气深受士风的影响。无论是清代文人的画作,还是民间的插图绘画,其中的美丽女子经常是林黛玉一般的病态美人。哪怕是在最为质朴的木板年画里,女性角色也要符合《女诫》的要求——身材纤细,而且“行不露趾,笑不露齿”。
所以,传统的女性审美史中也不乏需要扬弃的因素,而事实上,今天中国人正在进行这样的动态扬弃:比如脱胎于日常生活的娇俏可爱、文明陶冶出的理性优雅等等,直到今日也是深受人们赞许的女性气质。但自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新的审美观念早已超脱了古人的视野。
无论是德言容功,还是深深压迫女性的缠足品莲,许多蕴含着男权话语要求的审美意识,已经逐渐被扫进历史故纸堆。
三百年前的“眯眯眼”?
既然已经说到了清代的画作与美人,我们不妨以清朝为例,讲一讲清人的女性审美,究竟是怎样一个标准。
相较于以杨玉环为代表的讲求“脸如芙蓉胸似玉”的盛唐审美,清朝更喜好风露清愁、暗然神伤的柔弱女子。在传世的清代画作中,无论是宫廷画,还是民间画,哪怕所绘的是花木兰、梁红玉这样的女将,也有着修颈、削肩、细目、樱唇的特点。至于普遍意义上的美人,就更要符合“倚风娇无力”的仪态了。
于是,有人便将“细目”等同于“眯眯眼”,质疑“西方人这样表现中国人,是有历史依据的”,“小眼睛、单眼皮就是原罪吗?”,“眼睛细长不配做中国人?去看看古画吧!”……对于这样执其一端、忽略艺术作品表达语境的牵强附会,网友已经做了驳斥。我们就不多说了。
网友对此次三只松鼠涉嫌辱华事件的评论
之前,笔者写过海外某杂志用绣有蝙蝠的清代官服影射新冠疫情的事件,其实道理也是相通的。蝙蝠、官服在正常状态下都没有问题,但在特定的情境下摆出来阴阳怪气,问题就大了。反过来,因为这副图片辱华,是不是我们以后都不能展示蝙蝠、官服元素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新发传染病》5月刊封面图
与其说清人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眯眯眼”,不如说他们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网红脸”。
对于美女,清朝人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康熙年间文人徐震的《美人谱》,其中把美女的各项标准,讲得非常清楚。首先在年龄上,从十三四岁开始,至多到二十三四。倘若过了这段时间,即便是美人,也“如花之盛开,非不烂漫,而零谢随之矣”。
其次是形体,这方面清朝人的讲究就更多了,仅《美人谱》中就有螓首、杏唇、犀齿、酥乳、远山眉、秋波、芙蓉脸等等一长串的描述,可谓从头到脚、细致入微。明末清初文人李渔即深谙此道,比如眼睛一项,他就说:“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身材方面,女子体态“宜窄不宜宽”,腰更是“宜细不宜粗”。
在这种审美旨趣的影响下,清代仕女画呈现出一些普遍的特点,比如“美人双眼要修长”、“画女应削肩”。在清代各个刻本的红楼梦插图中,丫鬟小姐的服装虽然不同,脸型、身段,几乎难分彼此。
《天书奇谭》剧照
这种程式化的审美,确实影响到了西洋画。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郎世宁为乾隆帝和十二位后妃精心绘制了人物像,即著名的《心写治平图》,细看画作,后妃们的五官虽然各有特色,但脸型、眉毛、眼型几乎一模一样。倘若粗略观览这幅画,很容易产生“网红脸”的感觉。对此,一种解释是,乾隆皇帝的喜好,还有后宫嫔妃们的打扮,都与当时的主流审美颇为相似,所以才显得有些“十二人一面”。
《十二美人图》之倚榻观鹊,图自故宫博物馆。
有人把清朝作为中国传统女性审美的集大成时期,还有人把一些病态化的情节归咎于清朝。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曲解了清朝。是否集大成,这有待讨论,毕竟审美在不断流变,有沉淀,有更新。而用今天的视角看,清朝的审美习俗中固然有一些陋习,甚至构成了某些西方人眼中的“东方韵味”,但显然这不是为辱华符号做辩解的借口。
陈漫事件后,BBC的报道着重描摹了“摄影师需要为小眼睛道歉”这一点。
面对中国互联网舆论对“眯眯眼”形象的普遍质疑,仍有商家和广告制作方“不撞南墙不回头”,而这次“顶风作案‘’的就是奔驰。
最后,温馨提示一下某些关注“东方韵味”的人,与其总是借“眯眯眼”、“塌塌鼻”打造“多元审美”的道德优越感,亦或是借“眯眯眼警告”造势、制造舆论撕裂,倒真的不如稍微花点心思,多找几幅拍卖价格高的古代画作看一看,仔细翻译翻译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文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文章《奔驰前下摆怎么拆?终于找到答案了保尔:清人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眯眯眼”审美?》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奔驰前下摆怎么拆?终于找到答案了保尔:清人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眯眯眼”审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