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招聘,我们在私卖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东西。"浙江地区的工资不能从六千到八千元招募工人。"广州服装厂总经理街头招聘,月入无人问津,与许多“用工不足”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贵州茅台”招聘本科、硕士住宅和工作岗位难求。

市场招普工为何出现两级分化?

普工,顾名思义就是最大众的工人,不代表学历,技术,从事工厂最基层的体力劳作这样的劳动群体称之为普工。

某某厂大门海报宣传,公司大量招收普工,月入4000-6000,工作轻松,人性化管理,享有五险一金,国家法定节假日,生日礼金等等福利待遇,实际上工资是1900的底薪,加班另算,8元夜班津贴补助,包住不包吃。很多人进去之后,由于公司订单,自身原因等影响加班时间并没有80工时,那他的工资可能就是低于4000的,在4000的工资里包含着21.75天每天8小时的基本工时,加上额外时间的加班工时,包含着通宵熬夜的煎劳,也包含了五险一金的那部分,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实际上拿到手的可能是2000-3500。

每一个普工的背后,有自己一个月的伙食开销,成家的还有孩子的养育支出,赡养老人的支出,生活或意外无论哪个先来都已不堪重负。普工大多绑在进厂务工,低收入,相对高压的家庭支出,进厂务工的循环中。他有时间,有条件去学习,去深造?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却算不上是工业强国,与传统的工业强国美国,德国,日本还有着巨大的差距,工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工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工厂只能依靠高产能低劳动成本来实现利润。哪怕是世界前500强的公司也是如此。

高劳动强度低收入回报几乎是每一个普工面临的问题,年轻人多向往自由,工厂不自由压抑的工作环境成了年轻工人进入厂区的屏障。招工难,打工更难的局面成了一道靠政府,工厂几年甚至十年努力都破不开的局。

茅台,奔驰,华为为代表的那些高产品附加值的公司在招普工方面却从没有烦恼,几十人几百人竞争一个工人岗位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闻。在这些“普工”标签的背后是学历竞争,是社会资源的竞争。这是一道阶级门槛,不处于这个阶级就不够资格,真是这些公司高大上么,也不尽然。

社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的竞争,大公司掌握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支配着招工市场,小公司根本不能与之抗衡。想到此,普工的命运就不值一提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