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一现场》栏报道说,消费者杨老师购买奔驰后问题不断,多次寻找4S店和北京奔驰企业,但始终没有解决。

今天上午,杨先生说经过媒体报道之后,4S店同意对车辆做进一步的检测。

杨先生说,之前4S店的检测每次都只花一两个小时,根本查不出问题,这次4S店同意把车辆放在那儿十天,再做一次详细的检测,并且为杨先生提供了一辆代步车。

天窗自动开启 4S店理由难以接受

对于4S店员工,把天窗自动开启的问题,解释为车辆特殊的换气功能,杨先生表示无法接受。

杨先生说,即使他把车子熄火,车钥匙拔了,人也离开了,车子天窗照样自动开启,而且不只天窗,四周的窗户也会自动降下来,简直就是一辆“幽灵车”。

事主:想找第三方检测 但是费用成问题

杨先生说,每次车辆出现故障,他都希望4S店或者汽车厂家能够派人到现场来看看;可是对方一次都没有出现,杨先生只能把车开去4S店做检测,而每次对方都说没问题,让他再观察观察。

杨先生表示自己也想过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是咨询之后,他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消委会居中调解 问题仍未解决

杨先生说自己也跟消委会投诉过,可消委会也只能居中调解,到最后因为4S店的敷衍了事,也是不了了之。

4S店厂家互踢皮球 消费者很无奈

杨先生说自从去年10月提车以来,已经因为车辆的各种故障去4S店十几次,也给北京奔驰的厂家客服打了十几个电话,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杨先生说自己虽然做不到“在奔驰的引擎盖上哭”,但是如果4S店和汽车厂家再这么“踢皮球”,让他显得很无力。

出现严重侵权行为 消委会履行监督职能

市消委会表示,普通的消费投诉一般采取个案调解的方式;但假如是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或者是类似的投诉比较集中,市消委会也会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推动事件的解决。

现场快评

4S店里的猫腻不只存在于西安和深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产业链中,面向消费者的终端环节腐坏了,这自然也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希望这场风波,能争来消费者的尊严和公平。

坐在引擎盖上哭,也许能为个人利益争来合法补偿,但我更希望这位女研究生的眼泪能给所有汽车消费者,争来尊严和公平。

汽车销售行业里的水有多深,从销售的话术到合同的明细,从费用的名目到捆绑的内容,从验车的过程到交付的当口,从保养和维修到上牌和保险,每一处细节似乎都让消费者清清楚楚,但又处处都存在着陷阱,这潭水太深。水深的原因在于,市场监管和行业的规章制度都远远不足。

监管无力 维权无门 管理松散

从西安到深圳,在这些案例里,消费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维权难,而维权难的根本就是找不到维权的正规门道。在深圳的事件里,消费者先后十几次来到4S店维权,第一次第二次都是检查无果,第三次开始4S工作人员认为消费者是来闹事的,直到昨天,第一现场对事件进行了曝光,情况才稍有好转。

在西安的事件中,工商部门踢皮球,消费者保护协会只能居中调和,只有闹到全国“闻名”了,市场监管部门才出面勒令商家依法赔付,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不闹,这维权太难了。维权渠道不畅通,维权方式不明确,消费者保护协会又不具备执法权,4S店能不有恃无恐吗?就拿现在最受关注的“金融服务费”来说,其实早在2017年7月正式实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就明确提出,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可结果呢?

维权难,执法松,管理弱,这些办法无法落地,就成了一纸空文。

行业协会 该有刮骨疗毒的勇气

同时,行业内部也缺乏自律和革新,早在1990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挂牌成立了,而其中业务范围一栏里清晰写明“开展行业自律监管,维护行业经营秩序;受政府部门委托,实施汽车流通领域相关资格、资质的审查和监督”。但目前看来,除了发布一些数据之外,这些行业内部自律监管的职责几乎没有体现,行业协会不是行业内部的企业坐在一起请客吃饭,而是要做好消费者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既为国家级行业协会,就应起到肃清行业顽疾,建立行业标准和秩序的作用,如果协会不自我祛除、刮毒、革新,那么行业终会有“病入骨髓”的一天。

我国的汽车市场空前繁盛,但市场却是水深不见底,没错咱们消费者有钱了,但这不代表就应该成为待宰的羔羊。

维权得有通道、监管必须落地、市场亟待净化、改革势在必行。让价格更实惠透明,让消费市场更加成熟,让消费者维权不那么难,推动整个汽车服务行业,提升服务标准,才是我们希望看到这起风波的最终结局。

第一现场记者报道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深圳广电集团《第一现场》栏目所有,尊重版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