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新闻拍的照片)

车祸瞬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我想大家都不想知道,但作为汽车制造商,我很担心这件事。

看过车辆测试碰撞报告就会知道,除了躯体上的撞击,汽车碰撞时以及安全气囊在弹开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而这个噪音极有可能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辆法拉利飞驰在蜿蜒的赛道上,他用惯性漂移过弯,他的车速很快,我只看到一抹红色的光线瞬间闪过,然后只听“砰”一声巨响,他…刹车失灵撞在缓冲带上了。

(图片源自网络新闻,与故事除了一样惨别的无关)

万幸人没事,坐在副驾驶的人我认识,打开变形的车门下来后,他整个人都在止不住的颤抖,无意识的,那种面临极限濒临死亡后的绝境逢生让他连话都说不出,好在看起来没有任何外伤。良久,他和我们说了一句:我耳鸣的厉害。

平时你可能注意不到,但其实人的耳朵是很娇弱的。

在耳朵深处的鼓膜背后,有一个由三个微小的骨骼组成的杠杆结构,将声音导致的鼓膜震动传导至内耳。这个骨骼杠杆结构上与内耳直接连接的是一个只有几毫米大、形状很像马镫的骨头,叫做镫骨,其上连接着一条可以在紧急状态下抑制镫骨移动的镫骨肌。

在接收到超过100分贝的噪音时,镫骨肌会收紧固定镫骨,防止过大的震动对内耳造成损伤。但是在声音过大时,镫骨肌虽然能产生保护性反射,但可能损伤已经造成了。比如,在交通事故中,汽车碰撞的瞬间噪音高达145分贝,而安全气囊爆开的声音更是高达165分贝,数据上看起来这只比火车近距离通过时能产生的 100 分贝、飞机起飞时引擎产生的 120 分贝大了那么百分之五十左右,但事实上,分贝值每提高10,造成损伤的能量就会增加10倍。

根据统计,在引发安全气囊弹出的交通事故里,有超过 17% 的当事人会因为巨响给耳朵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所以除了想办法减少撞击危险,减少撞击带来的噪音伤害也成了汽车厂商的新尝试。

奔驰最近就公布了一项新功能:在事故之前播放一段特殊的声音,让耳朵关闭来避免伤害。这段特殊的声音就是一段80分贝的特殊调制的“粉红噪音”,可以在不伤害耳朵的前提下,在即将到来的事故之前播放出来让耳朵的镫骨肌提前产生保护性反射。

只是这项技术必须基于汽车主动安全装置,就是必须能“预知”事故才能应用。也就是说要有基于毫米波雷达和可见光摄像头的主动刹车技术才能继而有这个“耳朵保护功能”。而主动安全技术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新车上都还仅仅是选配或顶配车型才安装。

所以将来你会为了自己的耳朵,而选择顶配车型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