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27日,法国航空公司A300型139航班从以色列特拉维夫起飞,准备将希腊雅典转播到法国巴黎。

当地时间12时20分,飞机从雅典起飞,大约10分钟后,从雅典登机的2名德国人和2名阿拉伯人突然起身,拿着枪和手榴弹在飞机上叫嚣着,宣布劫持了飞机。其中经过飞机驾驶培训的1人控制了驾驶室,2人控制了头等舱,1人控制了经济舱。飞机上有机组成员和乘客共254人。

(就是这4个恐怖分子劫持了飞机)

13时30分左右,在飞机失去联系几分钟后,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断定飞机可能被劫持,遂将一份报告送到了正在开会的以色列总理拉宾手里。

15时左右,飞机降落在利比亚的班加西机场进行加油,期间1名妇女谎称有孕在身被恐怖分子释放。

当天下午,以色列总参谋部侦察营接到待命命令,在外执行任务的营长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以色列现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哥哥)电话通知战备值班连队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确保必要的军官、士兵和作战物资在位。午夜时分,该连队前往特拉维夫罗德机场待命,以应对客机可能折返回以色列。

(被劫持的飞机)

6月28 日3时15分,飞机降落在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飞机降落后又有6名恐怖分子前来接应,这10名恐怖分子有8人是“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组织的成员,2人是德国“红军旅”组织的成员。恐怖分子为酝酿这次劫机事件,为首的哈达德策划了数月,还对参与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恐怖分子将人质全部扣押在了旧航站楼,得知消息的总参侦察营遂召回了在罗德机场待命的值班连队。

28日,以色列方面几乎处于无从下手的窘况,恐怖分子有什么要求并不知道,人质处于什么状况也不知道,总理拉宾召集内阁、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只得让军方研究一下是否存在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总参侦察营的官兵做着例行性准备,营长约纳坦往返于上级和驻地之间。

以色列空军一支C-130“大力神”运输中队的指挥官沙尼自发召集所属人员开会讨论,他认为如果要进行军事行动,他的飞行中队是必须要参加的,因为以色列军方只有他们的4个机组可以飞到乌干达。

摩萨德特工分多组从陆路、水路、空中进入乌干达,对机场实施抵近侦察。

29日,恐怖分子向以色列提出要求:必须于7月1日14时前释放关押在以色列、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53名恐怖分子,否则就杀害人质。恐怖分子提供的名单中有极度危险的人物,比如1972年在罗德机场杀害24人的日本恐怖分子冈本松三。此时恐怖分子已经分两批释放了148名人质,还有106名人质,包括主动要求留下来的12名机组成员,几乎都是以色列人或者犹太人。

以色列方面依旧在讨论对策,政府在认真准备和恐怖分子的谈判,并寻求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协助,但并没有从外部获取到实质性帮助。同时人质家属的情绪开始激动,迫于国内国外压力,以色列政府虽然秉持“不向恐怖势力屈服”的方针,但当时并没有找到比谈判更好的解决方式。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以色列方面获取了大量有用的情报:知道了恩德培机场新旧航站楼、跑道的布局,旧航站楼的卫星图和平面图,人质关押在两个候机厅内,恐怖分子经常在候机厅内活动,航站楼第二层是乌干达士兵活动区,位于航站楼西侧的旧塔台是五层楼,驻扎有乌干达士兵,两处合计超过100人,航站楼东侧大约200米是乌干达空军的米格战机中队,同时驻扎有超过100人的乌干达步兵,紧贴着航站楼北侧的是为机场服务的十几栋房屋,再往北是恩德培小镇,总统的官邸就在小镇里,镇子里驻扎有总统卫戍连和1至2个乌干达步兵营,装备有苏式装甲车和火器,增援机场仅需20分钟。同时从已经被释放的人质那里得知了恐怖分子的人数、武器装备、基本的活动规律。

(情报人员传回的旧航站楼照片,文字为编者注)

30日,以色列军方根据已知情报讨论出四套行动方案:

方案一:以色列特种部队在维多利亚湖伞降,空投橡皮舟(经过实验成功率低于50%),然后搭乘橡皮舟前往机场营救人质,最后联合乌干达军队一起消灭恐怖分子。

方案二:以色列特种部队乘坐肯尼亚的船只渡过维多利亚湖,营救完人质后在乌干达的帮助下返回以色列。

方案三:以色列空军用波音客机将特种部队运送到恩德培机场,之后特种部队对航站楼实施突击,营救完人质后在乌干达的帮助下返回以色列。

方案四:以色列特种部队搭乘空军“大力神”运输机在恩德培机场着陆,营救完人质后再返回。

前三种方案都需要得到乌干达的帮助。当时的乌干达总统是独裁者阿明,原来和以色列的关系很好,以色列还曾派遣士兵在乌干达协助训练,旧航站楼就是以色列建筑公司协助建造的,后来两国关系破裂。当初飞机降落后,阿明就公开支持恐怖分子,并多次前往机场看望人质,还派遣士兵协助恐怖分子看管人质。以色列要想在行动中得到乌干达的帮助几乎不可能,因此只有第四种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方案非常粗糙,很多细节都没有敲定。方案报到拉宾手里后,高层看到了军事行动的一丝希望,但整个方案还是太过于魔幻,因为航程太长,全程没有战斗机护航,沿途都是敌对国家,风险太大,一些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拉宾命令继续完善计划。

7月1日早晨,拉宾召集内阁举行会议,经过讨论后还是决定释放关押的恐怖分子,因为军事行动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且风险巨大,妥协是当时最好的办法。

中午,可能是曾经担任过以色列乌干达军事代表团团长的巴尔莱夫上校同阿明的斡旋起了作用,可能是阿明也想向世界证明一下他的统治能力,可能是以色列真诚的谈判工作取得了恐怖分子的信任,恐怖分子将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4日14时,这对于以色列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惊喜,更重要的是为军方做好行动准备又挤出了宝贵的三天时间。

当日,约纳坦也把完善好的行动方案上报给了总参谋长。行动代号“雷霆”,总指挥官是肖姆龙准将,突击队指挥官是约纳坦,特战队员将搭乘4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在恩德培机场着陆,人质营救完成后再搭乘飞机返回。第1架飞机主要装载总参侦察营的士兵和部分伞兵,前往旧航站楼营救人质,并控制新航站楼。第2架飞机和第3架飞机装载总参侦察营士兵和装甲车,负责控制旧航站楼周边区域,阻止乌干达增援部队。第4架飞机充当战地医院和后备力量,主要装载医疗分队和戈兰旅侦察连部分士兵,搭载营救出的人质。同时有1架民航波音707作为空中指挥所。行动的关键是第1架飞机能够顺利着陆,这样总参侦察营的突击队就能快速向旧航站楼突击。

与此同时,以色列各部队都在做着准备,总参侦察营的士兵们准备着枪械弹药和物资,休假人员陆续返回。机械师对借来的奔驰车进行伪装和检修,甚至连车牌和车上的小国旗都做成了乌干达的,黑色奔驰车是乌干达高官使用的车辆。后勤人员按照旧航站楼结构做了1:1的模型。飞行中队的1架飞机做了夜间无照明的着陆实验。约纳坦根据陆续报来的情报不断对计划进行调整,对每个人的任务进行细化。高层对完善的计划也抱有更大的希望,开始认真研究。

2日,总参侦察营的突击队主要在模型里进行临战训练,同时准备各类作战物资,约纳坦一边指导突击队训练,一边根据新情报修改着计划,同时还要给队员们做动员,继续明确每个人的任务以及行动中的细节。晚上,参战人员进行了综合演练,约纳坦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制定对策,对下属的疑问做进一步解答。此时的行动方案已经完善到了各个层面,约纳坦的信心不断提升,高层动用武力的决心也随之增强。

(恩德培机场兵力部署图)

3日13时20分,搭载官兵的4架“大力神”运输机从特拉维夫罗德机场每隔5分钟起飞一架,向不同的方向飞去,随后调转方向飞往位于沙漠中的沙姆沙伊赫基地等待下达最后的命令。为了规避以色列海岸的苏联监视船和约旦的雷达,防止外界猜测出军队有大的军事行动,飞机全程采取无线电静默和超低空飞行。机舱内闷热的环境和低空飞行带来的剧烈颠簸,使突击队员们不断呕吐、晕厥,经过1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沙姆沙伊赫基地后,官兵们进行短暂的调整,同时等待上级的命令。总参侦察营的1位突击队员一直昏迷不醒,约纳坦紧急从伞兵队伍中抽调了1人补充进来。在基地里还有第5架“大力神”作为备用机待命。

(伪装的黑色奔驰车)

其实到这个时候,行动方案虽然已经比刚开始完善了不少,但人们对于人质到底有没有转移,旧航站楼到底有多少兵力,乌干达的机场警戒兵力到底如何这些细节均不清楚,恩德培小镇有道路通往旧航站楼,通往旧航站楼二楼的楼梯在报关厅而不在候机大厅这些关键情报直至最近才得知。伪装用的奔驰车是一辆故障车,一直未修好,装甲车是刚从其他单位协调而来的,临战训练只进行了有限的几次,综合演练只在2号晚上进行了一次,飞机夜间盲降的成功率也不高,作战准备并不是很充分。同时因为行动的巨大风险,一部分官兵到这个时候都认为行动不会被批准。

14时,拉宾召集内阁、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是否采取军事行动。总参谋长在会上向大家做了行动评估,最好的结果也会造成20名左右的人质伤亡,最坏的结果就是人质被屠杀,参与行动的官兵们死在异国的土地上。会上大家做了激烈的讨论,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此次行动即使成功也会面临巨大的伤亡,而且成功率并不高,只要突击队发起进攻前耽误几秒,事件就会从一场以色列的营救行动转变为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对人质和以色列士兵的单方面屠杀,而行动失败不仅意味着损失以色列最优秀的战士和一百余名同胞,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会面临来自国内国外无数的巨大压力,这届政府必须得引咎辞职,对全体人民做个交代,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得承担责任。但最后表决时每个人都同意采取军事行动。

15时左右,为了赶上最佳行动时间,官兵们还没有得到命令就提前出发了,即使行动没有批准,官兵们也可以返回基地,可一旦行动批准,提前出发就节省了时间。

15时30分,行动被批准。

(突击队在飞行途中休息)

第1架飞机搭载总参侦察营的突击队30人、伞兵52人、2辆吉普车、1辆伪装奔驰车,还有部分协助肖姆龙准将的指挥官。奔驰车搭载总参侦察营队员8人,每辆吉普车搭载总参侦察营队员11人,飞机着陆后10名伞兵下机放置简易跑道灯,引导后续飞机降落,而后突击队乘车向旧航站楼分7组突击,营救人质,消灭恐怖分子,控制旧航站楼,掩护其他部队撤离。突击队为了更好的伪装,全部换上了斑点迷彩服和绿色贝雷帽,并使用AK-47突击步枪,每组指定专人携带扩音器向人质喊话。伞兵下机后徒步占领控制新航站楼。第1架飞机能否顺利着陆是整个行动的关键。

第2架飞机搭载总参侦察营16人、伞兵17人、肖姆龙准将、2辆“野牛”装甲车、指挥车和部分指挥官。每辆装甲车搭载总参侦察营队员8人,1辆封控旧航站楼前侧广场,1辆封控旧航站楼东侧米格中队,择机摧毁米格战机。伞兵控制新航站楼周边地域。

第3架飞机搭载总参侦察营16人、戈兰旅侦察连30人、2辆“野牛”装甲车、1辆吉普车。总参侦察营的官兵乘坐装甲车封控旧航站楼北侧区域,主要是防止恩德培小镇的乌干达士兵从小道增援机场。戈兰旅侦察连作为后备力量并负责飞机周边的警戒。

第4架飞机搭载戈兰旅侦察连20人、医疗小队10人、加油小组10人、2辆卡车,其中1辆装载油泵,准备在机场加油。第4架飞机搭载营救出的人质,戈兰旅侦察连官兵负责引导人质登机并清点人数。

波音707作为空中指挥机因为航速快,晚几小时出发。

由于载重量过大,飞机艰难起飞奔向目的地。编队为躲避沙特和埃及的雷达,在红海海面上不到200米的距离上低空飞行,同时来回变换航线以躲避海面上船舶的目视观察。进入埃塞俄比亚领空后,编队采取高空飞行以节省燃料,因为埃塞俄比亚没有可以在夜间追踪战机的雷达。编队全程无线电静默,保持闭灯飞行状态。第1架飞机驾驶员已经决定如果机场关闭跑道灯就主动打开飞机的照明灯,如果机场塔台怀疑飞机身份就告诉塔台是遭遇紧急情况的民航客机,等机场反应过来飞机也已经降落。

(约纳坦在飞机上用呕吐袋给新补充进来的战士讲解行动方案)

22时30分,飞机到达维多利亚湖上空,指挥机波音707也已赶上编队。第1架飞机驾驶员慢慢调整飞机的航向,此时恩德培机场灯火通明,跑道清晰地出现在驾驶员的视线里,机场塔台也没有任何怀疑和提问。

23时01分(当地时间4日0时01分),第1架飞机在恩德培机场主跑道顺利着陆,没有任何意外,没有遭遇任何盘问,飞机在跑道上缓慢滑行。10名伞兵迅速跳下飞机放置简易跑道灯,防止乌干达士兵反应过来关闭机场跑道灯。

(红线为被劫持客机飞行路线,绿线为行动飞行路线)

飞机滑行至对角跑道附近,早已在车上待命的总参侦察营突击队员们还未等舱门接触地面就开着车下了飞机。伞兵们徒步向新航站楼跑去。

约纳坦坐在奔驰车前排,密切注意着周围的环境,这支冒牌乌干达高官车队就这样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旧航站楼驶去。车队距离旧航站楼大约还有200多米,突然出现2名乌干达哨兵示意停车检查,这一突发情况恰好在前一天的综合演练中设置过。约纳坦暗示坐在窗户旁的士兵准备用消音手枪将其击毙,并示意车辆减速。当奔驰车距离哨兵还有几米远时,约纳坦下令开枪,但并没有一枪击毙哨兵,后来不清楚是哨兵开枪了还是突击队里哪个人也开枪了,机场上空出现了第一声清脆的枪声。刹那间突击队几支枪全打向了哨兵,约纳坦命令车队加速前进,另一名哨兵见状向机场跑道跑去,吉普车上的突击队员用机枪将其击毙。

在旧航站楼大厅门口闲谈的恐怖分子听到枪声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跑回了大厅。车队来到塔台附近后,约纳坦命令下车,因为原计划在大厅前侧下车的地方由于大厅内灯火通明太过暴露,士兵下车期间容易被攻击,此处正好有阴影,距离大厅也不远,只有不到20米。

突击队员们下车后快速向候机厅冲去,约纳坦虽然不是第一个下车,但跑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他不断呼喊着指挥队员们快速向候机楼突击,在这里多耽误一秒,大厅内的人质就多一分危险。此时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才意识到被以色列人攻击,双方发生交火。候机大厅内的恐怖分子隔着玻璃向外射击,塔台上的乌干达士兵也开始向下射击。交火中约纳坦中弹倒地,但没有一个人前来救助约纳坦,因为他此前下过命令,所有的伤员最后再救治,突击队员们继续向着各自的阵位突击。

因为正值深夜,乘客基本都在伏地休息,刚交火时场面很好控制,突击队员在大厅门口打死1名恐怖分子,随后在大厅内相继打死3名恐怖分子,并不断使用扩音器让人质卧倒不动,但还是有1名人质因为惊吓突然站起被突击队员误伤,还有1名人质被流弹所伤,1名人质被恐怖分子所伤。

进入小厅的突击队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从过道向恐怖分子生活区搜索,相继击毙3名恐怖分子,其中有2名企图冒充人质被突击队员识破击毙。

进入报关厅的突击队在一楼击毙数名乌干达士兵,随后向二楼搜索击毙数名乌干达士兵,控制了二楼及楼梯。

(突击队行动示意图)

其他突击队员在旧航站楼前面压制塔台与附近的乌干达士兵,掩护候机大厅内的队员。

此时行动最主要、最危险的部分已经完成,距离突击队遭遇乌干达哨兵不到1分钟,距离第1架飞机着陆不到3分钟,突击队用极短的时间就控制了局面,随后开始清理房间,辨别人质。

枪响后,潜伏在新航站楼附近的伞兵队伍迅速向新航站楼突击,控制了楼内的乘客和大楼。1名队员从外部楼梯上楼的过程中与1名下楼的乌干达机场警察遭遇,被击中脖子,这是发生在新航站楼里唯一的交火。

(在行动中阵亡的突击队指挥官约纳坦)

第1架飞机着陆6分钟后,第2架飞机降落,此时突击队已经控制了局面。1辆装甲车迅速来到旧航站楼前侧,另1辆装甲车来到旧航站楼东侧米格战机停机坪附近,建立起了旧航站楼的外围警戒线。为防止撤离时遭遇乌干达空军的追击,随后摧毁了停在地面的8架米格战机,这几乎是乌干达空军所有的战机。伞兵们则前往新航站楼进行封控。

第3架飞机降落时机场跑道灯被关闭,驾驶员借助先前放置的简易跑道灯顺利着陆。两辆装甲车迅速前往旧航站楼北侧进行封控,戈兰旅侦察连的士兵则在飞机附近建立起了警戒线。

23时26分,第4架飞机降落,突击队先用奔驰车将受伤的约纳坦送到飞机上进行救治,同时用吉普车不断将人质送来登机。戈兰旅侦察连的士兵们做着收尾工作,一遍一遍清点人数。加油小组将油泵接到了机场的油库上,准备给飞机加油,但随后接到通知肯尼亚允许飞机在内罗毕加油,于是撤收了油泵。在撤离人质过程中,突击队和乌干达士兵还在不断对射。

23时52分,第4架飞机载着人质和伤员从机场起飞。

四辆装甲车在返回途中为防止乌干达人追击,在对角跑道上扔了几枚15分钟的定时炸弹。为防止人质数量清点错误,两辆装甲车又返回被劫持的客机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落下一人。检查过程中恩德培小镇通往旧航站楼的小路上出现两辆卡车的灯光,一辆装甲车遂前往路口开火阻击。

4日0时12分,第1架飞机载着突击队从机场起飞。

0时40分,第2架和第3架飞机相继起飞,此时距离第1架飞机在恩德培机场着陆仅过去1小时39分。

1小时后,飞机在肯尼亚内罗毕降落实施加油,此时从以色列赶来1架改装成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的波音707已经在机场待命,伤员在飞机上实施紧急救助,但此时的约纳坦早已宣布阵亡。另外2名重伤的人质被转移至内罗毕医院进行救治,其中1名抢救无效死亡。

2时左右,飞机从机场起飞,途经肯尼亚海岸、索马里海岸、曼德海峡、红海,飞机进入以色列领空后,空军的“幻影”战机前来护航。

9时43分,飞机着陆。

整个行动击毙恐怖分子7人,另外3人在交火时趁乱逃跑,劫机幕后策划者哈达德在1978年被以色列暗杀。被迫击毙乌干达士兵若干,摧毁乌干达战斗机8架。关押的106名人质营救出102人,有1人因激动跳起被突击队误以为是恐怖分子而击毙,1人被恐怖分子所伤,1人被流弹所伤,两人均抢救无效死亡,还有1人当时在外面的医院治病不在航站楼内,后被阿明报复性杀害。以色列参战官兵轻伤1人,重伤1人,突击队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牺牲,为纪念他在此次行动中的功绩,此次行动后来被更名为“约纳坦”行动。

(现在依旧可以看到旧航站楼上的弹孔)

此次突击行动的经验教训

“雷霆”行动是以色列特种部队实施的一次远程跨国营救人质行动,机动距离3000多公里,途径多个敌对国领空,成功营救人质102人,击毙恐怖分子7人,突击队仅阵亡1人,所有人员(包括尸体)和装备全部带回国内。此次行动被喻为人质营救的典范,指挥果断,计划缜密,行动大胆,突击迅速,战果辉煌,被世界各国特种部队奉为教科书来研究。

一、 指挥级别高。当以色列知道飞机被劫持以后,总理拉宾就组织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综合各种情况制定的方案是谈判,各个部门也在按谈判努力准备。军事行动的方案制定好以后,行动的总负责人是总参谋长,行动总指挥是准将,并且跟随部队行动,总参侦察营营长身为突击队指挥官,身先士卒。无论是和平谈判还是武力营救,都是总理在牵头,这样的指挥级别在一个战术行动上是非常高了,可以看出以色列对此事的重视,也从侧面将此次行动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一百多名以色列国民的生命被恐怖分子所威胁,救与不救都会被世界所瞩目,更会给以后的恐怖分子形成示范效应,本国的国民也会从此事中看到如果以后自己被恐怖分子抓了,祖国会怎么办。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异国突击,向外界宣告了以色列的决心和态度,也向自己八百万国民立下了保证,担起了责任。以色列不会向恐怖势力低头,更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以色列人。人质营救行动不同于普通的军事行动,无论成败影响力都会非常大,尤其是这种国民身处境外的情况,更能看出一个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一个高级别的指挥组,一方面有利于行动的展开,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国人和世界表明一个国家的态度。近几年我国几次比较大的海外撤侨行动,虽然不是反恐行动,但都是国家牵头,让无数海外华人深感祖国的强大与温暖。就像网友所说:中国的护照虽然不能带你去任何地方,但可以从任何地方带你回家。

二、 情报支撑。此次行动以色列方面的情报工作虽然立了大功,搜集到了机场的布局、旧航站楼的结构、机场及周边的警戒兵力等等,但对于人质到底被关押在哪个候机厅并不清楚,人质有没有被转移也不清楚,旧航站楼有多少乌干达兵力也不清楚,恐怖分子具体位置不清楚,前往二楼的楼梯口具体位置也不清楚,恩德培小镇通往旧航站楼的小路行动前一天才知道,刚开始使用的航站楼结构图没有后来扩建的房间,停在对角跑道的客机被转移至旧航站楼前面直到突击队到达现场才知道,这些关键信息其实对营救行动的成败至关重要,但以色列并没有在这些方面搜集到有用的情报,好在利用有限的情报做出了相对完善的方案。

(行动结束后以色列向媒体介绍行动过程)

人质营救行动对情报的需求非常强烈,尤其境外行动,近几年我国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和人身安全遭受的威胁日益严重,上个月23日,我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总领馆遭受恐怖袭击,此前也有我国公民在境外被恐怖分子绑架,如果日后需要我国特种部队出境执行营救任务,情报是放在首位的。

三、 突击队英勇果敢。此次行动由于时间仓促,准备工作其实并不充分,行动方案行动前两天才做出来,情报不完善,综合演练只进行了一次,伪装的奔驰车是辆故障车,飞行员盲降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等等,这些事实都在制约行动的成功。但突击队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尽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好,包括飞行中队在内,在没有接到上级的具体任务之前,指挥官们就自发的在研究对策,这充分说明以色列军人的忧患意识以及求战心理。在作战准备阶段,突击队为了欺骗乌干达哨兵和恐怖分子换装了迷彩服,使用AK-47步枪,甚至想过把脸涂黑,但为了防止误伤又取消了这一方案,还想到了到时候现场肯定会很混乱,每组都携带了喊话的扩音器。奔驰车喷漆反复涂抹,加了乌干达的国旗,甚至用硬纸板做了乌干达的车牌,在仅有的一次综合演练中还设置了特情来考验突击队的处置能力。行动开始后,突击队遭遇乌干达哨兵,击毙哨兵的行为暴露了突击队的行动,突击队强攻航站楼,在突击过程中个别队员跑错任务区域,指挥官中枪倒地,但突击队员们还是按照事先划分的任务,就近参与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了局面。撤离时不光清点了人质人数,还清点了官兵人数,确保不落一人,还在跑道上扔了定时炸弹防止乌干达追兵。

虽然行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突击队员们也用过硬的战术素养弥补了这些不足。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人,反恐部队只有平时严格训练,战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恩德培机场后来树立起一块纪念此次行动的纪念碑)

本文作者 :中华鹰犬,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