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梅赛德斯-奔驰女性所有者权利保护事件继续占领热搜。经过女车主和奔驰的多轮交涉,事件结果还没有定论,但和以前的各种社会事件一样,女车主的个人信息又被“心态”泄露了。

女车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她的短信、微信全是陌生人的信息,甚至有人恐吓她;还有人在网上“讲故事”,说她是演员、诈骗犯。她的家人也收到了谩骂、威胁信息。

隐私护卫队发现,在热点事件引发关注、激起全民讨论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比如手机号、家庭住址、邮箱账号等。轻则当事人收到“诅咒、谩骂、威胁”的短信、电话,重则演变成全网人肉搜索,酿成悲剧。

去年德阳一名女医生与两个男孩在游泳池里发生矛盾,相关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女医生及其家人的隐私被曝光,最终女医生不堪其扰,选择自杀。

纵观这些公共事件,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难以知晓,可能是恰好认识当事人的网友,也可能是涉事企业或个人推波助澜,还可能是最荒谬的一种——与事件无关的“好事者”的“一时兴起”。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在公众事件中,当事人作为核心人物,自然会吸引民众关注,但就事件本身而言,当事人只是参与者,关注其个人并不能推动事件的发展、解决,反而容易生出旁枝,转移焦点。

所以,公众在参与讨论公共事件时,要掌握尺度、严守边界,切忌随意泄露或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否则稍稍“纵欲”,就可能踏入犯罪牢笼。

网安法中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其中,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地址等。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认定,人肉搜索泄露个人信息属非法。

互联网的触角已遍布世界,信息一旦上传到网上,就难以掌控、难以清除,任何人可通过任意途径轻易地传播、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当“无尺度”的围观者肆意妄为时,本应是对事件的讨论随时可演变为针对当事人的网络暴力,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精神折磨。同时,难以把控尺度容易使得参与的围观者无意识地滑入犯罪边缘,甚至引发牢狱之灾。

所以,请务必切记:讨论公共事件,只需就事论事,表达言论不要涉及当事人隐私。

文/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尤一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