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旧金山、苹果发布会、乔布斯正式演示第一代iphone时,他自信地表示苹果将重新定义手机。

事实上,他做到的远比这句话更多。

那时震惊世人的全触摸屏幕、多点触控交互、多任务系统、漂亮简洁的UI,在15年后的今天,依旧是每一台手机的设计基础。

而对彼时的国产手机市场来说,似乎唯一能做的,除了模仿、模仿,还是模仿。

iPhone之前,没有iPhone;iPhone之后,全是iPhone

对于现如今的车企APP市场来说,蔚来APP就像是那个站在塔尖的iPhone,诸如极氪APP之类的后来者,只能选择模仿借鉴,毕竟没有什么路比别人已经走过更能说明安全靠谱的了。

而同为后来者的东风本田APP,则更让我哭笑不得。

作为切入纯电动新赛道的首款产品,东风本田e:NS1自然受到了不少的关注。而一同上线的东风本田的全新APP,似乎被遗漏在了角落中。

一句“东风本田表示将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围绕消费者全生命周期服务场景提供便捷服务”简单概括了这个APP的使命。

由于刚刚上架,APP商城里甚至难寻其踪,只能通过官方海报上的二维码才能一窥究竟。

东风本田对于这款APP为数不多的介绍里,标榜着这个APP有四大功能板块,分别是:了解品牌资讯、订购全新车型、参与话题互动、玩转车友社区。

而打开APP的第一眼,蔚来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相似的UI设计、相似的首页三段式结构、相似的话题推荐,给我的感觉非常像是东风本田APP的产品经理用抓阄的形式从蔚来APP里随便抓取了几个功能粘贴复制,拼凑了这四个板块。

左边:东风本田APP,右边:蔚来APP

在我跟同事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这是产品经理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功能,然后盲目模仿。

但我却觉得,除了产品经理本身思维的桎梏之外,背后是一些车企对于用户的敷衍和傲慢。

比如东风本田APP在拉新上唯一想出来的方法,是一个让我直呼内行的“组队云看车”,需要拉4位新用户,一同完成“3D看车”任务,然后发起者可以获得一次“神圣”的抽奖资格,奖品甚至都一无所知。

不瞒你说,我看到这个规则和UI设计的时候确实笑出了声。

打车软件对于拉新尚且都是有价值不菲的优惠券赠送,更别提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直接撒钱的土豪行为了。在APP开疆拓土的时候,如果还是用传统的“品牌放在这里,等着用户找上门来”的思维,那一定会被用户狠狠抛弃。

左边:美团打车拉新活动,右边:京东拉新活动

电动化的转型并不只是停留在汽车本身,蔚小理等新势力改变的,是车企与用户的整个交互模式,当你依旧用敷衍的设计、乏味的活动来对待用户时,用户又为什么要用宝贵的时间来与你产生连接呢?

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用户都很宝贵,用户的每一分钟也都很宝贵,这种鸡肋的活动消耗的不只是用户对于品牌的好感度,也是在扼杀一个全新车型在用户心中萌芽的机会。

也许你会辩解:后来者确实只剩下模仿的份啊。

但,真的如此吗?

左边:魅族,右边:iPhone

回到开头的故事,同样是在2007年,一家珠海小厂放弃了自己问鼎行业的随身听业务,转而研发手机,并且在两年后,iPhone已经统治世界的时候,带来了一款在当时所有人看来都跟iPhone外观一模一样的产品——魅族M8。

但相似的外型里,是魅族花费两年半时间打磨的软件系统,魅族的交互总设计师会潜伏在论坛里,和用户讨论新奇的想法创意,在M8上市之后,由用户组建的第三方社区也让M8的软件生态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成型,M8也在那一年问鼎国内手机市场的销量冠军。

模仿背后是真诚的创新还是无脑的照搬,用户当然是能感知到的,也只有当沉下心来,去调研、去摸索、去收集用户的需求,才能真正为用户打造一款他们需要的车主APP。

在写下这篇文章标题的时候,我刻意埋了一个谐音梗,也是我想对所有想要模仿蔚来的后来者所劝告的:做自己,才能向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