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风光无限。有机构统计,这几年短视频行业融资总额超过300亿元。短视频的红火不仅体现在融资上,身边玩短视频的人确实越来越多。

单纯从影响力来看,短视频已经从小众走向大众,从非主流走向主流。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新闻显示出,某些短视频平台依旧未脱草莽气,对主流社会生活产生反噬效果。

近日央视调查发现,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上隐藏着数以百计的未成年孕妇、未成年妈妈和未成年二胎妈妈。在这个大新闻之外,还有两个小新闻:

浙江永康一男子模仿网络视频,连拆10辆奔驰车标并录下,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抖音账号增加点赞量。该男子被警方抓获,面临刑事处罚。

最近抖音上流行按喇叭对“暗号”,有车主深夜12点进行验证,果然有其他车主鸣笛响应,相关视频收获几十万点赞。西安民警提醒,在城市主干道及安装禁鸣喇叭标志的路段鸣笛将罚款100元。

这些案例轻则违反公德,比如即使在没有禁鸣标志的路段,无故按喇叭也很扰民,重则突破法律,比如拆他人车标就是盗窃和破坏财物。但这些人为了点赞,不仅做了,还要亲自把缺德违法的证据固定下来,公之于众。在思维正常的人看来,这实在不可思议。

但是这些奇葩案例反而显示出短视频平台的“魔力”,它们的影响力已经从虚拟空间外溢,加以规范乃势在必行。短视频平台巨大的规模意味着,即使很小比例的有害内容也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后果。

坦白说,短视频平台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很低端。未成年人不能结婚生子,别人车标不能偷,开车不能乱鸣笛,任何有基本社会生活与法律常识的人都会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视频却能病毒式传播。

讽刺的是,这些短视频平台普遍以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自居,它们采用算法推荐内容,PPT上面写满人工智能、大数据之类的新名词。

问题来了,为什么短视频平台号称掌握这么多高科技,却频繁出现低级错误?为什么短视频平台动辄天价融资,却连基本的内容审核都做不好?

人工智能如果被用来把未成年妈妈推成网红,那么只能叫人工智障。与此同时,有短视频创业者自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原创,却败给了低俗内容和抄袭者。这同样体现了算法的倾向性,而算法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的价值观。

快手CEO宿华在回应央视报道时表示,算法是有价值观的,因为算法的背后是人,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算法的缺陷是价值观上的缺陷。这话很对,算法并不神秘,因为算法背后每个参数的估值是由人来定的。

短视频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广义的算法不仅应该包括停留时长、点赞分享数这些技术参数,也应该包括公德、法律、隐私这些社会参数。如果短视频平台长期置法律与公德于不顾,只顾着边取悦部分用户边大把数钱,那么它们再高的估值也都是沙上建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