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机的设置里,有一项是:色温。简单理解就是“颜色的温度”,同一物体的温度不同时,颜色看着也不同。举个栗子:黑色的铁,放在火中加热到800度后,看起来是红色的,到1300度时看起来是白色的,继续加热到到1800时看着是偏蓝色的。

总结一下不同环境或光源的色温如下:

那么它们的规律可以参考下图:

我们在拍摄时,相同光线场景,对同主体,改变色温,拍得的照片色调也不一样。

下边场景是在太阳光下的,手动设置不同的色温。

下图设置色温低,得到:

下图设置色温高,得到:

会不会有朋友提出疑问:按你最上边那个色温图,色温低了偏蓝,而色温高了偏红才对啊,可是拍出的照片是相反的,这怎么回事呢?关于这个,在文章后边我们会讨论。

设置色温,在相机白平衡选项里改变,白平衡选项中有多个选项如白炽灯、荧光灯、阴天、直射阳光等,如果场景光线符合,可以直接用这些选项。也还有自动白平衡和手动调节色温。

进入白平衡菜单:

在这里设置为你想要的色温,色温单位是K,比如3200K,6500K等,大多数单反相机都以100K到为最小单位。

如果把白平衡操作,单纯想象为色温调节,想着色温高照片越蓝,色温低照片越低,那么就不对了。因为决定照片偏蓝还是偏红的因素,不光是取决于相机设定的色温,还取决于现场色温,照片偏红或偏蓝的效果是机内设置的色温和现场色温的高低决定的。

需要理解的原则是:

1、当相机内设定的色温高于现场色温,照片色调偏红。

2、当相机内设定的色温低于现场色温,照片色调偏蓝。

3、只有相机内设定的色温等于现场色温,照片色调才是正常的。

在拍摄时,现场色温是不变的,那么以现场色温为标准,把相机色温设定的比现场高,照片就偏红。把相机内色温设定的比现场低,照片就偏蓝。这样就出拍出来所谓的冷色调,暖色调。

回过头再看,理解上边两幅人像照片的色温区别吗?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下图在下午的五点左右拍摄的,阳光还算明亮,现场色温大概在5000–5500K。我们把相机色温设定在4000K,看看拍出的照片,是不是有月夜的感觉:

然后改变相机色温,设定到7500K,是不是有种黄昏的感觉:

如果现场时间紧迫,拿捏不准,而拍摄的机会可能一闪而过,我们可以用白平衡包围模式,这样一次会得到多张不同色温的照片,导出照片后再选择最好的那一张。或者用RAW模式,后期处理时再改变照片的色温。

关于RAW,在一系列教程中提到好几次了,下期我们会讲到这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