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产品的创新点进行头脑风暴时,思维倒是发散,可容易没有条理,且深度不足,本文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介绍创新方法为主,输入法仅用于举例。作者并非输入法产品经理,行文中若有对输入法产品理解偏差之处,请读者包涵。

1. 本创新方法的底层逻辑

一般来说,新做一款产品,它的功能往往是根据核心需求来定的。但是产品上线之后,去拓展哪些功能,有时需要头脑风暴,去想尽可能多的创新点,然后进行筛选。

例如,一款手机输入法App上线后,能满足基本的打字需求,现在为使产品体验更好,要加什么新功能呢?纠错?语音?图文转换?翻译?……可拓展的功能太多了,太杂了,太乱了,一时半会也想不好。

其实,在头脑风暴进行产品创新时,也是有方法的。

在讲方法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创新的本质。

创新有两种:

  • 一种是0-1的创新,也就是从无到有;
  • 另一种是1-100的创新,也就是衍生、借鉴型的创新。

其实平时生活中,更多的创新还是第二种,例如圆珠笔与涂改液,出水的原理相似,不定就是谁借鉴的谁。

把某一功能借鉴到不同场景中去应用,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能之一。

老祖宗鲁班被锯齿状的草割破,他灵机一动发明了锯,用来锯木头。这就是借鉴了草叶自我保护的功能,将其迁移到锯木头的场景。其实早时人类大部分基础工具的发明,刀、锯、锤、罐等,大都借鉴于自然界。

总结来说,功能与场景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功能A可以应用到场景a,也可以应用到场景b。同样,场景a可以采用功能A,也可以采用功能B。也就是说,如果把某一类产品中的功能和场景统统列举出来,打乱,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就可能“碰撞”出一些新奇的方案来。

2. 本创新方法在手机输入法的应用

现以手机输入法为例,试试这套方法。

第一步:拆解现有方案

把输入法产品中现的方案进行拆解,拆为功能和场景。

例如:“在用户输入拼音后,根据云端词库推送候选字词”,这个方案的应用场景为“候选项较多,输入效率低”,功能核心概括为“云端词库/大数据”。之所以将功能提炼,是因为简练的功能描述在与其他场景组合时,已足够进行脑暴发散。

在调研搜狗、百度、讯飞等主流输入法后,将现有产品的方案按上述方法一一拆解,从而得到诸多场景和诸多功能,当然,场景和功能也可以抛开现有产品进行自由联想。例如,下图是作者列举的一些场景。

第二步:构建表格

把整理出来的功能和场景分别作为纵轴和横轴,做一个表格,也就是“功能-场景”矩阵。

如下图(仅展示部分):

其中打对钩的格子,代表是现有产品已有的方案。例如纵轴“用户输入历史/习惯”横轴“人名难输”对应的格子(上图画红〇处),指的是输入过的人名,输入法会记住,再输该人名时会直接蹦出来,某种程度上能解决人名难输的问题。

第三步:遍历格子,脑暴创新点

经过第二步,已将现有方案都打上√,那未打√的格子,就是潜在的创新方案。所以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遍历所有的潜在方案,找出可能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所有方案。

见下图,以第一列为例,针对“重码率高,候选词多/效率低”的场景,现有方案一般是根据云端词库调整候选词排序,以及记录用户的输入历史,调整排序。

我们根据本表格进行拓展,发现还可以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年龄、职业等)调整排序,根据用户预置的词库(例如医学词库、王者荣耀词库)调整排序,甚至根据所在文本的上下文或调整排序,根据用户正在使用的软件/网页调整排序。

例如:用户正在浏览有关王者荣耀的文章或正在使用王者荣耀App,输入法检测到后,在用户输入内容时即优选推送王者荣耀词库的词。

根据用户预置的词库调整排序,是PC端输入法常见的方案,但在手机输入法上应用较少,因此也属于手机输入法可拓展的方向。

将上述可拓展方案标为黄色,遍历完整个表格后,即得到下图样式的表格。

提得一提的是,在进行遍历脑暴时,暂不考虑可行性、合理性、成本、需求优先级等,先粗筛出来,后续再对这些方案进行详细评估。如果在粗筛时考虑太多, 会不利于创新。

第四步:整理脑暴方案

现在可将脑暴之后的方案列出来,也就是将上述表格的黄色部分整理出来。

列举部分方案如下:

(1)针对“人名难输”的场景,除导入手机通讯录外,可尝试导入QQ、微信等的通讯录。(后续需评估技术可行性)

(2)针对地址、邮箱、电话等特殊格式内容重复输入的场景,可以考虑检测到这类内容自动入库,例如将用户常输入的“安慧里小区XX号楼XX单元XXX”入库后,打anhuili,上述地址即出现在候选区。

(3)针对输入时容易打错,尤其是输入一长句,输完发现前部错了。

如果还未上屏,可以考虑根据用户输入习惯、用户预设词库、上下文内容等调整候选词排序。例如“xixieshy”,明显是输错的,按默认推送为“吸血时候”,但若采用“王者荣耀”词库,应优先推送“吸血书”。

如果已经上屏了,发现长句前部输错了,例如“北京欢迎你”输成了“背景欢迎你”。可以考虑根据用户输入习惯、用户预设词库、上下文内容等智能检测“背景”为疑似错误,在“背景”加下划线提示,并可点击“背景”手选其他候选项,例如“北京”“北境”等替换之。

还可以考虑删除类的功能,例如长按删除键快速删除刚上屏的整句话“背景欢迎你”,或者用手指涂抹“背景”即删除“背景”二字,并将光标留在在处用于输入替换词,这样解决光标难以定位的问题。或者引入PC端常见的撤销功能。

(4)针对语音输入/图文转换准确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跟文本输入一样的动态库,该动态库与用户信息、用户输入习惯、用户预设词库、上下文内容等有关。之后,例如,用户常输入的“吸血术”入库后,用户朗读xixieshu时,优先采用“吸血术”而非“吸血树”。

也可以引入与文本处理相似的快速全删、快速定位及删除、撤销等功能。疑似转化不准确处还可加下划线提示,进一步地,点击该处手选其他候选项功能。例如,“给我来棵吸血术”,吸血术疑似不准确,可手动选择“吸血书”“吸血树”等。

此外,可引入准确度评估的功能,例如检测到语音/图片不清晰时,预估转化准确率低于85%时,提示建议用户重新朗读/拍照。

(5)针对游戏中的横屏键盘很不方便,可以手动/自动调整键盘的样式,例如调窄一点,或者可设置为极简模式,仅包含输入语音键及其他功能键,无字母键,悬浮于屏侧。

(6)针对表情难找、文字自动配的表情不喜欢等问题,也是可以从用户的个性信息出发,包括用户信息、用户习惯、用户设置的偏爱表情类型等,给出更精准的推送。

总结以上,不难发现,很多功能是具有普适性的,例如从用户的个性信息出发,包括用户信息、用户习惯、用户预设的库等,给出更精准的推送;以及下划线、提示语、手选候选项等等提错、补错功能.还有对键盘样式的自动/手动设置。上述方案可以应用于许多场景和需求,因此在脑暴时可以重点挖掘。

3. 本创新方法的局限和不足

一方面是创新性可能会不够,因为基本上还是现有功能的拓展应用,并没有完全超出现有技术,你能想到的拓展方案,可能竞争对手也已经想到了。

另一方面,很多功能是复杂的,是包含两个甚至多个功能点的。如果这样列举可以列举出千万个功能。本文的处理是仅摘取核心功能点,可能会遗漏功能信息。

此外,目前来看本方法更适合输入法这样的工具类产品,至于电商、新闻、社交类App,是否适用本方法,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本文由 @九平均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