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很多狼粉期待我们讲一期关于闪光灯的内容,这次狼族公开课就为大家准备了关于闪光灯的一些使用技巧。

本期公开课视频

↓↓↓

课后总结

实操技巧

不管是使用TTL还是M档,你都要明白它只是影响曝光值。你想要什么样的打灯角度,还是要通过旋转灯头来改变闪光的发射方向。

由于闪光灯直打人物面部光线看上去非常的硬,很不好看,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天花板或者柔光板的反射来进行补光。

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设置为灯头朝上,打亮天花板得到漫反射的光线从而让人物脸部得到均匀的光线分布。这个时候建议使用M档。

闪光灯直打效果

跳闪实拍环境

跳闪的效果

如果在室外没有可作为跳闪反射的环境,那么我们就必须使用上各种柔光设备,尽量把闪光灯的硬质光线变为柔和光线。这个时候建议使用TTL档。

基本上在外闪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好闪光量的输出和闪光灯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所得的不同效果,就能灵活应用与夜景人像或静物拍摄等题材。

用塑料袋做简易柔光罩

室外柔光罩效果

室外用柔光板制造跳闪

室外反光板跳闪效果

从以上效果可以看出,为人像补光最好采用跳闪的方式为最佳。当然能再加上柔光罩的效果会更好。


外置闪光灯的4个模式

闪光灯模式:(M、A、TTL、MULTI) 外置散光灯一般有4种主要的模式。而高端闪光灯与入门闪光灯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频闪、高速同步、无线引闪及闪光输出指数大小的区别。

M档: 全手动的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光量。如果拍摄对像不会移动,这种恒定的输出光量则变相提供了一个很稳定的光源。因此M档适合,环境亮度固定,且拍摄对象距离也固定的拍摄场景。拍摄的时候只需要控制闪光的输出大小即可。

A档: 闪光灯根据闪灯机身上的感光器对现场环境光暗的测定,加上机身数据(焦距、光圈、ISO)去计算出需要输出的光量。

TTL:这个模式下闪光灯对输出光量的计算是根据相机机身的测光而定,跟A档模式不同的是,这个时候闪光灯会根据你的相机测光点来输出闪光的指数,所以曝光会更加准确。

MULTI:这个模式为频闪模式。频闪模式是为了在曝光时间内,按一定频率重复闪光多次,把运动被摄物体的各个精确时段捕捉成瞬间,然后呈现在一张照片上的特殊闪光功能。

作为创意性摄影创作,使用它也具有相当的乐趣。根据拍摄创作的需求自己可以任意调节闪光次数与闪光频率。


GN值

GN值:简单来说就是闪光灯输出功率。是一个衡量机顶闪光灯出力功率的一个数字标准,也是我们购买闪光灯的优先考虑因素。

弄明白这个东西之后,你就可以在闪光灯上设置输出功率——常见的功率为1/128、1/64/、1/32、1/16、1/8、1/4、1/2、1/1。


高速同步很重要

高速同步:一般高端闪光灯型号才会有这个功能。该功能,能提供快门超过1/200的同步闪光。

而拥有高速同步的闪光灯,最高可以同步到1/8000的快门速度。

一般应用于室外高亮度环境补光,及抓拍高速运动物体时候的补光。


ZOOM焦距

ZOOM焦距:高端闪光灯一般有变焦这个功能。注意闪光灯的焦距跟镜头焦距其实不太一样,而闪光灯的焦距,其实就是闪光输出所能覆盖镜头焦距的范围。

一般闪光范围可以覆盖20mm到200mm焦距。闪光灯焦距也是有自动档和手动档的分别。自动档的话就完全根据镜头焦距的变换而即时改变焦距范围。

大多数闪光灯的焦距范围是24-105mm,而高端的闪光灯可以覆盖20mm到200mm镜头的范围。需要更广的闪光范围,可以使用散光板来扩展,最大基本可以覆盖14mm焦距的范围。


对很多摄影新手来说,闪光灯的作用不过是「在不够光的时候有多一点光来拍照」。但其实闪光灯的作用远远不在于补光,还可以提供一个可控制光源,让你透过光线形造相片的效果和气氛。

本期样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