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

通讯员 肖天胜

掌上咸宁报道

种田靠“保姆”,自己不用种,还有收成。如今,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在全市悄然兴起。农田有了“保姆”后,农业生产全都交给‘保姆’托管,曾经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9月24日,赤壁市车埠镇黄土村,金色的稻田里,4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对已熟的中稻进行收获。村民刘家晖今年种了18亩中稻,其中4亩自己种植,剩下的14亩全交给黄土村科技创新专业合作社这个“土地保姆”全程托管。

赤壁市车埠镇黄土村刘家晖:“我们老百姓委托到村里,他们去管田,不需要我们老百姓耕田、不需要种子、不需要化肥、不需要劳作。”

今年初,黄土村科技创新专业合作社在赤壁首创土地全程托管新模式,合作社与村里180户农户签订了1000亩水稻田托管协议。

赤壁黄土村科技创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伟金:“我们整个‘保姆’服务设成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第一是我们帮他耕种,再就是我们帮他配稻谷的品种,跟他田间管理,跟他收割,跟他统一销售出去。”

土地托管后,农民如何获益?根据托管协议,农户向合作社支付600元托管服务费,种植获得农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且约定产量不低于1000斤/亩。按照每斤稻谷1.2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最低收益1200元,除去托管费用,农民每亩田最低还能增收600元。

熊伟金说:“根据目前收割上岸的稻谷以及数据核算,1亩田产稻达1100多斤。这1100斤有将近1300多块钱,老百姓支付我们600块钱(托管服务费),多余的700多块钱全部支付给老百姓。”

按照这种模式,亩产1000斤以上,合作社和农户双方都能获益。高产量高效益从何而来?据合作社负责人熊伟金介绍:合作社采取规模化种植,通过整理小路、小沟、边埂,种植面积能增加5%;专用品种订单可以直接对接用粮企业,每亩增收达150元;机艺融合,统一管理,粮食总产量能增加8%;规模化种植使批发价成零售价,农资成本能降20%;全程大型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工6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许多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托管有效解决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和“新生代农民不愿意种地”的难题。

熊伟金说:“我们现在农村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家里种植,(土地托管)能解决这个劳动(力)的问题。发展这个模式主要是为老百姓增收,以前他们土地流转给别人种,基本都是100—150元(每亩流转费),我们一下跟他增加到600元,相当于增加了3倍的收益了。”

坚持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保姆式”服务,创新了农业经营方式,增加了农民收入,“托”出了现代农业新气象。

责编:丁婉莹

编审:向东宁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