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移动卡要什么条件

2023-04-03 23:23 74次浏览 攻略

17日,中国交通广播报道了山东临沂邢先生遭中国移动推销套餐,并且套餐悄然涨价后并未提前通知导致邢先生损失800余元。引发广泛关注。详情→

(《中国移动套餐扣费暗藏玄机,用户多次申诉始终无法解决》)

记者在调查报道中了解到,工信部门并不允许外呼中心进行推销套餐类型的电话呼出服务,并了解到在用户与客服遇到分歧时,移动运营商应视具体取证情况而定,如无确凿证据,应以有利于电信用户的解释为准。

专员快速处理

当天解决用户问题

2021年8月18日下午,记者再次联系中国移动处理此事,也针对相关问题给出处理建议,客服人员耐心将事件经过如实记录,并反馈给专员进行处理,当天晚上20点记者接到邢先生电话称:“话费问题已经解决,客服态度良好,特意微信转账1000余元,弥补了原本的损失。”

邢先生回复00:0000:23未加入话题

邢先生:你可能今天又给那个移动公司打电话了是吧?

记者:对。

邢先生:他今天晚上移动公司找到我,这个服务很好,也给我退钱了。

记者:退了多少呀?

邢先生:1000多元钱,比我交的钱稍微还多点儿。

记者:他是以那个话费的形式返给您的,还是?

邢先生:现金。

三年时间,邢先生多次联系移动客服未得到有效解决,直到记者拿出外呼中心的营销行为违规证明,中国移动才快速解决该事件,得以保障邢先生的合法权益。在报道发文后,不少网上用户对此都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认为移动运营商的营销行为存在部分不规范的地方。

记者手机体验

推荐套餐价格普遍偏高

用户除了质疑套餐“暗自涨价”外,也在更改手机套餐方面,发现各通信运营商存有“玄机”。有网上用户表示,用户在手机客户端办理更换套餐时,存在看不到低价套餐的行为。通过网络留言发现,移动运营商通常存在把低价位的套餐下架的可能性,一段时间后再上架,其实是给优惠到期想要降低套餐档次的用户设置办理难度,“阻止”这部分用户降低套餐资费。

记者也通过不同手机,对不同运营商进行对比,通过记者体验发现,在进入手机端办理更换套餐业务时,界面推荐的套餐价格普遍高于手机原本套餐的价格,同时在更多档位中,存在着难寻低价套餐的事实。

(记者体验更换移动套餐手机界面)

(记者体验更换联通套餐手机界面)

新老用户区别大

老用户难享优惠价位

移动运营商为了招揽新用户,经常推出一些诱人的优惠活动,比如首充送话费、升级套餐送流量等活动,此类套餐都是为吸引更多新用户入网而推出的,然而老用户却没有办法享受到这类优惠。个别网上用户指出运营商对待新老用户区别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老用户换号是麻烦的开端,后续需要告知亲友换号、换绑银行卡等一系列操作,所以移动运营商并不担心老用户换号;另一个原因则是用户绑定了套餐,用户无法携号转网。”记者也查询了携号转网的条件,发现移动运营商也有“限制”。在转网前除了结清历史账单,必须成为无合约或合约到期的用户,并解除所有限制转网的业务。

早在2018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曾发出要求进一步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文件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片面夸大或混淆资费优惠幅度,以及做出其他容易引起用户误解的宣传。除双方合同另有约定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限制用户选择或更改任一在售的资费方案。

营销不规范

9元套餐真优惠?

近日记者在抖音、微信等平台中发现,移动9元套餐的电话卡广告正做宣传,通过短视频等网络营销手段打开下沉市场。可套餐价格真的是通讯商表面宣传的价格吗?记者也进行了了解。

在9元的套餐的宣传图中有一行小字,仅首年享价格月租9元,第二年恢复至19元每月。图中提到套餐中包含30G专属流量。不过这就意味着一旦在专属流量外消耗流量,就需每日消费1元,从专业角度分析,目前使用手机的用户,几乎无人能做到每日仅用专属流量,系统内部软件也会存在流量的消耗可能性,根据分析结果,每月的用户的使用价格并不能达到宣传中的每月9元,一年后真实月消费价格至少在49元左右,这其中还不包括其他通话和短信费用。当然套餐的选择在用户手中,可能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这些套餐正巧满足自身的需求,不过用户更需要简单明了的套餐价目表,而不应该通过营销手段刻意抹去真实价格,让用户去承担不明真相的后果。

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合理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方案。方案应当列明资费结构、收费项目、资费标准、计费原则、对应服务、办理条件、有效期限等内容,做到简单清晰、用语规范、无歧义。同时要求做好资费“清单式”公示。从上述诸多反馈当中看出,显然移动运营商并未做好营销规范,反而和用户继续做起“数字游戏”。

工信部门一直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尽量简化资费套餐结构,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为用户推出根据使用量给予优惠折扣的阶梯定价式资费方案,同时要求不得虚假宣传、片面夸大或混淆资费优惠幅度。对于各移动运营商只有在营销过程中做规范到位,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真正维护好用户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

记者:华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