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巴不得没人关注自己,每天都想丢掉手机,享受失联带来的片刻安宁,最大的愿望就是——从别人的眼中消失,当一枚没有人注意的“小透明”。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燕玉涵

编辑 | 林意欣

有一群人

最大的愿望就是没有人注意自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或经历:

常去一家餐馆吃饭被老板记住,为了避免相熟后的打招呼环节,不得已换了另一家店;

上课时怕被老师选中提问,文艺活动只想默默当个观众;

毕业前期,同学们忙着聚餐、合影,你却想逃避一切集体场合;

工作群里从不进行除“收到”以外额外的发言,一心想当“小透明”;

甚至有时想扔掉手机,断掉外界一切联系,享受片刻的消失…………

有人曾为自己在集体中的低存在感而心生失落,为不被关注而感到自卑,发了朋友圈后便频繁刷新着点赞和评论,期待得到别人的回应。

但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巴不得没人关注自己,每天都想丢掉手机,享受失联带来的片刻安宁,最大的愿望就是——从别人的眼中消失,当一枚没有人注意的“小透明”。

在豆瓣的消失学小组,有超过18000名“隐形人”聚集在此,讨论着如何在日常生活和集体中让自己“消失”。

对于想消失的小透明来说,毕业季是一个艰难的季节,因为不可避免地多了很多带有感情色彩的集体活动环节,比如聚餐、拍毕业照。

豆友@山竹掰着手指头 数着毕业前要经历的三个集体场合:体检,拍毕业照,和最终答辩,并暗暗计划着除了答辩,其他的打算通通逃掉。而他不想体检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想和同班同学碰面。

豆友@小年 也完全不懂照毕业照大家在开心什么,于是借口肚子饿腰疼逃离了现场。

有人会认为,这样逃避社交的行为是因为TA没有朋友,更没有感受过朋友环绕带来的温暖。

橙子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虽然她的确没有长期维系的友情,但她并不是一个孤僻的人,偶尔也会跟同学一起参加活动。但橙子始终觉得,还是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最舒服,“不用想太多,更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用绞尽脑汁找话题尬聊,自己想干嘛就干嘛,这种感觉最自在不过了。”

橙子喜欢一个人走路,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这样的时刻不仅没让她感觉到孤独,反而还觉得十分享受。

有一次,她把手机扔在家里,自己带着相机出门,在附近走走拍拍逛了两个小时,“丢掉手机感觉自己好像在别人的世界中消失了,连呼吸的空气都是自由的,路过平时每天看到的山茶花树都觉得格外地美,用相机给它拍了好几张照片。”

“消失学”小技巧

实际上,有很多像橙子一样享受孤独、喜欢独处的人。在别人绞尽脑汁想办法融入集体获得关注的时候,他们想寻找的却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办法。

他们还总结了一些消失学小技巧:

1.随大流,有事装死

外貌上不要有突出热点,比如发型要是最普通的黑色天然发型,日常穿搭也以简单为主,色调可以走“性冷淡风”,黑白灰、牛仔、运动服,都买基础款,避免风格强烈。如果近视就戴个款式最常见的眼镜。日常装死,不上学上班的时候尽量消失在社交中,比如在班群工作群了不要回除了收到之外的消息。不发表观点,更不要出头,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2.不更新社交软件

微信昵称用最普通的英文或者emoji表情,头像用跟自己年龄段匹配的爆款,最好是没有实际内容的图片,朋友圈背景图空白,日常不要更新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动态,努力使这个号在别人眼里是没人在用的状态。

3.定期清空或注销社交账号

即便有时会在微博发一些心情感受或吐槽,每隔一段时间注销或清空社交账号可以保证留在网上的痕迹被定期清理,抹掉存在的痕迹,营造一种消失感。

4.端水大师

干部、评优等不要参与竞选,选别人的时候尽量端水,同学和同事关系也要端好水,争取做到所有人都觉得你很好相处,但是又没有人跟你关系亲近。

渴望却又害怕建立亲密关系,

为什么有人这么“拧巴”?

相对于那些简简单单享受孤独、一心想做“小透明”的人来说,还有一部分隐形人群体是矛盾的。他们有时渴望有人陪伴,但一旦开始社交却又会觉得心累,又想当回“小透明”。

苏苏就一直在这两种情绪之间反复横跳。因为幼时家庭变动,从小就跟父母关系疏离的苏苏好像很难跟人建立起任何亲密关系。在别人面前,她也永远保持着礼貌且疏离的距离,既不会被别人看作“怪胎”,但也无法再产生任何亲近的情感。

临近大学毕业时,苏苏把此前加的一些群组都默默退了,“班级群暂时还没退,但我想等毕业后也退掉,退群之前我会把自己的照片还有我和别人的合影也都一起删掉,清除自己的一切痕迹”。但到了真要删掉照片时,过往的场景历历在目,回忆涌上心头,她又有一丝不舍。

有时候,苏苏也会觉得自己活得很拧巴,比如考研成功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担心自己到新的学校要建立新的圈子,开始为此感到焦虑和紧张。羡慕别人甜甜的恋爱,也想尝试开始一段新恋情,但在和新的人聊天这一环节就败下阵来,“找话题太累了,还是继续我的快乐单身透明的生活吧。”

其实,像苏苏这样渴望却又害怕建立亲密关系的群体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回避型依恋者”。

回避型依恋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很多回避型依恋者会声称自己“对谈恋爱不感兴趣”,日常生活中看起来也很独立。他们甚至搞不明白“依赖”和“独立”的关系,在他们的观念里,依赖就意味着不独立,独立就意味着不能依赖。

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在一段健康的伴侣关系中,两人是彼此依赖的,但同时又是相互独立的。比如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压力很大的时候,你可能希望从另一半那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但真的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还是需要自己亲自上场,每个人也都会有独当一面的时候。

回避型依恋者在生活中大多表现为与人保持疏离,同时不进行自我暴露,放佛透明人一样。这类群体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很高,关系的拉近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被控制的恐惧感。他们在关系中也随时处于防御状态,准备着关闭自己的“情感阀门”,从关系中撤离。

因此,他们虽然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一旦感受到关系拉近或关系受到威胁,他们出于自我保护又会马上撤离。这也是为什么苏苏会出现反复横跳的情况。

许多学者认为,这种障碍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内心经历和父母的情感忽视造成的。父母缺乏感情表达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不到关爱,从而变得习惯于感情的独立。所以当他们有负面情绪时,更倾向退回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从家庭和朋友那里寻求安慰。孤独或许是他们面对危机时感到最安全的方式。

既然是人格障碍,是否一定就要被“纠正”呢?

对于回避型依恋者来说,他们之所以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恰恰是说明,他们能够从这种模式中获得积极的反馈。

对此,美国精神医学教授丹尼尔·西格博士曾给出过建议,回避型依恋者可以通过理解过往的经历来逃脱被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定义和禁锢的境地,即重新理解和审视自己的过去,从中受到启发,给未来的自己以力量。

这让我想起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社恐”,当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的陌生的人,大多数人多少会有点紧张和焦虑,甚至想在现场成为透明人或者消失,但是其实倒也不必给自己过多的心理压力和暗示,不信你就装一次“自来熟”性格,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章:

《“以冷漠与疏离逃避爱”|穿着高冷外衣的回避型依恋者》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