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给女儿买了一件粉红色的外套,她拒绝了我。

这可是她人生第一次这么对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位妈妈说道,眼泪都快出来了。

她补充说:“买衣服的时候,我想着她皮肤很白,穿上去一定非常好看。没想到的是,衣服买回去之后,她没穿过一次。以前,给她买粉色的头绳、玩具、袜子这些的,她也挺喜欢的啊。”

那天,她问孩子:“你不喜欢粉色了吗?”

“不喜欢。”孩子回答。

“为什么呢?”

“因为除了粉色,也有很多别的好看颜色我也喜欢,为什么不能让我穿别的好看的颜色呢?”这位妈妈有种被冒犯的感觉。

但是仔细想想,女儿说的又何尝不对呢?

世间漂亮的颜色如此多,为什么偏要她喜欢粉色呢?

杨澜也曾碰到过同样的事,女儿12岁生日的时候,曾很认真地对她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粉色的衣服了,我长大了。”

但她觉得很欣慰,觉得这是孩子个性的彰显,是值得尊重的。

杨澜和她的女儿

12岁的孩子已经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知道拒绝妈妈给自己买的粉色衣服。

其实,就是已经开始懂得拒绝世俗偏见对自己的影响,开始学会走自己的路。

粉色真的是女孩的标配吗?

在18、19世纪天主教盛行的国家,粉色可是象征着阳刚之气的。

由于印染技术的限制,粉红色的染料在当时非常稀缺。人们认为粉红色是血液稀释的颜色,所以认为粉红色象征着鲜血,穿着粉红色衣服就像是负伤血战的战士,使男子看起来更有英雄气概。

拿破仑麾下的骑兵团,就是穿着粉红色军装,席卷了大半个欧洲。

1918年6月的《女士家居杂志》有文说:“人们普遍认为粉色有坚定、强大的寓意更适合男孩;而蓝色则表示更娇柔、精致适合女孩。”

粉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女性的专属色呢?

那也不过是几十年左右的事。

20世纪20年代,婴儿穿粉色或蓝色的时尚流行起来,因为这时人们才有能力制造耐洗无毒的染料。各大百货公司就颜色展开激烈竞争,女婴穿粉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于是,粉红色从男性的专属,转变为女性的代表。

21世纪,色彩心理学研究者Marisa Cohen通过实验发现:粉色会让两个人的互动更亲近。也许,这一特质更符合大众对于女性的赋义。

另外,“明星效应”也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粉色和女性之间的联系。

美国第一夫人玛米·艾森豪威尔(Mamie Eisenhower)引导的女权运动,赋予了粉色另一种意义。去除人们对粉色代表柔弱的“刻板印象”,粉色也可以代表阳刚。

梅米·艾森豪威尔在丈夫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总统仪式上,穿了一件镶有2000多颗人造钻石的粉红闪缎公主裙(图 | 视觉中国)

刻板印象是如何产生的?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概括、固化的看法。

由于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太多、太杂,为了给我们的大脑减轻负担,于是,聪明的人类就采取分门别类的方式,用一个总体的印象概括一个群体,刻板印象随之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刻板印象也给人们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它是偏见和歧视产生的源泉。它通过夸大异质群体间的差异性,产生歧视。通过忽视异质群体成员的个性,简化或夸大群体的特性,轻易给异质群体贴标签,产生偏见。

比如:

男孩不能喜欢毛茸茸的玩具;

女孩不能喜欢刀、枪、棍棒;

女孩应该有个女孩的样子,怎么能爬高蹿低、坐没坐相?

男孩就应该勇敢、坚强,怎么能腼腆内向呢?

男儿有泪不轻弹;

女性应该是温柔的、情绪化的,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承担更多家务;

女孩天生就适合学文科;

男孩天生数学好,适合学理科。

还比如:

四川人=能够吃辣;

广东人=喜欢吃甜;

东北人=直来直去,纯爷们;

福建人=好于漂泊、闯荡;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浮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如何转变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刻板印象?

一位年轻朋友说,寒假她在一个蛋糕店做兼职,那里的蛋糕都非常精致,其中有一个淋着粉色涂层,上面插着一个粉色火烈鸟摆件。

某天一位女士带着八左右岁的儿子来,孩子对橱窗很着迷,对这个粉色蛋糕尤其感兴趣。

可是,他的母亲皱着眉说:“这么粉,这是女孩儿才喜欢的东西。”

孩子并没有什么颜色属于什么性别的刻板印象,家长们却在不断灌输着。

要知道,火烈鸟是生活在盐沼地、极其富有生命力的鸟类,家长们却因为它是粉色,就把它归类为更具有“女性气质”的天鹅。

说完这位朋友很难过。

与其说一些女孩不喜欢粉色,不如说她们是不希望别人来定义“美”的统一标准,更不希望自己被“标签化”,陷入性别的刻板印象;她们更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追求个性化的人生。

那么,父母如何转变刻板印象呢?

1.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

在面临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各种选择,当父母与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需要及时进行反思。

可以问自己:我的想法是不是有些主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我是不是被刻板印象所影响了?

如果父母养成每一次面对与孩子观点对立时刻都进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便会经常在恍然大悟中调整自己的思考、行事方式,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对孩子心身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深远。

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对比

图片来源《终身成长》

2.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贴标签”原本是一种高效的认识和归类人和事物的方式,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习惯化的根据孩子的某些特点,简单粗暴地进行“贴标签”,那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冰心先生曾说过:“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

父母需要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摸清楚孩子的个性特点,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

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和眼光,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种强烈的独立的需要。

如果父母还像小时候一样对待孩子,让孩子不能独立自主的处理自己的事情,孩子就可能通过激烈的方式来反抗父母,以此来宣告自己长大了。

电视剧《小欢喜》

父母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适时把孩子生活的主导权交还给孩子自己。然后成为孩子人生的引导者和建议者。

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小伙子长大了,爸爸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对姑娘就可以说:“你看,妈妈今天要参加个聚会,穿哪个衣服好看?妈妈需要你参谋参谋。”

用平等沟通的说话方式对待孩子,既会让他体验到受到大人尊重的感觉,也会让他觉得父母很需要自己,这样亲子关系就不容易出现大问题。

真实世界中,并不只有黑白两色;特别是在孩子的眼里,他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五颜六色、色彩缤纷、充满乐趣的。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需要做孩子人生的引导者,教会他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和即将面对的未来。

-END-

作者:M T

编辑:番 薯

设计:昊 昊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