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十年生死迷茫,不思考,难忘。”,向祖先献上扫墓,心怀友谊,不断怀念清明。

清明,“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踏青游春休整,意趣绵绵的清明。今日清明节,浸润在清明的诗词里,明日,还自己一颗清洁而明净的心。

清明上河图 张维良 –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箫笛演奏家

行走在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又一次与清明邂逅。清明,多愁善感又意趣缠绵,因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诗词里清明节习俗——古典又鲜活,历久而弥新。

细雨霏霏,哀思悠悠,伤怀淡淡。在这祭拜祖先、怀念亲人的日子,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怨,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写伤逝悲痛心情的,要数宋代诗人高菊涧《清明》最为著名,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柳暗花明,景色旖旎,但已逝的亲人却享受不到这大好春光了,怎不令人痛断肝肠。苏轼《江城子》也是清明悼亡诗词中的杰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纯用白描,自然真切,毫无斧凿之痕,句句有声,催人泪下。

清明又名“踏青节”,概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最宜外出郊游。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谓之“游春”。欧阳修《踏青》写得生动传神:“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颇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神韵。宋代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风和日丽,梨花盛开,杨柳葱翠,流莺娇啼。

清明,祭奠的清明,踏青的清明,也是诗词的清明。吟诵三两句,不失为悦情赏心之雅事。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清明日对酒》

宋·高菊涧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xiǎn),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阮郎归·踏青》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yì)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部分文章整编自三亚日报、科学时报、西安晚报

点击「写留言」

留下清明带给你的一句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