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

翻阅古籍,我们不难发现有趣的现象。在祖先眼里,一切似乎都可以精密,“虫子”是动物的怪圈之一,自然免不了俗世。

其实在大部分和虫子相关的怪诞奇谈中,人们总是对其持有负面的偏见,将之视为不祥、灾祸之源。

纵然如此,古人笔下的虫怪仍表现出来相当的韧性,它们对“人虫互动”趋之若鹜,迫切地想要和人类建立友谊、引为知己,即使最终难逃被拍灭或者互相伤害的结局。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晋义熙中,零陵施子然虽出自单门,而神情辨悟。家大作田,至棱时,作蜗牛庐于田侧守视,恒宿在中。其夜,独自未眠之顷,见一丈夫来,长短是中形人,著黄练单衣袷,直造席。捧手与子然语,子然问其姓名,即答云:“仆姓卢名钩,家在粽溪边,临水。”复经半旬中,其作人掘田塍西沟边蚁垤,忽见大坎,满中蝼蛄,将近斗许。而有数头极壮,一个弥大。子然自是始悟曰:“近日客卢钩,反音则蝼蛄也;家在粽溪,即西坎也。”悉灌以沸汤,于是遂绝。

说的是一只蝼蛄化形试图和施子然攀交情,却被一农夫误打误撞道破了身份,施子然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用开水烫了蝼蛄窝,自那以后,便再没了对方的踪迹。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看吧,古今中外的人们看到虫子的下意识反应都是消灭而不是握手言和,由此可见人类面对虫子时那份刻在本能里的害怕。

恐虫的心理学定义

生活中,面对诸如蚂蚱、蜘蛛或蟑螂等虫子,相信不少人会尖叫着逃开,这种极端的心理阴影甚至会给个体带来持续的恐惧或焦虑发作,最后连简单的迈出家门都成了一种奢望。有的人也许很纳闷,明明小时候的自己可以生擒活捉各式各样的虫子,但长大以后却一天比一天怂,连碰一下都觉得害怕无比呢?

现代心理学习惯用恐虫症来解释此类现象,它指的是一类特定的恐惧症,典型症状是个体对特定事物或情境所产生快速发作的、持续性的恐慌与害怕,且存在时间大于半年以上。

根据《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5版的定义,该类恐惧症共分为5个亚型:动物、自然环境、情境、血液与其他。至于其可能带来的后果,若恐惧主题可以简单地避开,个体只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轻度的焦虑;若恐惧主题无法避开且全面发作时,个体会产生不可控的恐惧感,出现头晕、呼吸急促、疼痛或大小便失控等症状。

人类恐虫的真相是什么?

1978年,心理学家Rachman在《Fear and Courage》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个体习得恐惧条件反射的三大必要条件,他认为恐虫症的形成与经典条件反射、观察学习及模仿学习密不可分。

其中,经典条件反射是说个体曾因某些事件在过去受到创伤,故此后每当出现与过去那些恶性刺激相似的中性刺激时,个体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用学术模型来解释的话:与个体厌恶的恶性刺激(被蛇咬到)相关联的条件刺激(井绳长得像蛇),最终导致了条件反应(对井绳感到害怕、恐惧)。

观察学习指的是个体学会了害怕某事,并不是因为自身的恐惧体验,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恐惧反应。例如,父母带孩子游览动物园时,会对狮子、老虎等动物做出害怕的反应,孩子虽然从未置身危险之中,但通过观察,也慢慢开始害怕这些猛兽。心理学家Mineka在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中指出,观察学习广泛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之中,它是人类识别潜在危险物体的辅助手段之一。

模仿学习则可以视作为一种从榜样身上进行信息习得的手段,它是指个体通过语言、文字等作为媒介,将示范者在某一情境中针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在自己大脑中具象化,从而牢固、熟练且正确地掌握如何应对该场景下某些特定刺激的能力。

例如,针对说法“蟑螂身上带有很多病菌,不小心接触可能会生病”,虽然我们从未亲眼见过蟑螂身上的病菌,但通过模仿学习已经习得了贸然接触蟑螂的后果,继而引发了后续的恐惧反应。

事实上,模仿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研究显示,从阅历、性别、性格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的话,和个体越相似的示范者越容易被模仿,并且模仿过程中还伴随着一定的认知调节,最终趋向于个体自身认为的“最优解”。

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