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
(梳理历史背景,更好地看,不看也无妨)
公元前5年左右,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统治,罗马犹太行省,伯利恒,耶稣诞生。
此时正值西汉末年,王莽篡汉。
耶稣大约30岁时,接受犹太传教士约翰的洗礼,开始宣扬天国之道。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接受耶稣的思想时,正统的犹太教祭司却越来越憎恨他,认为耶稣的思想亵渎了犹太教的戒律,他所宣扬的天国降临,会遭到罗马当局的疑虑,破坏犹太人仅有的安宁,
公元30年,耶稣受难。使徒保罗宣称:“耶稣受难是以自己的死为世人赎罪,他不但要拯救犹太人,而且要拯救全世界的人,凡信耶稣的人得享永生。”这就使基督教有了从犹太教的异端教派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潜力。强大的罗马走下坡路后,越来越多对生活迷茫的人接受了基督教。
公元三世纪起,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几乎同时迎来了野蛮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东方,刚刚统一三国的晋朝,被北方蛮族攻陷,衣冠南渡,中国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攻伐混战的大动荡时期。西方,不计其数野蛮民族从大陆腹地走出,涌向罗马边界。
公元313年,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政权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下令允许基督教信徒公开传教,确立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帝国首都迁往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即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半,西罗马的首都迁往更靠近边界的米兰,罗马则在基督教被立为国教的新时代成为基督世界的中心。
、
为了应对越来越庞大的基督教信徒的组织和管理,主教制应运而生。主教就是指对一定区域的教会事务进行监督管理的神职人员,来确保此教区的传教。主教之上设置大主教,管辖若干个教区,大主教上设置宗主教。下图为五个宗主教分布,东方文明较多,故宗主教多。
公元410年,从未被征服的罗马城,被西哥特人为首的十万大军攻陷。
西方传来令世间恐怖的消息,现在正在口述此信的我,声音因悲痛而颤抖,泪如泉涌,咽喉哽咽,出声不得,这座称霸世界,把全世界置于自己统治之下的城市,如今却屈膝在蛮族面前,上帝啊,无信仰的暴徒把手伸向了你的财产,冒渎了您建设的神殿。
圣哲 罗姆
西罗马帝国崩溃。其中的一些野蛮民族已经信仰了基督教,于是罗马宗主教就成为能够唯一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存在,以至于我们称其为“教皇”。
穿插小tip:
随着东西罗马分裂,基督教也逐渐分化
教堂的前身——巴西利卡
罗马是城市生活的典范,修筑众多的公共建筑——斗兽场、剧场、浴场,以及巴西利卡。罗马人的城市生活是广场,每个广场都围合以柱廊以遮阴避雨,为了容纳更多的人,他们修建了更为广阔的巴西利卡。巴西利卡提供了一个聚集空间,用作法庭,会议厅或者交易市场——菜市场等。
红圈为巴西利卡
公元331年君士坦丁宣布基督合法后,第一批基督教堂就建造起来。位于台伯河西岸使徒彼得墓地上的圣彼得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基督教堂不同于雅典和早期罗马的神庙,并不是神灵居住的场所,而是供信徒聚会、祈祷、礼拜的场所。罗马的会堂建筑巴西利卡这样一种较少带有异教印记的建筑类型便成为他们公开活动的场所。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老圣彼得教堂的主要屋顶采用的传统的木桁架构造,而与此同时在罗马建造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则采用的是混凝土交叉拱构造。或许是为了与世俗建筑区别,圣彼得大教堂采用的木构屋顶做法被后世其他教堂所效仿,成为基督教建筑的标准结构。基督教成为国教,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不再修建的背景下,罗马的大型拱顶技术的发展就此中断,直到几百年后才得以复兴,罗马混凝土技术也由此失传,一千五百年后才重新被发明出来。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和基督教堂并不完全相同,巴西利卡一般是宽边朝向广场,人由长边进入,教堂则由短边进入。
前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静态的空间,左右都是相同的空间。后者则从短边进入后,有强烈地纵深感。所有的相互平行的线条都汇聚在前方神父的脸上。
除了巴西利卡式教堂,还有一种集中式教堂。
圣维塔莱教堂
圣维塔莱教堂
圣维塔莱教堂
这种集中式教堂具有和巴西利卡式教堂完全不同的空间氛围。在巴西立卡教堂中,圣坛虽偏居长方形空间的一侧,却是空间的焦点。在集中式教堂中里不具备产生透视的聚焦感。集中式教堂的空间焦点和中心是圣坛前方中央空间高耸的大穹顶下。为何两种教堂形式,一种是以圣坛前的神父为焦点,一种是以参加礼拜仪式的信徒的空间为焦点?
这种区别代表了基督教东西部教会发展的主要差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没有了皇帝,罗马教皇成为西方世界至高无上的精神领袖。巴西利卡式教堂突出强调的是教会地位。而在东罗马,皇帝依然存在,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教会受皇帝委托管理宗教事务,故皇帝尽管作为基督徒要参见教堂仪式,但教士仅仅起主持人角色,故集中式教堂突出体现的是皇帝的地位。
正是由于如此,集中式教堂在东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东正教会中广为流行,从而形成西方教会以巴西利卡式教堂为主,东方教会以集中式教堂为主的格局。
最能代表东部教会皇权至上的教堂的教堂是公园562年建于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为了容纳大量的人群,这座教堂采取了巴西利卡的基本形式,圣坛位于东端,为了突出皇帝地位,在巴西利卡中部特地建造了一个拜占庭式的大穹顶,通过帆拱支撑在两侧的墙根上。
红色所圏为帆拱
红色所圏为帆拱
穿插Tip: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称为帆拱。
西罗马帝国奔溃后的三百年多年中,法兰克人笑到了最后,除了孤悬海外的不列颠岛屿和被阿拉伯人占领的西班牙之外,几乎整个西欧大陆被纳入一个统一政权之下。
公元800年,圣诞节,法兰克人首领查理曼在罗马被教皇加冕,成为三百多年来第一位西罗马皇帝,并随后被东罗马帝国承认。在查理曼之前的基督教时代,罗马皇帝都是由军队和元老院推选出来的,皇帝被认为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教皇和教会只是受皇帝委托管理宗教事务,教皇为查理曼加冕表明宗教开始凌驾于皇权。
查理曼死后,他的子孙按照野蛮人的传统瓜分了法兰克帝国,近代法国和德国的雏形就此形成
然而随着野蛮民族的再次入侵,西欧大陆再次陷入混乱。较为弱小的势力不得不依靠强大势力,形成了具有中世纪特色的封建附庸体制。
公元11世纪起,这些野蛮民族相继进入定居文明,蛮族迁移浪潮终于停止,11世纪后半叶,终于出现久违的繁荣景象。人们在教会领导下投入到教堂的建设中去,由于这个时代的建筑是在罗马时代的结构和造型基础上发展创造起来的,故19世纪对艺术史进行归类时,称为“罗马风建筑”
罗马风建筑
德国的罗马风建筑
三分查理帝国的东法兰克帝国就是德国的前身,公元962年,德国皇帝被加冕为西罗马帝国皇帝,历史上称为神圣罗马帝国。1025年修建的施派尔大教堂是德国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罗马风建筑。
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空间焦点是东部的圣坛,为了体现皇帝的身份,在西段修建了一个横向前厅,设计为两层,其二楼的皇帝的宝象。这种设计称为“西部结构”,与象征教会的东部横厅相呼应。
十四世纪,意大利北部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其圣安布罗乔教堂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三廊巴西利卡形式,无横厅,除了东段的主圣坛,还有两个半圆形的小圣坛,形成这一时期了意大利常见的三后殿平面形式。圣安布罗乔教堂作为新建筑的开创者,最具特点的是其中厅屋顶的做法。罗马灭亡后,交叉拱技术逐渐荒废,米兰的圣安布罗乔教堂是最早恢复交叉拱技术的教堂,但与罗马不同的是,圣安布罗乔教堂采用新的肋骨拱结构来建造交叉拱。
前者是罗马的交插拱,采用的是整体模架,两个方向的拱都可以做成易于施工的半圆形状,于是两个拱自然形成的交线形成一个近乎椭圆的形状。
后者则与前者相反,先在各边和对角线上的拱肋砌出,然后在拱肋间分段砌筑拱顶,为了方便施工,对角线方向的拱肋也被砌筑成半圆形,这样就形成了中央向上隆起的形状,与罗马交叉拱有很不同的造型特征,而且随着柱子受力的增加,原先的柱式不再适用了。
原先巴西利卡式教堂整齐划一的列柱所形成的快速均匀指向圣坛的的节奏感被打断,了,指向圣坛的聚焦感也被削弱了。束形柱子和拱肋的应用却使教堂出现了指向上方的新的空间感受。原先独立存在的墙面和天花,通过交叉肋骨拱对角线方向的跨越被连接成一个整体。原先教堂面的视觉效果成为整体结构的视觉效果。
帕维亚的圣米迦勒教堂,1155年建成,同样采取交叉肋骨拱。教堂立面也是人字形
这是意大利罗马风教堂的典型立面特征,山墙檐口下有一种装饰用的连续假券带,这是罗马风建筑最常见的符号之一,最早在帕维亚和米兰所在的伦巴第地区流行起来,故又称作“伦巴第券带”,教堂入口凹入壁龛式的列柱设计也是伦巴第地区的首创,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地方,成为即将出现的哥特教堂的一大特点。
法国的罗马风建筑
查理帝国分裂后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是今天的法国的前身。西法兰克帝国封建势力强大而国王式微,各领主只是在形式上效忠国王。
克日尼修道院,910年修建,总长度达187米。
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在圣坛区域修建了两座横厅,横厅东侧和半圆形歌坛的外侧,都有专为个人祈祷、反省或小型宗教圣事活动而设置的小礼拜室。这种布局方式成了以后法国罗马分和哥特式教堂歌坛设计的主要类型。在教堂西端,也有一个类似西部结构的前厅,两侧立有塔楼,这种做法以后就成为法国教堂常见的立面特征。屋顶采用的筒形拱,这也是大部分法国罗马风教堂的形式。
克日尼修道院中厅
欧坦的圣拉撒路大教堂,建于1120年,中厅上方以尖拱形式的筒形拱覆盖,尖拱与圆拱相比较,其形状更贴合拱圈的形状线和推力,在跨度相同的情况下,对支撑拱或侧墙的水平推力明显小于圆拱,并且有效的提高空间的高度形象,这种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师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2,法国人在诺曼底地区卡昂修建的圣司提反修道院,其拱顶采用六分肋骨拱的新做法,与上文米兰的圣安布罗乔教堂采用的四分肋骨拱相比,它在中间又加了一道半圆形拱肋。修正了四分肋骨拱的中央隆起现象。但新添横拱限制了对角方向的斜拱的高度,其形状略显扁平,有种下陷的感觉(下方左图)
19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带兵征服英格兰,其子孙至今仍在英国皇帝宝座之上,罗马风建筑也借此传入英国。1993年建造的达勒姆大教堂,是英国最著名的罗马风建筑。它在四分交叉肋骨拱基础上继续发展,在横纵方向上都采用了尖拱构造,并且曲率各不相同,使斜拱在近似圆形的情况下,纵向筒拱平滑相连。这样消除了圣安布罗乔教堂的中央隆起现象,又避免了卡昂教堂中央下陷的感觉。
这种结构继续发展,就到了哥特式教堂的新时代。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起初被被称作“新式”或“法兰西式”。哥特是当初参与灭亡西罗马的一支野蛮部落名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提倡罗马文化,试图从种族从历史角度贬低否定“蛮族”统治下的艺术成就,便将其称为“中世纪式”十七世纪初,又进一步称为“哥特式”,意为“野蛮的,非希腊非罗马的”。这个词如今已不带贬义了,尤其是日耳曼民族后代建立的法国、英国、德国这些国家,更将哥特式视为民族风格
1160年建设的法国巴黎圣母院是早期哥特建筑的代表,在中厅拱顶上,继承卡昂教堂的六分肋骨拱结构,同时注意达勒姆教堂的经验,在纵横两向都采用尖拱形式,这样在斜拱成半圆形的情况下,是拱顶在纵向上平滑相连。
下图从右往左依次为巴黎圣母院、达勒姆大教堂,卡昂教堂,米兰的圣安布罗乔教堂
米兰的圣安布罗乔教堂:恢复交叉拱并采取新的肋骨拱结构,四分肋骨拱有中央隆起现象。
卡昂大教堂:六分肋骨拱。修正四分肋骨拱的中央隆起现象。但新添横拱限制了对角方向的斜拱的高度,其形状略显扁平,有种下陷的感觉
达勒姆教堂:在四分交叉肋骨拱基础上继续发展,在横纵方向上都采用了尖拱构造,并且曲率各不相同,使斜拱在近似圆形的情况下,纵向筒拱平滑相连。这样消除了圣安布罗乔教堂的中央隆起现象,又避免了卡昂教堂中央下陷的感觉。
巴黎圣母院教堂:卡昂教堂+达勒姆大教堂
1194年在火灾后重建的法国的沙特尔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巅峰期的代表作品。与早期哥特教堂相比,中厅的高度显著增加。尖拱技术和飞扶壁的日趋成熟,工匠越来越有能力去克服侧推力,使建造高耸的中厅成为可能,在罗马风时期出现的指向上方的空间感受在这个时期得到极大的增强。沙特尔教堂的中厅高度达36.5米。超过以往任何一所教堂。其次,室内采光极大改善,这也是得益于尖拱和飞扶壁的成熟,墙体不再起主要的承重作用而解放,使在墙体上大量开窗成为可能。
第三个特点是四分肋骨拱的重生。这个时候不但开间纵横两向都采用尖拱,甚至交叉方向也采用尖拱,构造复杂且形象不统一的六分肋骨拱就没有必要了。
第四个特点是指向圣坛的连续运动的聚焦感以新的面貌体现,同时具有强烈地向上的趋势。
在法国人极力在高度上寻求突破时,英国的哥特教堂则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窗花和拱顶的装饰上,如伦敦西敏寺。英国的哥特式教堂发展出一种“装饰风格”,所谓装饰风格,就是13世纪末到14世纪上半叶流行的一种哥特教堂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窗花和拱顶上。
埃克塞德大教堂,大量的副肋使法国哥特教堂清晰的结构逻辑变得模糊
十四世纪后半叶,英国又兴起一种垂直风格,其代表的格罗斯特大教堂。这种风格在花窗上精简了装饰,主要表现为密集的垂直线条,将想象力用于肋拱的装饰上。
格罗斯特大教堂修道院回廊
意大利是罗马祖地,对于这种由曾经参与灭亡罗马的野蛮民族的后代发展出来艺术形式他们始终持有保留。除了少数几座如米兰大教堂,意大利的哥特建筑只是在时代浪潮下采用了一些哥特建筑的流行符号,其内在逻辑仍然是意大利自身特色。
意大利米兰教堂
图源网络
1.文章《教堂是怎么产生的 有什么作用呢》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教堂是怎么产生的 有什么作用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