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8月15日是我国的中秋节。

“中秋节”一词始于《周礼》。

“中春昼,击士鼓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据殴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记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这就是说,农历八月十五,是在一年秋季八月的中间,故叫中秋。

从时令上来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秋收,自古以来,人们便会在这个季节饮酒赏月,载歌载舞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即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从气象条件讲,农历八月十五,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西北季风还很弱,湿气消退,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也显得特别晴朗,月亮看上去又大又圆,正是赏月的最佳季节。所以,在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玉盘般的明月,围坐在一起吃月饼,吟诗作对,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习惯。

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把月饼、葡萄、石榴、柚子、核桃、花生、西瓜等水果,摆放在庭院、楼台来祭月赏月,直到皓月当空,分食供月果品,家人其乐融融。

说到祭月,月饼是不可缺少的供品,也是人人喜欢的美食。所以,中秋吃月饼是一种普遍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当你在中秋之夜品尝月饼的时候,可曾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据说中秋吃月饼有两种说法:

一是朱元璋起义说。

元朝末年,蒙古贵族为了巩固其封健王朝,不准民间用铁制的武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朱元璋领导汉族反抗元朝暴政,高邮张士诚暗中串联,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为了方便传递信息,刘伯温献计,让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月饼里,在中秋节前分头送到各地起义军和老百姓手中。这一天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大将徐达攻下元大都,赶走元顺帝。朱元璋闻之大喜,传下口谕让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兵时传递信息的饼子改称月饼。

其实,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但它那时候只是象菱花一样的饼形食品。直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余》才有记载。

二是祭奉月神说。

据《燕京岁时记、月饼》叙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谓之团圆饼”。明刘侗、于奕正的《京都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清袁牧的《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由此可见,月饼就是最初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现在的月饼,已经成为传统糕点。它的制作风味因地而异,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滇式月饼……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在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平安详和的新中国。作为华夏子孙,当我们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的时候,你可曾想到那些守卫着国家安全的将士们?想到那些异国他乡的同胞们?想到那些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团圆和赏月的人们?让我们借助明镜般的皓月,来寄托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