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对打雷不神秘。有些喜欢天文气象的孩子可以说打雷的原因。

然而,远古时期,人们躲在树下或者洞里,听到天上轰隆隆的雷声时,他们只有瑟瑟发抖,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能归结为上天发怒,所以降下了万钧雷霆。

事实上,古人对这些神秘之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留下了无数的记载去表达他们的探索,这些记载从茫然到崇拜,从崇拜到分析。

成书于汉代的谶纬书《尚书中候》中这样记载:

秦穆公出狩,天震大雷,下有火,化为白雀,衔丹书,集公车。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明显是写的雷带来了祥瑞,充满了玄奇的味道。《尚书中候》对后世影响巨大,和“七纬”并称“纬侯”,也是后世谶纬之学的发端。这里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七纬”指的是书,但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尚书纬》、《诗纬》、《易纬》、《礼纬》、《春秋纬》、《乐纬》、《孝经纬》的总称,又称“七经纬”。但咱们题不在此处,故不再讨论。

但雷在古人心目中可不止是会带来祥瑞,同时还是恐惧的代名词。两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这样写: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古人对雷的心情和感受是矛盾的,有欣喜也有恐惧。那么,古人最开始对雷的认知是什么样的?经过了什么样的转变?人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并且人工避雷的呢?

一、初,天地之鼓称之雷

远古的时候,人们对雷怀着畏惧之情,可是又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的心目中,天上也是有人的,但这些都是神人,一喜一怒皆会引起人间大灾,这就是所谓的天怒。而雷因为伴有巨大的响声,更为古人所恐惧,他们认为,这肯定是天上神人的怒吼,也就是他们认为的天罚。

于是,雷的神奇就越来越多。《河图帝纪通》中记载:

雷,天地之鼓也。

这种比喻还是比较形象的,但是却带着严重的惊恐和无知。而且古人很快就把雷给拟人化了,同样是在《河图帝纪通》中写雷神原本是黄帝:

黄帝以雷精起。

《河图稽命征》中记载:

黄帝最初之神职盖为雷神,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

这里的附宝为黄帝生母,《河图稽命征》原作者不可考,现在也已经失传,现传七纬之中的《易纬》里没有收录,应该属于杂纬一类。

汉代原作者已经不可考的谶纬类典籍《春秋会诚图》中记载:

轩辕,主雷雨之神也。

我们看这些记录时,有时候会觉得好笑,最开始是天地之鼓,然后就迅速的拟人化,找出了一个人来代表雷神,而大家选择的是黄帝。其实这并不奇怪,拟人化是迷信和清醒的交叉表现,说明人们对雷的尊重和想要去明白雷是什么,更寄托了人们对雷的美好期望,黄帝受人尊得,他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也希望雷能像黄帝那样。

由此,黄帝被架上了雷神的神坛。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认为这些记载就全部是迷信,这是一种朦胧的认知状态。东汉思相家王充在《论衡》里这样说:

图雷之状,畾畾如连鼓形。又图一人若力士,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椎之。

我们看这里的记载跟我们后世看到的那些神话故事或者神话电视里的雷神已经很像了。在这里我们仍然要说,这是人们最初对雷的认知,从天地之鼓到把雷拟人化。而且这些典籍其实都是在汉朝时写成的,汉朝的时候出了很多典籍,不过也不是汉朝一朝编撰的,很多是把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重新编录,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汉朝时人们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事物的思考。

同样是在汉朝,有人对雷有了全新的认知。

二、再,阴阳相薄谓之雷

我们在看古代典籍时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儿,那就是一方面,人们对未知抱着一种畏惧和神化的心理,一方面又拼命的去研究为什么会产生。比如雷就是,人们害怕和恐惧,神化并且拟人,但还是有人在不断的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雷,这就是求知。

汉朝对于雷最精彩的描写研究记录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里面是这样说的: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露。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

啥意思呢?天和地的精气融合起来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精华融合集中产生春秋冬夏四季,四季各自的精气分散产生万物。阴阳二气相偏离,形成怒气便产生风;阴阳二气相交合,便形成雨。阴阳二气相迫近,感应即成响雷,激荡而成闪电,散乱便成浓雾。如果阳气强盛,雾便散开成露水,如果阴气强盛,雾便凝结成霜雪。

太经典了,太精彩了这段描写,淮南王刘安虽然最终反叛,但他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是古籍瑰宝,我们看这段描写时,不能看到天地和阴阳这样的字眼就认为这是迷信,事实上,这里蕴含着汉朝人对天地的思考,这里的阴阳二气也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玄奇的阴间阳间。所谓的阴阳相薄,感而为雷可以理解成阴间和阳间相撞而产生雷吗?当然不能,正确的理解方式是正极负极相撞而产生雷,这里面有古人对天地认知的巨大进步。

宋代理学家程颢说:

电者阴阳相轧,雷者阴阳相击。

我们可以理解成雷是正极和负极相撞而产生。而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在汉朝时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概念,他们没有正负极的认知,但认为这是正负极相撞而产生。

当然了,也有人说《淮南子》中这样说其实是引用了《榖梁传》,因为《榖梁传》中几乎有同样的记载:

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

有人认为《榖梁传》是战国时期成书,和《左传》一样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产生的书,但这书其实是在汉朝时编成,一旦再一次被人编录,就会加入新的东西。所以说《淮南子》引用了这里面的并不客观。

而这里的阴阳二气跟汉朝的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其实都是继承于汉初思想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哲学思想,董仲舒创造了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后面包括天文学家张衡也都认可并且推崇这种哲学体系,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在研究宇宙起源时所认为的混沌二气,清者上升成为天,浊者下沉成为地,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清者上升成为阳,浊者下沉成为阴。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杨泉认为是风相遇而产生的雷,他在《物理论》中是这样写的:

激风成雷,风清热之气散为电。

这里说的是什么?就是风相遇后产生了雷,而散开后产生了闪电。《物理论》是一本学术专著,但在雷形成的认知上,汉朝时的比他的更加接近真相。

东汉末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雷时,参考了《唯南子》中的理论:

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同时,人们对雷的研究已经不止局限于天文学上,相对应的历法和节气也都有应用,西汉礼学家戴圣在《礼记·月令》中记载:

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发声,仲秋之月,雷乃收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早在汉朝时,人们对雷就已经不再迷信,他们研究雷和利用雷,而这样的研究和认知比西方早了近千年。

三、后,知雷而避雷

人们对雷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会产生避雷和利用雷的想法,比如在建筑上加避雷针预防雷击和火灾。说到避雷针,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富兰克林,以前的课本上还有这样一篇课文。但事实上,早在汉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已经开始在屋顶或者殿宇上设置可以避雷的装置。

唐代苏鹗写的《苏氏演义》中这样说:

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这里的蚩尾就是后世的设在大殿上的鸱尾,仰头向天,嘴里有铁丝一类的引线,打雷时可以将雷引到地下,这就是最早的避雷针,苏鹗记载的是汉武帝时期就有人这样提议了,我们假设这个故事是乱编的,就按作者的年代也是在唐朝,比西方的十八世纪要早了很多年。

魏晋南北朝时,建寺庙或者塔时,就会在最顶端设一个尖状的铁器,在那个时候叫“铁制古刹”,还有的是葫芦状的,而宫廷之中那些大殿上所谓的避雷柱也多采用容易导电的东西直通地下,这些名叫“雷公柱”的装置,其实都是原始的避雷针。

论利用雷最疯狂的设计当属明代永乐年间建在武当山顶的铜铸镏金大殿,每逢雷电大作时,大殿顶部就有一个巨大的雷电火球出现,成为一时奇观,被称为“雷火炼殿”。大殿整个如一架钝头避雷针,把避雷和利用雷玩到了极致,简直就是巧夺天工。

到了现代,人们对雷已经完全不再恐惧和感觉到神秘,小孩子视为稀松平常,但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对雷的认知上走出了第一步,他们迈出了从零到一的步伐,才有了后世从一到无尽的了解。所以,他们是开拓者,我们只是继承者。而这样的继承还会生生不息的传下去,因为我们是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祖宗给了我们薪火相传的开始,我们当然不会失去这样的优良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