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恩是晚唐时代出生的诗人。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如,“问君归期还没定下来吗,巴山夜雨上秋池了”,比如“春蚕到死丝都成了,蜡化成灰烬开始干枯”。

再比如言简意赅,却又美妙无比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说到这两句诗,怕是无人不知吧,每当人们表达对黄昏的赞美之情时,这两句诗就成了被引用的对象。

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两句诗却都存在争议,问题就出在“只是”两个字上。那么“只是近黄昏”中的“只是”究竟该怎么理解呢?我们不妨结合全诗一起来聊一聊。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题目中的乐游原早在汉朝时期就是有名的风景区,到了唐朝更是成为皇城胜地,站在乐游原上,长安城的一切风景皆可一览无余,文人墨客也为赞美它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佳作。在这些佳作中,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却凭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脱颖而出。

开篇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作者这里只是很平淡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不适”的心情,以及事情的发端与地点。如果非要评价这两句的艺术美感,相信大家都会说它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确如此,作者平铺直叙,无论意境还是炼字方面都没有去刻意的突出。

但是,这两句所起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它很好地为后文做了铺垫,把基础打得很结实。

诗巷在我们的格律诗写作课程中很详细地讲到过:即使开篇做不到吸引读者,也要做到“稳妥”,把首联“奠基石”的作用发挥出来。

转合两句就很有特点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在这里忽然亮招,给我们来了超具艺术特色的描写,用短短十个字,概括了黄昏的美、表达了内心的情。

这两句之所以好,是因为其中用到了“无限”与“只是”两个词进行了逻辑关系上的巧妙处理。所以纵然作者没有具体去描写黄昏的景色,黄昏的美依然能够被读者感知到,因为有这两个词在激发我们去想象。

那么问题也来了,“只是”究竟该怎么理解?有人同意将其解释为“但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情,解释为“但是”非常妥当:夕阳无限美好,但是很可惜,天已近黄昏,所以这样的美景很快就要消失了。这里有作者对天色、对身世、朝廷命运三方面的叹息,整个色彩是无比沉郁的,非常契合开篇两句所奠定的情感色彩。

还有人认为“只是”应该理解为“正是”,因为在古代,只是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正是”。如果这样解释,那转合两句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夕阳之所以无限美好,正是因为天近黄昏。

相应地,前面的转折关系到这里就变成了因果关系,而情感色彩也明显变得积极乐观,再与开篇两句结合起来理解,貌似也是天衣无缝的;作者刚开始心情不好,但在看到夕阳的时候便顿时豁然。从手法来讲,我们可以认为他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将两种理解对比来看,笔者还是比较偏向于第一种,原因就是“但是、只不过”的解释不但契合作者诗中的心情,而且还更契合他的人生遭遇与惯有的写作风格。

那么,对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著名诗句,各位看官怎么理解,不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