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了第四次全国物流行业先进企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本次共计49个单位获得“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称号,187名同志荣获“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称号,28名同志荣获“全国物流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专访了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中的九位代表。本文依次发布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陈方,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总经理韩东亚,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赵萌等三位劳模代表的专访报道。欢迎您阅读并传播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先进事迹!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方、韩东亚、赵萌)
陈方:20年坚守追梦,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
文/本刊记者 庞彪
“很多人认为,成功来自个人努力。但个人的力量在时代洪流之中非常渺小,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感恩这个时代,感恩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厚爱包容,也要感恩所有象屿人的努力。草根精神、事业情怀,这是象屿人的精神,也是我的一份坚守。”2020年12月29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方荣膺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这份殊荣属于象屿集团,属于厦门市物流协会,更是时代所成就的。
深耕象屿20年,陈方见证了象屿集团乃至中国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他以务实的专业精神和前瞻的战略思维,不断实践、优化“搭平台、促共赢”的象屿模式,倾力推动总投资超500亿元的战略项目落地,为中国现代物流业模式创新、资源整合、提质增效提供了成功样板。截至2020年,象屿集团已连续3年稳居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2位,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98位,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作为厦门市物流协会会长,陈方还带领协会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智慧物流、“互联网+”、新能源等先进领域积极拓展,在推进区域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服务中小物流企业,整合链动各方资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争分夺秒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大年初二(2020年1月26日),我接到厦门市委主要领导的紧急来电,要求象屿集团勇担国企责任,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准备,承担紧缺防疫物资的海外紧急采购任务。”陈方告诉本刊记者,时刻关注疫情态势的象屿人早已做好准备,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他和同事们就逆行出征,全身心地投入“战疫”保供的最前线。
当时,包括医疗口罩在内的各种防疫物资紧缺。“请大家迅速行动起来,马上广泛了解国外医用口罩的进口渠道,有货的马上进口,有相关信息的立即汇总到集团公司。”陈方第一时间将这一需求发布到集团的高管群内。发完微信,他又立刻打电话给集团旗下所有相关公司负责人,逐一落实工作部署。
不到半个小时,第一个货源信息传来。陈方立即协调人员、组建团队,仅用72个小时就将首批境外采购口罩运抵厦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陈方带领象屿供应链团队紧密协作,从锁定资源、洽谈合同、签下订单、资金保障到协调物流订舱、装车、运输、清关、验货、入库……环环相扣、争分夺秒。“春节前刚换的手机电池都用坏了,那段时间基本都是24小时运转。”陈方笑着对记者说。
随后,陈方担任厦门市应对疫情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成员,带领团队承担起厦门全市防疫物资的统一采购和仓储重任,总采购金额超过2亿元,仓库周转物资超过2亿件,倾力保障厦门市8家口罩生产企业持续生产。
“象屿集团在贸易物流领域的主营业务是大宗生产资料,口罩等防疫物资属于生活消费类资料,这一领域我们并不熟悉,因此这着实是一场硬仗。”陈方说,能够打赢这场战役,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国有企业的政治觉悟和担当,得益于信息流业务流统一的精确指挥和高效运作,更得益于象屿集团多年来在供应链与国际化领域的发展与布局。
倾力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
供应链产业连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象屿集团在推动供应链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遵循“搭平台、促共赢”的理念。“通俗讲就是服务他人、成就自我。”陈方介绍,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象屿人不断整合资源、延伸链条,从保税区内走向区外,从厦门走向全国,现在更沿着“一带一路”、国际化的道路不断迈进。
在陈方的推动下,象屿集团构建起“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国制造业提供集采购、销售、物流、库存管理、资金信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并通过物流有效掌控货权,提高业务黏性、降低业务风险,实现风险、利润、规模三者之间的统一。象屿集团还积极投身自贸区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在厦门打造城市及城际物流配送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五金机电物流集散中心、闽台中心渔港、台湾民生消费品集散中心等一系列平台项目,并且从无到有打通厦台海运快件通道,构建起链通全球的跨境电商服务网络平台。
依靠资本市场,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是陈方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的又一“法宝”。在象屿集团挺进东北的过程中,他牵头发起的并购项目和三次融资,帮助象屿集团快速实现全面布局粮食供应链的战略目标,搭建起集种植、收储、物流、贸易、深加工、园区运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总仓储能力逾150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300万吨,年粮食贸易量超过1000多万吨,成功打造了“国家增产、农民增收、地方增税、企业增效”多方共赢的象屿模式。
对标一流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除了在国内供应链领域发力,陈方还积极推动象屿集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全球产业布局,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是象屿集团提出的新愿景。”陈方表示,要获得全球竞争力,在大宗生产资料领域就应当做到全球化布局,有效连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此象屿集团正着力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香港、新加坡、印尼、美国、新西兰等境外平台,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象屿集团在印尼投资建设的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是象屿国际化理念的集中体现。陈方介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不锈钢消费国,而印尼拥有丰富的不锈钢生产原料红土镍矿。该项目将中国的市场需求、技术管理优势与印尼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相结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于象屿集团而言,不仅生产成本下降20%~30%,还形成了稳定的国际供应链;于印尼当地而言,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培育了产业,还解决了就业、促进消费,因此也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去年,该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坚持一边建设一边生产,实现了钢厂、镍铁厂的双投产。预计今年将全面建成投产,年产值可望超过300亿元。
以建设印尼项目为契机,象屿集团还积极进军境外资本市场,赢得国际资本的青睐。2018年,在陈方的牵头推动下,象屿集团获得惠誉国际信用“BBB”(投资级)评级,成为首家获得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投资级评级的厦门企业,并在境外成功发行5年期5亿美元债券,得到贝莱德、蓝湾资管等国际老牌投资机构的认可,超募倍数近7倍,实现在国际资本市场精彩“首秀”。在陈方的推动下,象屿集团遵循“一带一路”国际化拓展思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过40%,有效地发挥了供应链企业在“六保”“六稳”中的重要作用。
韩东亚:智慧物流产学研“带头人”
文/本刊记者 吴茜
“这次有幸当选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是对我多年从事物流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着我更好的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12月29日,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总经理韩东亚在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前夕发此感言。
韩东亚(回族)在履职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总经理之前,他曾先后担任首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安徽省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特约研究员等。
引领智慧物流产学研发展
韩东亚对于物流的热爱深入骨髓,这不仅与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出身背景有关,更因他政府工作期间长期分管物流领域工作并曾担任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有着多年的物流管理和从业经历相关。他在2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深入研究物流领域问题,为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他更是为推动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物流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智慧物流正在成为物流业重要发展趋势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怀着一腔热血,近年他投身于智慧物流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是智慧化,但到底什么是智慧物流?缺少一个公认的、权威的说法。”韩东亚日前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的专访时表示,基于这一背景,2017年5月,他带领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联合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承接了中国物流学会的重大课题——“智慧物流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他本人担任课题组的组长和召集人。
“课题组对智慧物流从体系上做了一个梳理,光是智慧物流的定义,就与课题组论证成员包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等专家,开了多次论证会,最终给出一个相对客观、权威的定义。”韩东亚介绍。与此同时,智慧物流的发展与建设当然离不开国家政策与规划的引导和支持,“国家需要出台哪些方面政策,引领和支持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又如何倒逼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产业发展,我们调研了全国不少地方,召开一系列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座谈会去进行探讨。”韩东亚打了个比方,包括物流“无人化”是否会导致群众失业问题及应对机制,“无人驾驶”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
为深入研究推动智慧物流发展,韩东亚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余玉刚合著了《智慧物流》一书,对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平台、智慧物流产业以及后续发展热点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该本著作一经刊发,就在业内广受好评。正如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原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书评所言:《智慧物流》的刊发,在促进学术和业界同行之间的交流,以及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安徽省政协和省政府的咨政会、安徽省“两会”新闻发布会等会议上,韩东亚多次发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的发言,引起了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智慧物流相关建言被纳入安徽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相关文件政策内容之中,据韩东亚介绍,安徽省领导专门就这个文件的制定开了一系列的论证会,“在文件制定后,还专门委托省政府秘书室的负责同志把成果运用的情况给我做了一个通报。”
将理论付诸实践
在担任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期间,韩东亚带领团队在开发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扩区升级——成功增挂“合肥上海产业园”牌子,进一步擦亮了其作为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的金字招牌。多年来,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连续荣获“中国优秀物流园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与投资价值的物流园区”等荣誉称号。
如何打造最具竞争力与投资价值的物流园区?多年身处管理一线的物流实战经验,再加上长期投身物流理论研究,在韩东亚身上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他认为,应重点把握三个方面: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为工业经济和其他经济降本增效增加新动能,要把物流业作为真真正正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来发展。”他先后实地考察了普洛斯、万科、阿里巴巴、安吉物流、传化物流、宝湾物流、深国际、中通快递等物流领军企业,亲历亲为,为园区引进了大批优质物流企业项目落地。
第二要做好统筹规划。随着多层仓库作业需要的垂直运输重物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牵头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时,他提出严格要求“建多层仓,不再建单层仓。”这样既便于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是理念领先。他积极推进、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并推动物流标准化等等。在他看来,“这样既能提升园区物流发展的质量,也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整体效能的提高。”
为抗击疫情和应急物流献良策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助力,而韩东亚作为我国著名物流专家,他的选择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建言献策,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围绕目前抗击疫情中我国供应链、物流领域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不足等问题,他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操作性强又接地气的真知灼见。
去年2月5日,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联合紧急发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物流与供应链对策研讨会”,作为被邀请的国内43名知名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专家之一,他深入调查分析武汉等地疫情期间医疗等物资的调配情况,提出“要推动智慧仓储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医院告急,另一方面红十字会等接受储存物资未能及时有效调配,开发一个集需求、捐赠和调配为一身的智慧仓储系统将会有力的解决此类问题,并易于推广。”
同时,韩东亚作为安徽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密切跟踪新冠疫情各阶段发展状况,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科学精神,积极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疫情期间,他所提的相关建议被安徽省政协、安徽省政府参事室作为专报,报安徽省领导,得到领导的批示和认可,并纳入到相关的建议中。同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专家,韩东亚关于抗击疫情及其应急物流的相关提议也被中央统战部等部门采用,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与肯定。
赵萌:扛起责任不负时光
文/本刊记者 席悦
短头发、一身合体的蓝色西装,让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市发”)常务副经理赵萌(满族)看起来十分干练。2020年12月29日是属于她的高光时刻,这天她因获得“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称号而站到了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目前,她负责超市发的物流配送、商品采购、连锁店运营等管理工作。
疫情期间“一夜”白头
“参加工作20多年,要说最累的,就是疫情爆发初期那段时间。”回想起过去一年的工作,赵萌颇为感慨,她自1998年开始参加工作,在超市发一干就是20多年。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恰逢春节,这让原本就处在销售旺季的零售企业愈加忙碌,超市发自然也不例外。她还记得大年初三一早,在已经连续值班24小时的情况下,她去超市发总店检查,眼前的场景让她大吃一惊。“我们做好了会出现抢购的预案,但当时的抢购程度却超乎我们的预料。”在表彰大会前夕,赵萌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当天她看到很多顾客购物车里满满的都是罐头、泡面等这类商品。
“我们经历过非典囤货、抢盐风波,但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抢购量会如此之大。”面对突发的抢购潮,赵萌率领团队与产地对接,联系物流车队,确保供应充足。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赵萌连续30天工作,每天从早晨5点一直忙碌到深夜12点半,一天下来接打电话至少100通,更别说微信还有几百条。“原来我从来没想过要染头发,但没想到这么拼了半个月后,头发就白了一大片。”对于自己当时突然长出来的白发,今年45岁的赵萌似乎颇为在意,毕竟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但去2020年初疫情时还不是我们最难的时候,到6月北京新发地出现疫情后,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由于新发地出现疫情,蔬菜、水果、肉类供应停摆,北京不少菜市场都进不到货,原先在菜市场买菜的客人只能转去超市买菜。
“当时,我们的客流量一下子增长了30%,这对我们门店生鲜的供应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超市发在北京的配送中心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仓储量较小,出库通道也较为狭小,日均配送量在100 ~150吨左右,但为了保民生,超市发不得不超负荷运转。“我们原先对接的产地产量跟不上,就再找新产地。卡车司机进北京送货后需隔离14天,司机都不愿意来,我们就向政府部门反映,政府为司机提供最快当天就能出结果的核酸检测,解决了司机进出京难题。”
发生在6月14日那天的事情,赵萌至今记忆犹新,“为了保证供应,我们加大了配送量,那天一共有500多吨菜送到我们的配送中心,但由于配送中心承载力有限,送菜的卡车被堵在了四道口,大约堵了100多米。一位老大爷就向交警举报了司机非法停车。司机本身来北京送货就有风险,如果再因此被罚款,我们担心后续就更没有司机愿意来北京送菜了。”得知情况后,赵萌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交警和周边群众作出了解释,并配合交警让货车腾出一条道来。
不过由于当天天气热,蔬菜没有及时入库,造成的损耗很大,这也让赵萌进一步思考,未来超市发的物流该怎么发展。“仅靠一己之力很难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物流分拨中心,尤其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在东南西北都应该有配套的物流中心,我希望能通过我们多家企业联手,在政府的支持下,共同努力去推动这件事情。”
“面对疫情未来可能的常态化,我们做出了更多的预案。”去年以来,相继经历了年初突发的抢货潮和6月的断货危机,让赵萌从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2020年的两次考验虽然很难,但也让现在的我们更有底气去迎接新的挑战。”
误打误撞投身物流
国际经济专业出身的赵萌,在毕业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和物流打一辈子交道。谈起自己投身物流的经历,赵萌认为属于误打误撞。1998年,赵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经济专业。“刚好到我们那一届毕业,国家不管分配了,需要自己找工作了。当时家人观念还比较保守,一看超市发是国企,就支持我选择这里了。”赵萌说当初没想太多,这20多年来的工作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在超市发2020年竞聘工作方案宣贯会上,赵萌的口号是“扛起责任不负时光”。
作为超市发第一批大学生,赵萌凭借出色的基础素质和学习能力,一进入超市发就被放在了采购物流部。
“初出茅庐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和物流有如此深的牵绊。”虽非物流科班出身,但赵萌却从没把自己当门外汉,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她不断学习物流相关知识,“过去我国是没有零售管理相关专业课的,我就不断地学习国外的知识,参观国内外优秀的企业,为提升自身水平打好基础。既然从事了这一行,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在超市发,赵萌和团队一起在6年前提出了标准箱配送的概念。2011年,超市发开始实行产地直采的采购方式,这就对保证农产品上行的物流提出一定要求。“过去,我们的采购是按照重量算,这就需要面对拆箱的问题,一旦拆箱,不管是查质量还是分箱都势必对产品造成损耗。”于是,赵萌的团队根据超市发各个门店历年的数据,制作出了自己的标准箱。“现在我们采购是按照箱数来定,每箱固定所放的数量,可以保证质量,同时采用标准箱减少了从农户采收、装箱运输、配送到店、门店上架等一系列中间环节造成的物流损耗。”赵萌粗略估计,从整个流程来看,超市发的生鲜产品损耗率,至少由过去的8%~9%降低到了5%。
此外,赵萌还坚持利用区域网点实现双向对流,从节约经营成本出发,减少重复、交叉配送和空载。例如,在每年张家口地区蔬菜上市期间,充分利用为张家口门店配送的车辆,满载菜品回京销售。“一趟运费在700元左右,对于超市发庞大的物流采购金额来说,这样节约下的物流采购成本确实不值一提,但我们一定要懂得节流和开源是同样重要的,在可以省下成本的地方我们就会不遗余力。”正是由于赵萌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她赢得了领导与同事的一致认可。
在工作中拼命的赵萌在家庭里依旧是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好儿媳。虽然工作很忙,但只要有休息时间,赵萌就会马上回家陪伴女儿、照顾家人。“我的厨艺很不错,所以家人都对我回家做的那顿大餐抱有很大的期望。”赵萌的想法是“不管工作多忙碌,也不应当以工作为借口推卸家庭责任,是自己的责任就应当承担起来。”经过了岁月沉淀的她,在心态的调整和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上已愈发从容。
(以上报道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1年第2期封面专题)
1.文章《采访物流比赛第一名该如何问》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采访物流比赛第一名该如何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